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驰 《江苏政协》2013,(9):13-14
<正>规模上以中小企业为主、内涵上以传统产业为主,是盐城工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对推动盐城产业转型发展、全民创新创业、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盐城市政协围绕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委员们在充分肯定盐城在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成效的同时,一致感  相似文献   

2.
佘京学 《北京观察》2021,(10):26-27
面对北京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任务,健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目的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围绕国家实验室的统筹布局,北京正加快推进中关村、昌平和怀柔三个国家实验室的创建工作.不同于过去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在大科学装置建设、科学中心和科学城建设中是王冠上的明珠,其目的是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遵照国际通行做法,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任务,大规模集合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跨越发展,在战略上起到牵引推动作用.这将成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科技力量,为北京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推动.  相似文献   

3.
张礼祥 《群众》2012,(8):41-42
近年来,东台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实施“八项工程”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为引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市等称号,被确定为苏北唯一的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前不久,  相似文献   

4.
王秦 《群众》2021,(3):10-12
“十四五”是建设科技强省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省科技系统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扎实落实到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任务部署和政策措施之中。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拿什么集聚创新人才?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怎样更有效?引进政策是否有足够吸引力?近日,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召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座谈会,政协委员围绕人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协商建言。  相似文献   

6.
汤涛 《前进》2014,(4):4-6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我省正在加快综改试验区和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急需大量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和实现"山西梦",根本要依靠人才、依靠科技、依靠创新。基于这种认识,在去年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拟定了"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的课题,并专门深入到专业技术人才集中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进行了调研。在认真总结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按照"高端引领、以用为本"的思路,围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作用这一主题,着重从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激励保障三个机制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党建研究》2012,(4):45-46
近年来,深圳市坚持把人才强市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四个优先"的人才发展布局,围绕贯彻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条主线,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和发展环境为  相似文献   

8.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人才是基础,是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准人才工作的战略、方向;不断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现人才对科技的强支撑;不断优化人才区域布局,实现人才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相关政策与法律。只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永顺 《群众》2000,(7):44-45
我国正在从整体上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多层次研究明确思路、制定总体规划和各项重点措施,全面保证国家技术创新目标的顺利实现。江苏作为国家区域性创新试点省份,各方面工作都在积极酝酿。在此我就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如何发挥科技工作的促进作用作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林双川 《半月谈》2004,(21):49-51
1996年,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知识创新工程试点。6年来,中科院围绕这一创新工程,制定创新跨越战略、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科技布局、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改革的旨归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的依据所在。当前,应着眼于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素质,围绕创新素质的四个子系统,通过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内因和外因的推动,建立高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党建研究》2012,(8):10
近期,李源潮同志出席第二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开幕式并与专家座谈。他指出,科技创新创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要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努力创建中国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开发体系,更好地培养、引进、使用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李源潮同志指出,人才是科技创新创业的主要承载者,大力培养、引进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必须不断变革不合时宜的阻碍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观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对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作出明确部署。这既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擘画了发展蓝图,也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战略方向。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进一步强化国家使命导向,培育优良学风作风,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自主创新,人才先行。“十五”期间,我市人才人事工作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从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探索新思想、实践新方法,给各类人才特别是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想干事的机会,能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回报”。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期,要实现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的目标,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平台等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重要支撑。为此建议:一、围绕重点产业"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16.
周斌 《群众》2009,(9):23-24
作为我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坚持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围绕“环保产业园、科技创新园、循环经济园”的发展目标,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高品质人居环境“四高联动”的发展战略,打造具有环保产业特色的一流科创园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水处理为主,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大气污染防治、环保药剂、环保新材料等共同发展的环保体系,在科技创新创业上形成了新的优势,为园区进一步转型升级、优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政策瞭望》2023,(6):62-65
衢州市柯城区紧盯乡村发展人才短板,强化科学创新与农业农村的有效衔接,坚持“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谋均衡”,紧握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有力抓手,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热情和创新创业活力,让农业科学技术在田间地头上真正实现“逐梦乡村添活力,聚力共绘振兴图”。一、稳中求变,全力探索派驻工作新模式为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强农”精准滴灌效应,在坚持既有的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人才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加速器",更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镇海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省委"两富"战略,围绕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目标任务,不断健全人才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努力提升人才工作公共服务水平,为加快建成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事》2009,(1):37-37
培养和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关系着一个科研单位的发展和未来。为确保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按照科技创新活动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自2006年开始,实施了“人才奔腾计划”。近三年时间里,己选拔86名青年科技人员进行培养,对加强青年科技人员的科研修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芯盾集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同时将这四个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芯盾集团的核心技术国内首创,整体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独创了国内外领先的DR4H信源加密融合支撑技术体系,围绕着"两个引擎、五类载体、五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