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随着新加坡向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前进,新加坡对信息和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新加坡目前大约有9.3万人在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工作,预计随着电子业务的发展,到2010年.这一行业从业人员将增加到25万人。  相似文献   

2.
杨阳 《东南亚》2002,(3):55-58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四面环海的城市岛国 ,加上所有的小岛屿和礁滩以及填海造地 ,总面积只有 6 40平方公里。国土和资源的有限性给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带来了一个新的战略思想 :发展教育 ,依靠人才建设新加坡。政府把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 ,强化“没有资源靠人才”的共同价值观。然而 ,受限于本地人才的不足 ,政府一再强调如果新加坡要在全球经济体系竞争中取胜 ,必须吸引有国际水准的外来人才。政府的外来人才政策在加强新加坡竞争力的同时也对国人的利益和感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使关于外来人才的引进问题成为新加坡社会的…  相似文献   

3.
论新加坡的人才战略及其对经济的推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加坡经济的成功有赖于多方面的因素 ,但正确的人才战略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加坡人才战略的发展与调整及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精英教育可谓独树一帜,其基本特征就是通过实行教育分流制度即双轨制把优秀的精英人才分流出来,而让大部分进入职业技能训练系统,再通过奖学金制度吸引住精英人才。实践证明,精英教育制度是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它为国家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宝贵人才,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转型中的关键战略性资源。本文以新加坡经济转型阶段中的人才战略和政策措施为研究脉络,全面阐述其人才培养、引进和配套政策的主要内容。结合新加坡人才战略实施的市场条件和制度的可移植性分析,提出中国在借鉴新加坡人才战略模式上的制度适应性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尚 《东南亚纵横》2001,(10):28-29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集东西文化之所长,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与市场经济的骨干人才为主要目标。由于采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双语(英语为主,华语为辅)教学制度,所以教育成就为全球瞩目。新加坡培养的学生,以竞争能力强和拓展能力高而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各种专业领域中。 由于新加坡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为青年人的就业提供大量的机会。新加坡当地的企业对专业人材的需求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根据最近一则报道,新加坡今后每年将缺少几千名大学毕业生,估计到2010年,单在资讯科技方面,就需要大约25万名工作人员。加上改革开…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40余年来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成功经验也一度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效仿。本文认为新加坡经济的成功发展取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 ,政府长期有效的经济政策与人才战略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从对新加坡市场进行分析可看到,一方面中国对新加坡出口只占新加坡进口额的5.28%,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力争在本地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另一方面,新加坡只有300多万人口,其市场容量毕竟有限,而转口贸易和第三国贸易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进一步发挥新加坡的地域优势,通过新加坡扩大中国对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欧洲等地的出口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对外贸易是新加坡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近代新加坡发展的历史,也是新加坡商家从事转口贸易的历史。因此,转口贸易对于新加坡经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新加坡的炼油工业是在六十年代随着新加坡实施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开始发展的,首先由外国石油公司利用新加坡的良好地理位置、港湾设施以及新加坡政府所提供的税收优惠而在新加坡设立炼油厂来揭开新加坡炼油工业发展史的。六十年代新加坡的炼油工业主要是为新加坡国内工业发展而带动的国内市场需求提供石油产品,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有着一定的限制。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从着重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转向重点发展面向出口工业,面向出口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迅速发展以及近邻发展中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华商集团的迅速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新加坡的华商集团迅速发展。这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企业集团已颇具规模,并在新加坡国内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华人企业远在殖民地时期便已开始形成,但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独立以后。作为新加坡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新加坡由殖民地经济向新兴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息息相关的。182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新加坡后,立即宣布将新加坡辟为自由港。新加坡很快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华商和华工也蜂拥…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纵横》2001,(10):33-34
从对新加坡市场进行分析可看到,一方面中国对新加坡出口只占新加坡进口额的5.28%,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力争在本地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另一方面,新加坡只有300多万人口,其市场容量毕竟有限,而转口贸易和第三国贸易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进一步发挥新加坡的地域优势,通过新加坡扩大中国对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华文文学自开始的移民文学到侨民文学,从侨民文学到马华文学,一直发展到如今在新加坡的文艺团体和文艺杂志中,新加坡文艺协会和《新加坡文艺》杂志算是相当长命的了。新加坡文艺协会的成立和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新加坡文艺杂志》阶段、1980年新加坡文艺研究会阶段及1990年改为“新加坡文艺协会”到目前的阶段。在1975年,由几名志同道合的文艺爱好者:骆明、烈浦、杨松年、杜城、谢克和王润华等,创办了一份同人大型纯文艺季刊《新加坡文艺》,由教育出版社出版。1980年12月,以《新加坡文的新华文…  相似文献   

13.
王勤 《东南亚》2007,(2):16-20
近年来,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第六大来源地。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新加坡企业积极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未来新加坡企业对华投资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李光耀在几十年治国的生涯中对人才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看法和观点,这些观点成为新加坡政府制订教育政策和人才资源开发政策的指导思想。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述评。一、关于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生产增长的基础,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必须依靠教育和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来实现。6O年代,刚刚取得自治的新加坡人才资源匾乏,经济领域和社会行政管理乃至各专业团体领域缺少专门人才,专业素质很低。李光耀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与势力是受“天然资滤”、“人才资源”和“科学与工艺的技能”三项因素所影响,人才是新加坡国家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独立后,一方面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在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人才培训,开发人力资源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本文拟就新加坡教育发展的情况及其发展原因作些粗浅的分析,探究其教育兴国之道。 一、教育发展历程 1、独立前的教育:又可分为殖民时期和二战后至独立时两个时期 (1)殖民时期。新加坡在二战之前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殖民者向土著人提供基础教育,其目的仍是为殖民者自身利益服务的。当时,新加坡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一类是殖民政府建立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UnitedOverseasBankGroup)是新加坡国内四大金融集团之一。1990年底,该银行集团资产总额达138.95亿美元,名列世界最大银行的第524位。作为在东南亚颇具影响的华人企业集团,大华银行集团的创业史可以说是海外华人资本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一、大华银行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大华银行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但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则是在新加坡独立以后。这一华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新加坡经济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密切相连的。30年代中,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新加坡经济的冲击余波未尽。许多华人工商企…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腾飞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城市岛国,面积699平方公里,人口424万,岛上自然资源除了阳光和空气之外均极度贫乏。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后,经济迅速腾飞,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加坡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人均外贸排名世界第一,连续多年排名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前三名。新加坡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教育,其完善的教育体系及制度,把普通公民培养成世界上高水平、高素质的各类人才,为自身经济的腾飞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了人与社会进步的和谐互动。本文试就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结构变革的互动情况略作阐述。一、新加坡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政府中小企业政策为主线,通过新加坡政府中小企业政策来透视1997~2008年期间中小企业变化和发展状况。尽管1997年金融危机对新加坡中小企业冲击较大,但由于新加坡政府多举措的大力支持,新加坡中小企业在这10年中都得到较快的恢复并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加坡中小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是新加坡的唯一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并坚持大力投资教育,建立完善合理的用人机制构成了新加坡人才立国战略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的贫富固然重要,但人才资源的贫富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新加坡的人才立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小国寡民的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之时,英国殖民者留下的是经济畸型、人民贫困、失业严重、城市破烂的一副烂摊子.满目疮痍又无自然资源,甚至连每天饮用的水都要从邻国进口的新加坡,该如何自救,怎样发展?这是摆在新加坡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生存问题.新加坡政府研究了当时国内国际形势后得出结论:新加坡要想在世界占有自己一席之地,必须实行“人才立国”的方略.正如李光耀所说的,新加坡要克服自然资源贫乏的不足,唯一有效的补偿办法就是发展人才资源,“因为人力是它唯一的资产”.所以自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始终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国策加以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和竞争能力.1、实施有特色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必须从婴儿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