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宪法实施监督的规定,表明我国已经建立违宪审查制度。规范意义上,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似乎已经完善,但制度层面上存在一系列的缺陷:违宪审查主体不当,违宪审查权与宪法解释权存在矛盾,审查内容范围狭窄,违宪审查程序缺失,审查结果缺少强制性,违宪审查制度难以实施等。这些缺陷导致整个违宪审查体系未能运作起来,宪法监督基本上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
杨曦希 《桂海论丛》2003,19(5):83-85
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是实现依法治国和保障宪法有效实施的需要。我国目前的违宪审查制度仅停留在原则层次上 ,并且存在着审查主体多元 ,违宪审查权虚置及缺乏审查启动机制、诉讼程序等诸多缺陷。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应从完善违宪审查的主体、程序及审查方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周菊 《岭南学刊》2004,1(3):63-66,73
宪法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而建立一个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又是宪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其障碍基础上,提出应设立宪法委员会模式的违宪审查制度,并对其及相关立法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方建中 《理论月刊》2005,(5):109-111
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不能付诸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要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并使之有效运作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正确的认识:对人性的认识,对宪法价值目标的认识,对“议行合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为了监督和保证宪法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这一制度至今尚未建立,个中原因非常复杂。本文仅从法律层面分析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违宪审查主体模糊不清;宪法缺少适用性;法律适用与宪法及法律解释相分离;宪法监督欠缺相应的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在我国宪法实践中,却存在着两种悖论:一方面违宪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确存在,另一方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迄今尚未撤销一例违宪的法律、法规、规章等;一方面违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恰恰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却无相应的司法追究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如何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违宪审查制度是指根据宪法规定,拥有宪法解释权和宪法监督权的特定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一切法律、法令、命令和处分是否符合宪法;审查和裁决一切行为,包括立法行为、司法行为、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7.
明显违宪原则是指宪法审查机关只有在违宪情节订定明显且严重的程度时,才能宣布宪法行为违宪无效。明显违宪原则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司法判例创立的,不过,该原则日益呈现出成文化的趋势。基于职能分立原则、违宪审查制度的反民主的原罪、法律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等方面的考量,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违宪审查机关均在宪政实践中严格恪守该项原则,因此,我国也应借鉴域外的相关经验,在违宪审查制度中确立明显违宪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宪法监督的主体机构、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要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该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在人大之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该机构拥有违宪审查权、宪法解释权、受理违宪诉讼权以及裁决国家机关的权限争议;完善宪法监督的法律制度,制定宪法修改法、宪法监督法、宪法解释法。此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9.
违宪审查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议:设立宪法委员会作为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赋予人民法院附带性违宪审查的权力,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的具体环节和程序,加强对违宪责任者的制裁.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09,(11):90-90
谢维雁在《现代法学》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当下,学界存在着一种将宪法诉讼等同于违宪审查或者违宪审查组成部分的倾向,有学者进而提出通过宪法诉讼实现违宪审查的思路。这是行不通的。宪法诉讼可以和违宪审查分离开来由法院和违宪审查机关分别承担,在涉及违宪审查的宪法诉讼案件中,法院最终需依据违宪审查机关的决定才能作出判决。建立复合型宪法诉讼制度是与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相协调、可行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1.
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宪法基本权利,在普通法律得不到救济之时,应该能得到根本大法宪法的救济。我国应完善受教育权的宪法救济制度,在立法上确立违宪司法审查制度,在制度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模式,同时要防止受教育权宪法救济手段的滥用。公民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寻求正常的法律救济渠道,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宪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制宪经验,提出了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以确保宪法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各国的宪政实践来看,违宪审查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代议机关审查模式、普通法院审查模式和专门机关审查模式,而每种模式又都根源于各国制度形成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本文意在对各主要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违宪审查制度之于我国法治和宪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期促进我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4.
奚金才 《人民论坛》2011,(8):112-113
违宪审查制度是确保宪法正常实施的一种保障,违宪审查有自己的主体、客体和审查标准,且具有排它性,结论具有终局性,它不同于司法审查。宪法的价值需要通过违宪审查制度来实现,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有其必要性,具体体现在:它是规范法律秩序的需要,是规范公共权力的需要,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法治是建设富强中国的必经之路,依法治国首先应当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理性化,是自由的政治生活进程的保障,是人权的保障。任何遵守法治原则的政治共同体中,宪法解释都是一项关系万千重的问题。中国正面临司法改革的转折点,宪法的解释是违宪审查的必经环节,构建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宪法解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永梅 《前沿》2005,(2):119-120
针对我国现行宪法监督制度存在很多弊端的现实, 研究如何对其进行完善或重新构建, 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对法学界提出的违宪审查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合我国实际, 着重阐述实行宪法委员会审查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宪法司法化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违宪审查;二是宪法的司法适用.文中指出了宪法司法化的具体涵义,讨论了违宪审查司法化在我国推广的必然性,并从经济、政治、群众基础、实际执行者等几方面阐述了违宪审查司法化在我国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设想我国违宪审查司法化的模式为借鉴别国模式,选择中高级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同时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8.
违宪审查制度使可能会被“虚置”的宪法活起来 ,成为人们要求权利 ,寻求保护的依据 ,即使是立法侵犯了公民的宪法权利 ,违宪审查也可以对其进行纠正。惟其如此 ,宪法才会真正具有人们期望中的神圣、权威与尊严 ,而不是高居庙堂却任人狎弄的玩偶。  相似文献   

19.
1803年,美国的威廉·马伯利诉新上任的国务卿詹姆斯·麦迪逊一案,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违宪审查的先河。此后,有关案例不断出现,违宪审查制度随之确立并逐步完善。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的《宪法》、《立法法》中已有相应的体现。近年,相关案例也相继见诸报端。但总的来看,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尚存在不少缺陷,导致其难以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要保证我国宪法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本文针对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的缺点,分析了违宪审查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提出了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制定司宪程序法、建立司宪机构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