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众多的研究中,无不承认遍布世界的华商关系网是华人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东南亚在世界经济中的迅速崛起,更引起人们对华商关系网的重视,因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华商关系网。既然华商网络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已引起了不少国家的重视,作为3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的祖籍国——中国,更应该重视和研究海外华商网络,并在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更好地借助这个网络。本文仅对华商关系网在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做初步探讨。一、华商关系网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中作用的主要文献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后半叶,作为中国重新返回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网络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拓展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如何从理论上把握华商网络与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关系亦成为学术界着力探讨的极富挑战性的一项研究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利于扩展有关华商网络的研究领域,更广泛的意义是,能够进一步验证有关中国的发展与国际体系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对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构成挑战。关于如何看待和应对 这种挑战,美国国内存在不同观点。冷战后美国对东亚地区主义的态度在经历了较为强硬的抵制 和“仁慈的忽视”两个阶段后,大致正在逐渐从“逆我者亡”的武断做法向“参与塑造,为我所用”策 略转变。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和奥巴马上台后,由于世界和地区环境的变化以及美国政策发 生的某些积极转变,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邱普艳 《东南亚》2010,(4):75-79
17、18世纪,阮氏在统治广南期间,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阮氏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来自中国的华商扮演了积极而又重要的角色,华商在广南地区的海外贸易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通过华商的中介作用,广南地区与整个东亚地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阮氏统治下的广南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印度支那半岛贸易圈的区域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5.
《海内与海外》2009,(7):F0003-F0003
2009年6月19日,广东省侨联广东国际华商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同时举行了广东省侨联广东国际华商会第二届理事会就职典礼。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淑娘,省委副秘书长杨桐,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侣志广、王骏以及海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侨领,华商会全体顾问、会员及兄弟省侨商会嘉宾共600余人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6.
华商“以变应变”渡危机 从事贸易批发的欧洲华商普遍慨叹2008年“年关难过”,但也育部分华商的生意呈逆势成长,从中可以窥见海外华商经营理念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7.
智利开放的市场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华人前往经商。智利华商主要分布于圣地亚哥、伊基克等城市,经营范围主要涉及餐饮业、百货业和进出口贸易等。早期智利华商以广东籍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来自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等省市的新华商增加很快。华商虽然满意于智利的营商环境,但其中国式营商理念又难以适应智利严明的法治环境。智利华商联合总会是智利华商团结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帮助广大华商融入智利社会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智利华商需要更多地学习日韩侨商海外发展的经验,树立正确的营商理念,进一步加强华商团结合作,积极稳妥地开拓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社会资本理论来论述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利用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实现投资利润最大化,东南亚华商早于西方资本对中国大陆特别是侨乡地区进行投资。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优势,许多东南亚华商首先对香港进行投资,进而以香港为基地对中国大陆投资。东南亚华商成功地利用社会资本优势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实现了跨国经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社会资本理论来论述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利用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实现投资利润最大化,东南亚华商早于西方资本对中国大陆特别是侨乡地区进行投资.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优势,许多东南亚华商首先对香港进行投资,进而以香港为基地对中国大陆投资.东南亚华商成功地利用社会资本优势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实现了跨国经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东亚地区国际格局的分析与考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综合安全,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领域,主要涉及传统安全以及非传统安全两个方面。二是在东亚地区国际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有必要加强地区内各国的对话,至少需要就某些政策原则和行为规则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作为建立地区多边安全协调机制的必要前提和思想资源。三是东亚地区国际安全问题对中国的影响至关重要,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应成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论近代日本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世纪后半期,东亚国际秩序处于由前近代向近代过渡的转型时期.在东亚秩序转型中,包括了三个几乎同时进行的结构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此间,日本对中朝的外交政策与其国际秩序观有着直接的关联.可以说近代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日本借助欧洲条约体系对东亚既有秩序的破坏,向着有利于实现自己意愿的方向改组东亚原有的国际秩序,从而推动和实施其国际秩序思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东亚公共卫生合作机制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公共卫生合作机制是在东亚地区流行疫病不断暴发、危机四伏、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的情况下产生的。并在积极探索新的多边对话与磋商机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东北亚区域或次区域组织也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公共卫生合作领域,积极加强与西方大国、国际组织等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东北亚合作的时空维度。但由于东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导致各国对公共卫生安全存在明显差异,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公共卫生合作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东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的大局,东亚各国必须抓住机遇,合理调动各种资源,适时制定东亚公共卫生合作的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中国-日本-东盟战略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日本与东盟是目前东亚地区权力结构中的三大主导力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东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走向。本文主要借鉴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三角关系分析方法,分析当前中国-日本-东盟三角关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国际机制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效用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有效的国际制度安排将引起行为体的利益追求以及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变化,以致国际关系行为体将在多大程度上遵守国际机制的约束。东亚区域合作具有非正规化、非制度化等特点,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机制规范并非完全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机制属性主要体现在一系列双边和多边的协议中,并且是以基础的机制层次如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等为发展点。由于这些发展点具备了机制属性,国际机制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效用性便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以使得东亚货币合作能被更好地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After the upsurge of domestic turmoil in Tunis last December,unrest spread rapidly through North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having a profound effect on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t will continue to affect relations between the major power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s a whole for some time to come.The regional turmoil of North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IPE)studies.It seems to embody a geostrategic conflict between the US and the EU in contending for leadership in North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It is also an expression of the competition for dominanc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major powers during a period of tran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Lastly,it is a manifestation of America’s struggle to maintain its global economic hegemony.  相似文献   

16.
Wang Yi 《Global Society》1989,3(1):58-77
Berlin has been a central issue in the postwar dispute between East and West. Often it has been the site of political tensions that brought the Soviet bloc and the West to the brink of open combat.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unique political status, and dramatic division have made Berlin an important symbol in the struggle for the control of Germany and central Europe. Berlin's prese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noticeably muted. Yet its political status remains essentially unchanged. It remains sharply divided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even after the past decade's concessions from both sides.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is now no less important strategically or politically.  相似文献   

17.
中东动荡不仅是该地区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一部分,而且还深刻反映了国际秩序的调整与变化。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环境的迅速变化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权势的快速转移是诱发中东变局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时机上看,美国中东战略的收缩,为中东变革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从发展上看,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拉大了中东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差距;从理念和制度建设上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缺乏机制和制度创新动力和能力的中东国家形成了巨大冲击。而正在转变中的国际秩序以及世界权力结构的变化趋势,也必将对未来中东地区秩序重构及各国政治及社会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日本雁行模式推动下,东亚地区内的贸易总量和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经济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由此带动了区域内国际移民劳工的流动。东亚国际移民劳工是指该地区内的劳工为了就业的需要从出生所在国或居住国迁往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从迁移时间看,既包括短期合同性移民劳工,又包括少数事实上的永久性国际移民劳工;  相似文献   

19.
谢念亲  谢娟 《亚非纵横》2012,(1):35-40,60,62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东亚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东亚区域合作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困境,而东亚共同体建设应从经济贸易的东亚一文化东亚一安全与政治的东亚一社会和法律的东亚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因此,文化认同成为了除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之外理解和研究东亚区域合作的另一个视角。如何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s a core objective of the European Union’s (EU) foreign policy and has been seen as part of its attempt to transform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to make the world a more peaceful place to live. However, the success of this regionalization strategy has been limited and East Asia has been a particularly problematic case. This introduction raises some fundamental questions by first presenting some basic concepts so that the overall studies of the special issue can be systematically undertaken. The underlying questions are the following: How bleak is the picture with regard to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and the roles of the EU? Has the EU had no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regionalism? And what potential does regional integration have in help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licts in East Asia? In addition to these questions, it also discusses and conceptualizes underlying discourses on regional integration, conflict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By doing so, it aims to point out that the East Asia region is changing, the EU does play a role in this, and regionalization cannot be ignored as an institutional context that has the potential to assist conflict transformation, especially if windows of opportunity for such engagement aris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