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收容审查是对那些在刑事拘留时限内无法查清主要罪行和取得必要证据的嫌疑人所采取的强制性行政审查措施。收审的对象是特定的,同时又是一种严厉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其目的在于继续审查被收审人的其它违法犯罪事实。因此,国务院对收容审查的审批及时限作了明文规定:收容审查审批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党组、党委批准,对于有流窜作案嫌疑的必须在一个月内查清事实;案情复杂或跨省、区作案在一个月不能审查清楚的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审查期限一个月;如果仍不能审查清楚而又有延长审查期限必要的,可以报请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2.
刑事拘留、逮捕、收容审查是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对付犯罪分子或嫌疑犯的三种重要的武器。在刑事诉讼中,通过采取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给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以及人身自由的必要限制与暂时的剥夺,对防止其逃跑、自杀、串供、隐匿或毁灭证据等,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那些无法采用拘留、逮捕或依靠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无法达到目的的特殊犯罪分子,即流窜作案及有流窜作案嫌疑的人犯,通过采取行政性的收容审查措施,以查清其犯罪事实,取得必要的证据。因此,刑事拘留、逮捕、收容审查是公、检、法机关同犯…  相似文献   

3.
收容审查(收审)是公安机关用来对付流窜犯罪分子和流窜作案嫌疑分子的一项行政强制措施。其对象是有流窜作案嫌疑或有犯罪行为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理论界关于收审利弊问题争论较大,成为公安机关及社会有关方面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收审的由来及其演变 收审是公安机关同流窜犯罪斗争实践的产物,六十年代初期,农村经济遭到破坏,大量人口外流,在这些流浪人口中,少数不法分子混迹其中,进行偷盗、拐卖、抢劫、破坏等违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安机关一身兼二职,既享有所谓刑事侦查权又执掌着公安行政职权,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有权依法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监视居住、取保侯审、扣押物品、冻结、搜查、收容审查等强制措施;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也有权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财物实施查封、...  相似文献   

5.
收容审查是长期以来我国治安和司法实践中存在问题颇多的一项措施,也是目前理论界争论较多的一个内容。 一、收容审查的现状 (一)收容审查的立法状况 收容审查源于收容遣送工作。收容遣送工作最早始于50年代初期,原本是一项社会救济方法,主要用于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  相似文献   

6.
作为秘密侦查措施之一的秘密拘捕,法学理论界却认为是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非法侵犯,观念的偏见源于法学界把法律性和谋略性对立起来。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侦查主体可以以留置、拘传、刑事拘留、传唤等为由掩护秘密拘捕,做到合法性与谋略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刑事拘留条件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剥夺人身自由的审前羁押措施 ,其条件、程序和期限都应该有严格的法律限制。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拘留 ,存在条件上的不合理性 ,成为了对任何犯罪嫌疑人都可适用的强制措施 ,导致刑事拘留在实践中的大量滥用。应进一步修改以完善刑事拘留条件。  相似文献   

8.
论刑事拘留措施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公安机关采用刑事拘留措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把留置作为拘留的补充措施,先留置后拘留以延长拘留审查时间;在批捕前的拘留审查期限内无法达到批捕证明要求的,都将案件扩大解释为“三类”案件,从而将案件拘留审查期限延长至30日;对“有重大嫌疑”的解释随意。其法律成因是:拘留措施法律规范自身存在的不足;拘留权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因此有修改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9.
收容审查,作为公安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措施,多年来对其性质、利弊、存度等问题,有关各界争论不休,理论上和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不少。笔者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收容审查措施始于六十年代初。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盲流人口剧增。为了制止盲流,整顿社会治安秩序,在大城市设立了“收容遣送站”,以民政部门为主负  相似文献   

10.
一、修改前的收容审查追溯收容审查手段的起源,从一开始就是用来对付流窜犯罪的。“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口大量外流,在这批“盲流”人口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此,公安机关派员到民政部门的遣送站进行一些审查工作,“收容审查”由此得名。国务院国发[1980]56号文件及公安部[85]公发50号文件也都明确规定,收容审查是公安机关用来对付流窜犯罪分子,打击刑事犯罪的重要手段,在历次“严打”斗争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以及保证重大节日和国事活动的安全等方面,收容审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79年颁布…  相似文献   

11.
寄押或者临时性寄押是刑事诉讼中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一种特殊强制执行措施,是刑事拘留或者逮捕后的一种特殊状态,不是一种新的强制措施。因此,寄押必须遵循《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相关规定。寄押的期限以及此后押解路途的时间都应该算入刑事拘留的时间。检察机关有必要对寄押进行有效的监督,保障保证被超期寄押的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救济权利。公安机关应就被错误寄押的期限和押解路途时间对被羁押人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所谓对吸毒人员收戒由“外循环”向“内循环”转变 ,就是由强制戒毒所将吸毒人员的收戒和劳动康复时间从 3至 6个月延长至 1年 ;扩大收戒吸毒人员的容量 ,一次性将本地吸毒人员全部收戒 ,做到社会面上无吸毒人员 ;实现把戒毒人员的生理脱瘾、心理矫正、劳动康复、自食其力作为禁吸禁毒工作这一系统工程的关键点来实施 ,以提高戒断巩固质量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处所肩负的主要任务是对流窜犯罪分子进行收容审查,根据国发字[1994]56号文件规定,收容审查的范围主要包括“一个前提,四种对象”,即在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前提下,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有流窜作案嫌疑的人;有多次作案嫌疑的人;有结伙作案嫌疑的人。长期工作实践证明,收容审查是对犯罪分子进行斗争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以稳、准、狠地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4.
刑事拘留对于打击犯罪和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刑事拘留中长期存在羁押期限过长、超期羁押、不当拘留、刑讯逼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被拘留人的人权。本文从分析我国现有刑事拘留制度出发,以美、英、法、德、意、日等国刑事拘留制度和有关国际公约要求为镜,找出我国刑事拘留制度中对被拘留人的人权保护的差距,并在借鉴法治国家对被拘禁者人权保护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刑事诉讼体制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在侦查机关内部建立侦查、拘留监管和被拘留人权利保障三种职权相分离,检察机关通过司法听证对。侦查机关拘留权进行制约,赋予被拘留者更多更有力度的权利救济途径等改善我国被拘留人的人权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立法草案首次创设先行拘留制度,是对现实需要的回应。先行拘留与刑事拘留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并非刑事拘留,一方面先行拘留与刑事拘留在适用主体、适用对象、适用程序阶段、适用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先行拘留不能被不断扩张的刑事拘留制度吸收,欠缺必要的法理基础。总之,先行拘留制度是立法机关的创新性尝试,是对拘留体系的一次挑战与突破。在设计先行拘留制度时,立法者需秉承惩罚性原则、比例原则,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应有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收审人员造病自残,大都是采用吞食异物 (如吞食号内残留的牙膏皮、铁钉、玻璃碎片等)的方法,有的吞食硫酸,甚至剖腹。企图通过造病自残达到保外就医,借机脱逃、减轻处罚的目的。这些造病自残手法比较明显,容易识破。但是,近年来,收审人员造病自残手段逐渐趋向技术化、智能化和隐蔽化,有的达到了真伪难辨的程度,给公安机关正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不能公开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仅限于三种情况:一是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二是个人隐私案件;三是法律另有规定的。作为强制性行政措施的收容审查,与这三种情况有何联系而不宜公开审理呢?笔者试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 首先,从收容审查的作用上看,它所接触的对象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刑事拘留制度在司法实践运行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刑事拘留强制措施适用的工具化、拘留期限过长的普遍化、羁押期限的极限化、拘留适用的随意性,这极大地损害了犯罪嫌疑人权利。这些问题归因于我国立法规定的冲突、拘留标准过低、拘押合一制度、司法审查缺失等。因此,应当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在刑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案件,查出了犯罪分子,却不能使其归案,致使其长期逍遥法外,继续危害社会。因此,研究逃犯的成因和特点,建立及时有力的查缉对策是刑侦工作的当务之急。 目前,全国有相当数量的通缉案犯、负案在逃犯和批准逮捕、刑事拘留、批准劳教、收审而逃跑的犯罪分子以及从看守关押场所脱逃的犯罪分子,仍在社会上继续作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各类逃犯九万余名,这些逃犯严重危害着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成因 1、流动人口的增加为逃犯提供了掩体  相似文献   

20.
网上追逃作为一种高效的侦查手段,被公安机关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法律依据,网上追逃也存在诸多争议,异地羁押期间应否计入刑事拘留期间便是其中之一。解读网上追逃不难发现,网上追逃实质是侦查阶段案件管辖的移送,网上追逃所产生的异地羁押期间应计入刑事拘留时间。建议在未来立法中,要将网上追逃这种高效的侦查手段写入刑事诉讼法,而且要细化网上追逃的执法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