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鲁清 《湖湘论坛》2000,13(6):38-39
株洲市 (不含县区 )目前现有国有企业 199家,总用地面积 1744公顷,占建成城区面积的 28%;土地资产现值约 46亿元,占全部国有资产的 40%。可见,盘活土地资产,对于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株洲市正是立足于土地资产,以“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活力”的综合改革为契机,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把优化土地资产配置和优化资本结合起来,把盘活土地资产同增强企业活力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走出了一条以“地改”促“企改”的企业改革新路子。   以地生财,开辟融资…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中土地资产的处置方法徐黎明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首先国有资产须准确定性,即通过产权登记、产权界定、纠纷仲裁等项工作,明确国有资产的界限;二是国有资产须全面定量,即通过清产核资明晰企业...  相似文献   

3.
深化改革稳定国有企业高毅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一场大变革,这场变革广泛触及了许多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利益调整等难点间题,不可避免地要引发一些矛盾,产生...  相似文献   

4.
产权清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针对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自身无独立的法人财产从而不具有产权主体地位的状况,当前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明晰改革的实质应是建立国有企业独立的法人财产和相应的完备的产权。但国有企业产权明晰改革是有条件约束的,主要有产权性质约束、公平原则约束和产权界定成本约束。政府在国有企业产权明晰过程中既要起主导作用,又不能包办一切,同时需要提供一整套辅助性制度,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未能从根本上搞活,有理论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实践上的问题。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句话(“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是对多年来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如何理解这四句话,如何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有些读者把当前国有企业总是活不起来归咎于产权改革不到位,甚至归咎于所有制问题。本文认为,产权改革只是问题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必须理顺委托代理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代理成本,这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取向,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根本环节。代理关…  相似文献   

6.
资产经营责任制是铁路深化改革的现实选择,资产经营是对企业资产价值形态的动态运作,财务管理则是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的价值管理,因而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铁路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必须强化财务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是铁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过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使之能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从而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铁路作为经济基础设施的大型国有企业,不可能游离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外…  相似文献   

7.
许多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都重点进行了公司制改造,通过产权变革构建新的经营机制,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快速发展。长春电子工业企业的改革给人们的最大启示,就是以企业制度改革促经营机制转换。一、企业制度改革是构建新机制的前提条件企业新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企业改革的核心则在于产权制度的革新,也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于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本文拟就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经营法律制度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下的产权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归属国家,全民财产归属全民,企业不能自主经营,资产由国家统一调拨、核销。由于人们对产权主体的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产权关系相联系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交换而产生,交换的实质就是产权的让渡。这就要求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并成为产权的主体。因此,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通过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进而构造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企业产权制度是以企业财产权为核心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各种权利体系的综合,它是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产权主体的地位、权力、利益、责任加以规定的法律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的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也是国家极其重要的资产和财源。然而,建国40年来,由于我们对土地资产的利用和收益缺乏足够的认识,城市土地一直被作为一种无偿、无限期使用的自然资源。这不仅造成国家土地资产收益大量流失,而且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现行的土地使用制度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相似文献   

11.
土地产权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其重要意义是在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产化体现出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具有了资产与资本的属性。土地产权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由单一的所有权发展为包含使用权、发展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权利束。更重要的是,现代经济环境下土地问题的复杂性、紧迫性与产权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加快资产经营的市场化进程新黄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肖元真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和资产流动,而国有企业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产权不明、资产缺乏流动性。通过企业的兼并、合并、分立、剥离、拍卖、重整、股权变动、资产调剂等产权交易活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不是自负盈亏的独立的产权主体,因此,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的唯一的根本措施也就必然是要进行产权改革,从而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自负盈亏的产权主体。产权改革的目的是要明确地界定资源产权。因为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规律,资源产权的明确界定是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基础或前提。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所拥有的各  相似文献   

14.
论土地产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制度改革实质上是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建。对土地产权认识的混乱,可能甚至已经开始影响改革的推进。区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产权,明晰土地产权包括的基本权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是明确的、清晰的,企业中国家以资产所有者身份享有股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扩大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的资产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是企业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最近多次强调要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且指出“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 在改革和振兴国有企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明晰产权或理顺产权关系,这是直接关系到公有制经济能否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问题。 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要实行国家拥有所有权,企业拥有法人产权的制度。国家所有权包括财产收益权、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现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9.
浅议国有中小型企业的产权改革文\张秋明,薄新伟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搞活国有企业,已成为理论和实践各界的共识,但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如何实施,迫切地需要作出回答。根据我省国有中小企业资产经营的现状和实际,现提出我们的粗浅看法。一、我省国有中小型企业资产...  相似文献   

20.
《创造》1994,(1)
旧产权制度──国有资产大流失的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原有的资产产权制度在目前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一,国有企业资产产权模糊,管理混乱,占有和使用割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国有企业资产大量流失的漏洞,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的形成是国家向各部门,向各地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