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众千呼万唤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难产”了!早在立法酝酿之初《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遗憾的是,进展缓慢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再度“难产”,令无数对其寄予厚望的公众大失所望。早在2013年3月,有关部门就曾明确提出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2.
厂佳 《公民与法治》2014,(12):31-31
近日,国土资源部正计划上报《不动产登记条例》给国务院,不动产信息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将与官员财产申报信息等系统并轨,官员瞒报登记资产信息将被“刹车”,“依法以人查房”已被写进条例第六章第七十二条,全国实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实行互通互享更是“板上钉钉”(6月2日《新快报》)。  相似文献   

3.
我国《物权法》第10条第2款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这说明我国关于不动产将实行统一登记的制度已经确立,但具体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关于不动产登记机构统一由哪个部门来实施的问题,同样尚未明确。对此,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以王利民教授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4.
吕斌 《法人》2015,(1):24-29
跨部门领域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当前体制下难免涉及部门利益等问题,如何让《条例》实施得更顺利、更为各界接受,避免出现政策落地难的局面,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争论了多年的不动产登记条例,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下称《条例》),《条例》将于2015年3月1日开始施行,届时,国内不动产信息可实现一定条件下的全国联网。按照官方说法,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  相似文献   

5.
吕斌 《法人》2015,(1):30-31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条例》有利于推动房地产税的开征,也有利于未来房地产税开征以后的进一步实施,但房地产税的开征,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建设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还有其他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国务院于12月22日发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下称《条例》),普遍被认为是给下一步开征房地产税打下基础。房地产税在国内其实是个"古老"的税种,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税种。而不动产统一登记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令人看到房地产税开征的曙光。  相似文献   

6.
2014年12月22日,国务院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单位、个人应当向不动产登记机构说明查询目的,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询获得的不动产登记资料。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目的到底是为什么?《条例》开宗明义地指出:为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规范登记行为,方便群众申请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有关专家和分析人士也有总结:一是有利于摸清家底,  相似文献   

7.
资讯     
《法人》2014,(4)
正财经大势我国明确6年内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3月16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推进部门信息共享。据报道,国务院已要求国土部在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值得一提的是,不动产登记中最为核心的全国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工作2010年就已经启动,但进展并不顺利。  相似文献   

8.
2014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分六章三十五条,内容涉及不动产登记适用对象、执行部门以及登记程序、信息共享和法律责任,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该《条例》,未来我国不动产登记将实现多层次信息共享.国土部将牵头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以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实时共享.  相似文献   

9.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5,(6):5
2015年3月起,一批法律法规正式施行,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动产登记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我国将全面启用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摸清楼市"家底"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建立。依照条例,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建设用地、宅基地和海域的使用权等都将纳入登记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证》2014,(4):16-16
正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请允许我为我们这一天的共同工作来做个总结。一整天,我们都在讨论法中两国关于地产公告和不动产登记的体制。2007年,中国开始实施《物权法》,但是不动产登记制度已有将近1700年的历史。《物权法》第9条规定了如下原则:"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其明确了权利人享有的多项基本权利。郝作成先生带我们回顾了物权法规定的权利人的查询权与异议登记更正权。杨佳燕女士强调了不动产登记簿的重要性。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权属和内容的依据。目前,不动产登记条例正由国土资源部在制定中。在不动产登记安全的重要性这一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这是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大突破,也是一项重大改革。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也公开表示,确保在6月起草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并上报国务院,年内出台实施。这意味着现行的不动产多头登记有望在年内进入"统一"时代。本文以社会发展的几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剖析了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过程中将存在的阻力和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联合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登记条例(草案)》正在加紧制定中。如何加强《不动产登记条例(草案)》的可操作性,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以及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是《不动产登记条例(草案)》的重点,关乎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社会施  相似文献   

13.
高峰 《法人》2015,(1):32-33,96
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和管理体制建立以后,可对多个领域改革形成多方的支撑,比如有助于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提高政府治理效率,有助于完善反腐机制、为官员财产公开创造条件,还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高效流转的全国统一不动产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2015年3月1日起,《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下称《条例》)将正式施行。《条例》共六章三十五条,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等做出规定。那么,《条例》都释放了哪些意义和信号,又如何具体实施落地?  相似文献   

14.
对不动产登记的行政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权法》的出台对不动产登记的效力、登记的统一、审查方式、责任承担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如何在行政法层面对登记进行规制尚存欠缺。不动产登记实际上是一种行政行为,应当具有行政行为的效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加强不动产登记在行政法上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不动产登记的责任承担,并且提高不动产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黄祎 《中国公证》2014,(7):12-15
正目前,我国正在起草制定《不动产登记条例》,拟对现行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和完善。这项立法,全国上下普遍关注,全国公证行业更加关心。因为,不动产公证业务作为一项传统公证业务,在大陆法系国家都是公证的支柱性业务,但在我国,公证对不动产领域的介入非常有限。笔者认为,着眼于构建完善的不动产物权法律制度体系,应当对公证制度给予应有的关注,将公证制度纳入不动产登记制度设计之中。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阐释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登记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物权法》对此也进行了规定,但仍需完善。不动产预告登记将债权物权化,赋予债权请求权以物权性质的排他效力,其价值在于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信用。本文从不动产预告登记的概念、性质、特征、效力与价值等方面来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的出台,规定了以登记要件主义为确认登记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效力,并辅之以预告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等新制度,这对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有重大的意义。但这一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尽快制定配套的法律制度来完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的出台,规定了以登记要件主义为确认登记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效力,并辅之以预告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等新制度,这对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有重大的意义,但这一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尽快制定配套法律制度来完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否引入公证制度曾引起了激烈的探讨,但最终《物权法》出台之后未将公证制度引入不动产登记制度中。但经过多年的实践看,物权法未引入公证制度是个缺憾。目前我国物权登记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依靠本身的制度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若引入公证制度将有益于促进很多物权登记制度缺陷问题的化解。参考国外立法例看,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引入公证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论不动产登记的查询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动产登记的目的在于公示。对不动产登记的查询是实现公示的重要途径。我国《物权法》对查询主体作出限制,违背了不动产登记的本质要求,应当修正为任何人均可依法查询登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