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张道明  王超 《工会论坛》2010,16(4):119-120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归纳,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学校解决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教育对策。对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网络群体,笔者通过对上海电力学院学生的抽样调查,结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官方数据,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构成和组织情况、网络流向分布进行了分析,对有效管理大学生网络群体线上、线下的行为差异以及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意义与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政治参与平台,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但信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及信息平台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三大困境,即政治参与认知困境、政治参与内容困境和政治参与行为困境。对此,可以从技术、政府、高校三个层面进行应对,以帮助大学生理性参政,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海南大学311名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状况。由于电子政务建设滞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网络法规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还存在对网络政治信息关注度不足、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等非理性行为、参与意识和实际行为脱节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政府、高校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来探究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具备应有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推动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理性、有序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手机网络发展飞速、使用普遍,基于其环境下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频发,且很难掌控。本文以传播学5W模式和危机管理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编制以信息来源途径、信息特征及个体素养为三大模块的调查问卷。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信息来源途径和特征具有习惯依赖性,主体素养及特征影响着事件参与行为等结论。结合高校实际,提出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络交往的主力军。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概念及特征、网络交往动机的概念及结构、网络交往动机的测量工具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发现,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量性研究薄弱、概念和维度结构界定混乱、正规测量工具缺乏等。为更好地研究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动机,今后应注重加强上述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的实证调研,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并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的优化策略,使网络能够真正有效地为大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大且数量最为集中的群体,其网络使用行为文明与否、网络道德水准之高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京地区的6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探讨了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特点,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审美比传统审美活动更加普遍化,网络审美成为其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审美注意力、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审美体验和审美行为有其独有的特征。同时,本文还从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0.
道德信仰的基础是道德,支撑是信仰,实质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道德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实现内化、修正和提升,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但受网络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偏离与危机,表现为道德情感淡化、道德认知异化、道德意志弱化和道德行为浊化等现象。文章通过对网络环境背景下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现状分析,提出要从强化民族传统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完善网络监管体制和优化多元教育主体等方面来重视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征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带来严峻挑战。着力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征,积极探索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对策,是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教育适应网络化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网络己进入到现实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对当代大学生的观念和认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出发,在总结目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表现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网络强迫成瘾、网络黑客成瘾等。中学生人生发展的阶段性矛盾、认知策略缺失、对情感支持的需求以及人格特征等都是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戒除中学生网癌可以从改变其认知、行为入手,在进行心理矫治的同时,要给予其积极的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14.
网络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由网络产生的行为失范现象也日益严重.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过分依赖和沉迷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颇具难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对于网络行为失范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对于网络行为失范的重视不足,导致对于日益严重的网络行为失范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表现,从中寻找突破点来具体研究对策,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并结合日常的教育管理来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网络行为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主要表现在网络围观、网络结社、人肉搜索、网络水军、网络恶搞和网络暴力等六个方面。因此,对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进行引导,消除其非理性的负面影响,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深化网络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道德素养,完善法律法规;营造文化氛围,培养意见领袖;坚持以人为本,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6.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作为信息的重要传媒、载体,以迅猛的速度得以发展,而大学生由于其思想意识的前卫性,自然成为网络使用的最主要人群。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的相向和相悖,如何科学、合理地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快捷搜索信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挥洒创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少数大学生借助网络虚拟性宣泄自己的情绪、散布传播网络谣言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自身、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的试验场,应进一步关注网络技术发展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强化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以及网络使用纪律教育,有效防范大学生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850名民办和普通高校学生的网络依赖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民办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两类高校学生网络依赖存在显著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强迫症状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能显著预测民办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这提示我们,男生、大二学生应是民办高校网络依赖干预的重点对象,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提供社会支持应是干预的有效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成为了我国网络用户的重要群体,然而由于网络法律意识的淡漠,网络法律素养的缺失,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成为了当前我国高校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提升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对山东省中学生网络接触行为、中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和判断、中学生对网络的需求、中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总结青少年网络接触行为的特点,阐释目前青少年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原因,提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中学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