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4月2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环保法修订案。在20个月中,草案经历4次审议,最终定稿。这部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4月25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4,(14):45-45
正2014年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明确了严管排污、严厉处罚;对水污染取上限处罚、按日连续处罚;规定私设暗管排污最高罚50万元,瞒报事故排污单位最高罚30万元等。法律福音:第七十一条规定:违反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不按照要求采取治理措施或者不具备治理能力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确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生活》2014,(10):60-60
正2014年4月24日,历经4次审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新法)。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强化政府责任修改前的《环境保护法》存在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缺陷,导致"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规定流于形式。修改后的新法重点强化了政府责任。法律福音: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4.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5,(2):5
2015年1月1日起,一批法规规章正式施行。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对企业惩治力度大大加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新环保法"按日计罚"加大违法成本2015年1月1日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环保法施行。新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我国"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将要在明年1月1号实施,该法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环境法律责任。但在实践中如何落实该法,仍存在诸多问题。由此,本文立足新环保法及我区背景,在对企业环境责任追责难等现状分析其根源基础上提出扩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内容、合理加大对污染企业惩罚力度等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1月4日,环保部又公布了五项细则:《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1日,史上“最严交女见I,开始实施.几个月来,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在积极做好媒体宣传的同时,严格查处不按规定悬挂或遮挡号牌、闯红灯、酒后驾驶、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严管态势.公安交警是一个城市文明交通的窗口,是政府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路畅民安是交警部门的执法终极目标.在实行“最严交期r后,人们的传统观念同新交规的碰撞与磨合需要一定的过渡,如何提高交警执法水平就成为解决执法问题的重申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然后指出了交警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交警执法的新思路,从而真正的实现理性、平和、文明执法,树立公安交警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8.
2014年,可谓"立法大年"。在这个年度,《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行政诉讼法》等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完成大修且都经过了"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这一程序。修改后的法律中体现了"在限制政府权力的同时赋权于民"这种取向: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境保护法》通过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规定赋权于民,修改时涉及70多个条款的《安全生产法》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事关政府钱袋子的《预算法》除涉密信息外将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公开的规定赋予公众充分的知情权,《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则在多处体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信息。因为《行政诉讼法》事关"依法治国"之大事,我们请行政法专家王才亮就该法修改写下本文。  相似文献   

9.
从近期的"环保风暴"可以看出我国环保法实施中存在如下问题:有关违法责任特别是行政责任的规定过于轻微,弹性过大;环保部门执法手段不完善、在执法中受到种种不当干预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议:应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层面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环保法治机制,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只有这样环保法制的实施才会得到切实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甄会敏 《法制与社会》2014,(16):179-180
虽然环保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执法手段软、弹性过大、规定过于粗疏等等。本文对环保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实施垂直管理、提高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保执法的力度进行加强等,进一步的对环境的质量进行提升,让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健康、干净的环境里。  相似文献   

11.
王珂 《政府法制》2014,(31):25-25
明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将实施。为了让新《环保法》确立的新规能得以实施,环保部启动了54项配套文件、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近日,“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新规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已出台,而“行政追责”“行政拘留”等其他50项配套文件将陆续出台。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14,(8):4-14
2014年4月24日,举国关注的环境保护法修法草案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四审后,高票通过。旋即,舆论对这部施行了整整25年后首次修改的法律,热情洋溢地送上了"史上最严环保法律"的评价。而在一年零八个月前,当环保法修法草案提交初审后,却几乎被负面评价淹没,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批评和争议。  相似文献   

13.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将於2015年1月1日实施。新法对1989年制定的《环境保护法》保留6条、删除5条、新增33条,充分体现了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以最严格的制度吹响了“向污染宣战”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14.
本文背景:身为上海航空公司空姐的侯小姐在开车途中被两个歹徒劫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曾接受过奥运会反劫机训练的侯小姐,凭借过人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地和歹徒巧妙周旋,最终奇迹般地从歹徒手中逃脱,并协助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还成功侦破了一起抢劫杀人命案。因而,侯小姐被誉为“史上最牛空姐”。  相似文献   

15.
宗和 《法治纵横》2011,(12):13-15
最近,一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情况自查登记表》已下发至各地党政机关。这被一些学者和观察人士认为是一个信号: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的公务车改革这次可能要动真格了。  相似文献   

16.
距离北川县城仅15里路的邓家海元村山中的刘汉希望小学,在这次汶川8级强震中一鸣惊人,不仅该校483名小学生及教职工都奇迹般地全部撤离,而且学校那幢3层教学楼竟没有垮塌!网友发帖称其为"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学"。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环保法(试行)》)于1979年9月颁布以来,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推动了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召开和新宪法的颁布以来,客观情况有很大发展。为了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很有必要将已经试行六年的《环保法(试行)》修订成为正式的法律(以下简称《环保法》)颁布施行。目前,修订工作正抓紧进行。 1984年初闭幕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总结了十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确定了  相似文献   

18.
吴梅 《法制与社会》2014,(26):58+61
新《环境保护法》内含许多制度、理念的创新,承载着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厚望。然而,新环保法的法律位阶不凸显,涉及环保的法律呈分散、扁平状,难以通过修改全部单行法来承接新环保法的使命。新环保法所构建的公益诉讼制度中,诉讼主体要件不明晰,诉讼范围未包括行政机关的不作为。鉴于此,建议制定司法解释以对环保法进行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7日向媒体通报了一组数据:有13个省份来依法向同级人大或常委会作关于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其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然而,本年度即将结束,全国竞还有三分之一的省级政府未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作此报告.  相似文献   

20.
正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日前环保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控霾责任状,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对于未通过考核的地区,环保部将会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治理行动计划。落实最严责任当然需要最严举措,这次环保部与各地签订控霾责任状,推出约谈制度,可以视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起步,这一步一定要迈得准、迈得实。约谈既然是上级机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