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法院少年法庭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暨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与发展论坛今天在上海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分别发来贺信。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少年法庭工作指导小组组长沈德咏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
自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成立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始,我国的少年法庭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少年法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时至今日,关于少年法庭组织以及少年审判工作有无必要、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等仍有来自于不同方面的疑问与争议。本文结合青岛法院少年法庭工作的实践,就少年法庭工作中存在争议、少年法庭工作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今少年法庭工作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以赢得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开展设立独立建制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以下简称少年法庭)试点工作已历三年,改革颇见成效。本文以已经建立独立建制少年法庭的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为视角(包括非试点单位),对少年法庭建制的运行现状进行反思,从机构、制度、人员等层面归纳目前少年法庭运作中所遇到的困惑和不足,探索实现其基本价值的路径,并对少年法庭这一审判机构的定位、功能的实现、运作机制的优化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1日,全国部分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座谈会暨福建省法院少年法庭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福建泉州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全国法院少年法庭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截至2008年底,全国法院共设有各种类型的少年法庭2219个,有专、兼职少年法庭法官7000余人。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近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听取关于全国少年法庭工作情况汇报的专题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少年法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贯彻好“坚持、完善、改革、发展”八字方针,切实加强对少年法庭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少年法庭机构设置,切实加强对少年审判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随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少年法庭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正如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少年法庭法》、同年又在芝加哥市设立了第一个少年法庭,标志着近现代世界少年司法制度的诞生一样,上海少年法庭的建立也同样成为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建立的重要标志。人民法院建立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涉少案件,这在我国审判制度上是一项重大改革,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有效举措。它对于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教育人、挽救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少年法庭的存废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期的美国,对犯罪少年、受忽略的少年以及流浪街头的少年的处置与成年罪犯是一样的。后来出现的各种少年救助运动是少年法庭诞生的前奏和准备,尽管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早期的救助少年者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出于慈爱。1900年美国少年法庭的设立开创了少年司法制度的新纪元,该法庭以关心、爱护并矫治失足少年为宗旨。然而,随着少年暴力犯罪率的增长,严厉惩罚犯罪少年的呼声越来越高,少年案件诉讼“成人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撤销少年法庭的呼声也出现了,并且该呼声越来越高。但同时,少年法庭的支持者也大有人在,他们主张应该对少年法庭保留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少年司法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而少年法庭无疑是少年司法制度中的“标志性建筑”。从某种程度上说,少年法庭的建设状况决定了一个国家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水平。近些年来,我国少年法庭工作有较为显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法庭作为审判活动的基本空间,是制度化的产物,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并因此而影响审判的参与者与旁观者,从而发挥其文化心理功能。。少年法庭作为一种“专门化”的法庭,首先应当具备诉讼公正、诉讼效率、技术合理等基本功能,同时还应体现少年司法制度的特殊理念。本文归纳、分析了目前我国少年法庭布局设置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认为少年法庭布局设置的关键不在于“外形”设计,而在于如何通过法庭布局的设置体现各诉讼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少年刑事审判的特点。文章结合我国少年刑事审判司法实践,提出了少年法庭布局设置所应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1.
设置少年法院是中国少年审判工作向前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少年审判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庭级建制的审判庭、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少年案件由某法院集中管辖等。但这些少年审判组织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集中管辖举步维艰,而少年法庭的组织形式限制了少年审判工作的发展,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工作无力,少年法庭的审判人员又无法安心本职工作。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设置少年法院,这也是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需要,是完善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需要,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设置少年法院在法律上有依据,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作者并对少年法院的设置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交流少年法庭工作经验,研讨少年法庭工作发展方向,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及教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指导纽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于1994年11月21日至25日联合召开了“上海市少年法庭工作交流研讨会(纪念长宁法院少年法庭建立十周年)”。最高人民法院和京、津、沪、豫、苏、浙、闽、粤、川等省市的法院代表、来宾和有关领导同志150余人出席了大会。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林准、副院长王景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张黎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念祖、上海市政法委秘书长史德保、长宁区委书记、政法委书记茅明贵等领导同志讲了话,市高院李国光副院长和长宁区法院曹加雄院长分别作了题为《上海法院少年法庭工作概况与前景》、  相似文献   

13.
15个高级人民法院首次在17个中级人民法院挂牌成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和涉及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案件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全国法院共有主要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2420个,少年法庭法官7233名。对构成犯罪的83697名未成年人依法作了处理,并对4932名少年犯进行了回访。  相似文献   

14.
外国少年司法制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率先建立少年法庭以来,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全国各级法院已建立将近3000个少年法庭。有些地方的少年法庭除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以外,还试办未成年人保护案件。全国检察系统已配备检察官专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年法庭建立十多年来,坚持贯彻对未成年罪犯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等一系列司法保护的基本指导思想,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特殊司法程序、处罚原则,在矫治、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少年法庭对未成年罪犯的审判、处刑、诉讼权利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和有效、公平、合乎人道的待遇,既保护了未成年人的成长,又维护了社会的良好秩序,少年法庭在实践中不断结合中国刑事司法实际,并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探索,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少年法庭从实际出发,在保护未成年罪犯合法权益方面采取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结合少年的生理、  相似文献   

16.
信息窗     
)15个高级人民法院首次在17个中级人民法院挂牌成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和涉及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案件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全国法院共有主要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2420个,少年法庭法官7233名。对构成犯罪的83697名未成年人依法作了处理,并对4932名少年犯进行了回访。  相似文献   

17.
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感化教育,是目前各少年法庭的普遍作法。我们少年法庭在运用“感化教育模式”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进行了尝试和创新。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对运用感化教育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少年法庭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设置教育的阶段、教育的方法上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4):F0003-F0003
为进一步总结、弘扬北京市少年法庭工作先进经验,促进各级法院少年法庭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推动北京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预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开展得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院少年法庭社会服务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服务令是长宁法院少年法庭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一项重要尝试,少年法庭在对犯罪未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应当扩大少年法庭的职能,把少年犯罪、少年违法和侵害少年合法权益的案件统一纳入少年法庭的范畴。在江苏省27家法院的试验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立综合性的少年法庭后,必须注意处理好审判与维权的关系,注意做好对失足少年的司法保护工作,注意扩大办案的效果,动员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