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孟仕华 《人大论坛》2006,(12):41-41
近日,在都匀市王司镇五届人大第21次会议上,该镇桃花村人大代表廖正忠反映,他们村胡家寨处于新场河下游,距寨子一公里左右的河西岸有该组15户人家30多亩土地和1500多亩山林,过去胡家寨群众在寨脚河边端石安墩,每天过河从事农业生产。去年底桃花电站建成关闸蓄水后,水位上升10多米,原来过河的唯一通道被湖水淹没后无路可走,群众要到河西去耕田种地,要柴割草,必须从南向西经五寨母鱼村绕道5公里远才能到达;与之相邻的乌养下寨哑娘河亦是新场、岩脚、乌养由南至北从事农业生产,经往坝固甲沙的唯一通道,桃花电站关闸蓄水后淹没了原来过河通道,如今要绕道4公里左右的路程才能到达。为此,该镇人大引起高度重视,并限时督促人民政府予以办理。  相似文献   

2.
侗族摔跤     
杨仪波 《今日民族》2009,(4):65-66,F0003
摔跤,是贵州省侗族群众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通常在黎平县双江乡的四寨、坑洞等地举办。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一日在坑洞初赛,优胜者会在农历三月十五日到四寨决赛。决赛这一天,各地的侗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涌来,云集于四寨沙坝,共赏摔跤技艺;晚上男女青年相互对歌开展社交活动。  相似文献   

3.
王布衣 《传承》2008,(21):4-5
在广西河池宜山县三岔公社(今南屏乡)合寨大队果作屯,一棵百年大樟树至今蓊蓊郁郁。28年前,正是在这棵树下,村民们自发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治安联防队合寨大队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山区,三县交界,西接柳江县土博公社、东邻忻城县欧洞公社。偏远、穷困、贫瘠、闭塞、自然环境恶劣,这就是当时合寨大队的队情。  相似文献   

4.
严卫 《人大论坛》2006,(11):40-40
平塘县人大常委会力求思想早发动、工作早部署,注重“四个到位”.努力抓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相似文献   

5.
图片报道     
《中国统一战线》2009,(5):F0003-F0003
近日,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新村一片欢腾忙碌的景象,150户村民喜迁新居。裴寨新村是全国人大代表、辉县市工商联副主席裴春亮个人出资3000余万元无偿为全体村民建设,其中包括160套别墅式连体住宅,集幼儿园、敬老院、活动广场、学校、商业区、居民区等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陈健 《中国发展》2014,(2):82-84
灌阳县灌阳镇鱼塘村半子岭屯距县城15公里,村屯被群山环抱,现全屯33户,总人口117人。全屯有耕地240亩,人均2.05亩。由于人多地少,耕田种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地村民的生活困难。1997年以前,半子岭屯没有一栋象样的房子,砖瓦结构房成为村民的奢侈品。面对贫困,半子岭屯人没有坐以待毙,“穷则思变”,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半子岭屯第一位跟随远方亲戚外出广东务工的村民,一年下来便挣了三千多元。对于全屯年人均收入只有500元的村民,在看到希望后,第二年,屯里其他年轻人也一同外出务工。自后,半子岭屯村民劳务输出人员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7.
丽江市古城区西安街道寨后上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共有108户486位村民,38名党员。村党支部立足实际,创新载体,以建设富裕寨后、文明寨后、和谐寨后为目标,以党建立村,民主管村,产业富村,依法治村,文化活村  相似文献   

8.
宜春市袁州区寨下乡位于两市四县交界处.全乡16个村中有11个村与周边乡村山水相依,边际线长达45公里.仅该乡境内的边际村民就有1万余人。历史上.该乡村民与周边乡村村民因山林、土地、水利纠纷,以及耕作、种养、祭祀等生产生活琐事引发的冲突多次发生,有的甚至酿成群体械斗流血事件。  相似文献   

9.
芒龙山寨距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首府芒市虽然只有10多公里,可是由于道路泥泞,我们几乎走了一个上午。穿过一片杂树林,才到了芒龙山寨。从高坡往下看,芒龙山德昂族村民小组安详地坐落在半山坡上。  相似文献   

10.
周荣华 《当代广西》2012,(12):35-36
临桂县五通镇大塘村委位于五通镇西部,共有8个自然村,952户4326人;全村有耕田3900亩,旱地4500亩。由于该村人口多耕地少,种养项目杂,难以形成品牌,2001年被列为自治区级贫困村。通过扶贫村里修通了简易石渣公路,但是道路依然难行,农产品外运销售难,制约村民的经济发展。为了尽快脱贫致富,村“两委”充分利用国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既使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完善,又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镇山村是城市郊区的一个布依族聚居村寨,其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合法选举产生.该村传统的寨老制度与村民委员会自治制度结合.在调解民间纠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苏伯衔 《黄埔》2012,(1):44-45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在三都的大河和丰乐的平寨一带驻有一个总队,总队队部设在丰乐上巴林村民韦少云家。总队长姓肖,是一位上校。其中有一个大队就分别驻扎于丰乐的沃屯和平寨两处。该大队的队部设在平寨村民陈兆虞家。大队长叫陈武君,中校军衔。大队下设四个中队。一中队驻扎在沃屯吴绍伯家,二中队住在平寨苏泉初家,三中队与大队部同住陈兆虞家(陈家房舍宽大),四中队住在韦鹤年家。国事艰难,可军校并没有占用当地小学作为给学员上课的课堂,而选用了平寨苏民溪(我父亲)家当教室。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20,(6):19-20
正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村寨不仅幸福,而且幸运。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首站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他走进村民家中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并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的幸福不是一朝一夕创造  相似文献   

14.
李凡 《人大论坛》2006,(7):I0003-I0003
6月24日,本刊全体员工在平塘县人大有关领导的陪同下看望了平塘县平湖第5小学的师生们,并为孩子们送去了部分学习用品。通过一年前从江开温小学献爱心活动使杂志社员工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教育事业重要性。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条件勤奋学习,这次本刊选择了平塘县平湖第5小学:平湖小学的孩子们听说我们要来,早早在操场上列队等候。孩子们一双双期盼求知的眼睛.更加坚定了本刊全体员工继续关注贵州教育事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姚水莲 《当代广西》2012,(11):47-47
2011年12月6日,贺州平桂管理区水口镇寨脚村路口处驶进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车刚停稳,走下来一位五十多岁、中等身材的男子。村民们围了上去,争先恐后地招呼:“大哥,今晚上我家住!”  相似文献   

16.
谢彦春 《人大论坛》2006,(11):34-34
“乱世之时,祖辈选择闭塞和险要之地作为他们安身立命之所,到了太平盛世,连条马路都通不到寨子。前辈人选择的安乐窝成了后辈人的桎梏……”为从悬崖上修一条进寨公路,村民押上身家性命,于是——  相似文献   

17.
寨市古镇位于湖南省绥宁县,201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寨市历史久远。三国时称诸葛城,唐代为徽州首府。称飞凤徽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改徽州为莳竹县,崇宁二年(1103年)改莳竹为绥宁县,县衙皆建于寨市。从三国至今,1800多年历史,寨市作为县衙九百多年。  相似文献   

18.
傣族祖先有建寨先立寨心,建勐先立勐心的习俗。勐腊坝子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一个大坝子。勐心寨叫曼庄寨,传说是古人从勐腊坝子两端即坝头坝尾同时赶猪相会于曼庄,古人就把此地确定为勐心寨。勐腊坝子的勐心,在曼庄寨子东南方向二百米处的一块草坪上,其标志是一棵菩提树。傣语称这株菩提树为“戈西利庄勐”。“戈西利庄勐”,在傣语里意思是勐腊坝子(勐)中心标志菩提树。这棵菩提树初看是一株,其实并非一株,而是四株,到树下仔细看就能看出。在傣文《勐腊地方史》中记录的“四棵一塘”说的就是这棵树。古人栽植时是以2株…  相似文献   

19.
李宁 《今日民族》2001,(5):30-32
宝华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境内,落恐尖山北麓,海拔1930米,村民大部分都是彝族,只有少数几户为哈尼族。当地的彝族称这个村子为“么底迷”,“么”指刺竹;“底”意为生长茂盛;“迷”为地方,意即竹林茂盛的村子。 村子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在此之前,今宝华村村民的祖先散居在大科寨、阿甲格、茶优、韦前等地。据说,当年先祖居住的这几个地方气候炎热,可产双季稻,但村民都不太适应炎热的气候,加之各方盗贼蜂拥而至,村民们常遭劫掠,难于安身。当时,今宝华村一带为密不透风的竹林,耕牛常跑到竹林附近吃草、…  相似文献   

20.
于少波 《传承》2013,(8):131-133
晚清民国,广西玉林的乡村中出现了为数众多、规模庞大的乡村寨堡。这些乡村寨堡是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了配合清政府所谓"坚壁清野"政策而构筑兴建的。它们的产生是对当时当地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