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公安机关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社会责任,公安机关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是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但现阶段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仍需进一步培育,存在社会公众参与平台缺失,保障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舆论宣传不到位等制约因素。公安机关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路径选择有:树立多方协同共治的治理思维;建立健全复合共治机制;建立规范高效的公安机关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管理机制;创新形式,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是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主体之一。将社会组织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对于新时代的国家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而言,都极具重要意义。而当前,社会组织统战工作仍处起步阶段,思想认知上缺乏高度重视、体制机制上不够健全完善、工作方法上机动灵活不足。只有顺应社会组织发展的趋势变化,动态调整统战思路,确立"大统战"格局,目标定位在统战双方的需求,不断革新体制机制,搭建综合工作平台,创造性开展基层统战,才能形成新时代的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有效合力。  相似文献   

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社会治理中通过起点共建、过程共治、成果共享增强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感、成就感和公平感,这“三感”共同构成了获得感的实质内涵,获得感也因此成为社会治理制度是否健全的关键评价指标,对进一步健全社会治理制度起着重要的结果反馈作用。从基层社会治理事件开始的起点共建、过程共治、成果共享到获得感评价,整体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健全的逻辑路径,其目的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践中,要从坚持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升级以创新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方式入手完善社会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社区治安治理中仅靠警方自己单打独斗是不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形势需要,应当探索多元化共治的社区治安治理模式,力求营造社区治安良性互动的局面。通过一系列实践案例探析,探索共享社会资源参与地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技巧和要点,探求如何提高发动社会资源投入到群防群治工作能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明晰西北少数民族民间习惯的法治底蕴,研究出民间习惯适用的规范路径,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共建共治共享"的命题内含着鲜明的协作治理的实践底蕴,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场域中,社会治理的过程绝不是国家公权力单向度地对社会进行管控,而是一个社会与国家公权力良性互动的过程。西北少数民族民间习惯的重要功用使得我国在未来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民间习惯与国家制定法的"统一",实现国家治理规则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治理作为现代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遵循公正法治、民主协商、绿色智能等基本规则,并在法制的基本框架下,以共治为组织形式、以自治为社会基础、以协商为基本方式,引导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个人等多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实现对社会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7.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理念的延续与创新,其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理论特征与时代意涵,反映了社会治理理论已从机制创新、架构完善推进到格局营造、制度建设的新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梳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理念,可以发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仍然是其最为鲜明的价值依归,同时其具有"主体关系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协商共治""治理成果全民共享"的丰富时代意蕴,推动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则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推动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诉求,贯穿在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发展战略和布局中。"共建共治共享"是党吸收现代治理理念并结合中国发展现实所建构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社会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旨趣,"以人民为中心"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内核和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代,中央立足于中国实际,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有其深刻的内涵与价值,面对社会转型之下的各种社会潜在风险,应该从其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给予推进提升,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从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便能够准确及时地预判化解各类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重要法宝的作用。因此,要深刻把握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精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势作用,通过系统提升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同体意识,着力完善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全面构建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系统等途径,全面破解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社区已初步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但与新时代要求的社区治理现代化还有差距,存在着社区居民自治困境、社区治理组织角色困境及社区服务供需困境。治理过程中缺乏人本精神、社区多元治理机制尚未建立、社区资源缺少支持是造成社区治理困境的重要原因。对此,可以从理念、制度和主体三个层面着力,以理念和制度为两翼,围绕主体建设,探究解决新时代城市社区克服治理难题的对策,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新格局的生成与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云南作为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边疆省份,近年来社会治理持续向好,但目前依然面临复杂的社会治理难题,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根本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云南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选择。结合云南实际,只有加强边境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才能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智慧社会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大量碎片常态、无序分散、易于热点化等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从"共建共享"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战略升级,这要求基层社会治理从传统科层制治理向整体性治理模式变革,以扁平化、多样化、平等化作为城市管理共享的核心价值,立足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依托数字化应用平台增加公众参与渠道,积极推进贴近公民意愿和利益诉求的多元社会组织成为政府合作主体。基层公安机关应当审视当前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借鉴智慧社会环境下网络众包等商业管理问题解决模式,在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共建共治方面谋划积极有效的"智慧化"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当以"共建"为基础,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以"共治"为核心,形成治理合力;以"共享"为目的,让社会治理成效公平惠及每一个人。乐山市全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加强党委领导,把好社会治理"政治方向";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确保矛盾"基层化解";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健全基层公共安全体系,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5.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在新时代条件下,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完善:社区治理价值体系公共化、社区治理制度成熟化、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完善化及组织结构多元化、社区治理过程民主化、社区治理方式智能化以及社区治理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N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发现开发园区少数民族用工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信息管理不对称性、认知差异突出、化解矛盾的常态化机制不够完善、交流交融的社会供给力度不够、社会公共服务保障覆盖面窄。对此,可以通过构建四大体系,提升少数民族用工的服务管理质效:共建共享的组织体系,构建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共建共治的管理体系,夯实和谐稳定的治理基石;共富共享的服务体系,满足少数民族员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共生共融的交往体系,构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社区善治是社会善治的重要基础.当前,国家全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然而,以"消蚀的社区"、"冷漠的个体"及"公共性迷思"为表征的共同体困境,成为我国社区治理范式中的现实瓶颈.因而建立超越"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二元对立、兼顾"公共性"与"主体性"的社会理性,是破解当前社区治理共同体困境的关键密码.在社会理性视角下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社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载体,其发展活力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南宁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南宁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内部建设不足,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寻找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以期为南宁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城市化重组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也带来了世界的巨大变化。其中,社会空间重组所导致的社会区隔及社会排斥现象日益突出,增加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风险与挑战。在社会空间理论的视阈下,以合肥市滨湖新区F社区治理实践为例开展分析,发现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利益诉求多元化导致社区治理满意度不高、共治共建共享主体目标不一导致共治难以形成合力、治理文化纽带脆弱等困境。解决空间重组所带来的这些治理问题,需要重塑社区"公共性",寻求多元主体间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以党建为引领,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以文化为纽带重塑社区情感,强化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20.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党在新时期,对如何加强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是我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群众需求日益多元化,来自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等各方面的矛盾叠加的前提下,为创建公平、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加强社会制度建设、重点领域的机制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以及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