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一些具体问题,因为几位同志还要具体讲,为了避免重复,我就不讲了,想结合胡乔木、胡绳、龚育之关于编写党史的一些指导思想,从宏观的角度,从总体上,谈一谈编写社会主义时期地方党史的有关问题。胡乔木在指导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时,作了很多谈话,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有的收入了人民出版社去年出版的《乔木文丛》中的《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一书中,但有很多没有收入。胡绳在指导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龚育之在指导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时,也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龚育之的这些指导意见已收…  相似文献   

2.
对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整体上研究,也可以从局部上研究,可以作宏观研究,也可以作微观研究(还可以加上一个中观研究)。不过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都是相对的。现在研究政治形势,人们常用格局一词。所谓格局是一种宏观考察、整体考察。这里想要说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格局,即一个战争、两个战场、三种政权,就是试图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一种宏观的整体考察。我们用格局一词是想把事物表示得更简单明白一些。格局可以最明白地表示现状,但也包含着预示着发展趋势,因此它不单单表现一种静态事物,在静态中也包含着动的因素。如果对中国抗日战争史可以作这种考  相似文献   

3.
正值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根据地经济建设研究》一书问世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党史研究与现实结合、为现实服务,是党史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是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根据地经济建设研究》一书的编缉出版,可以说是一次有益的实践。它以历史资料为素材,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提出的问题,从不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九日下午,胡绳同志在听取了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负责同志汇报后,就党史工作谈了以下意见: 一、关于党史工作机构问题。胡绳同志说:党史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各省都有常设工作机构,做法不一样,有的把征集和研究分开,大多数省是合在一起。我了解情况不多,也许分开不那么方便,合在一起更有利。  相似文献   

5.
党史研究需要宏观论述,更需要细致的微观考证,才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信史.在搜寻史料中,我留心微观辨析,发现有不少具体学术课题亟需共同探讨.现列举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十二个学术问题抛砖引玉,祈求党史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6.
研究历史的角度从来都是多侧面的。有的着重观点论述,有的着重史实考察;有的重宏观把握,有的则重微观细索。一部党史,可以系统地编写,作为学习的教材;也可以选取一些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来展示,所谓“连点成线”,勾勒全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的文献》丛书”之一《中共党史风云录》,就是一部形象的党史。它汇辑了39篇有关党史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纪实性文章,涉及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长征、西安事变、九一三事件、粉碎“四人帮”等重大事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有严肃的科学性,又有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围绕选题而读书写作,是许多党史研究者成长成才的一种必由之路。党史研究者都须过选题这道关,并把握好从选题到学问的环节。在具体过程中,研究者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则,掌握必要的方法,正确处理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静态研究与动态观察、老旧题目与新兴话题等关系。除此之外,研究者也要关注选题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研究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关于党史研究创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如何深化党史研究的问题,在《关于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一文(载《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4期)中,我曾谈过一些看法。那篇文章主要是从理论上讲的,这里再结合这几年的党史研究,谈一谈党史研究如何创新的几个问题。 一、要有创新意识 要使党史研究有所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这是研究工作创新的前提。去年,张静如教授等在《创新与中共党史研究》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学科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作为各个学科的研究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①文章还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创…  相似文献   

9.
党史工作和党史研究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史资料工作的情况,可以说,党史资料工作在党史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党史资料工作是党史研究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 首先,党史资料工作的广征博采,可以为党史研究提供全面的、多角度的、丰富的资料,拓宽党史研究的领域。如在党的建设方面,有关党组织建立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资料,可以论证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不是偶然的,它具着必然性与可能性,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正确选择。这样就可以从广阔的角度推进党史研究。如果党史…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打破了思想禁锢,为党史研究开辟了新天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微观上,澄清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是非,把历史还给历史。在宏观上,在党史的全局上,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论断,为党史研究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90,(8)
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党史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向我们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任务,这是一项十分适时的重要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工作出现了繁荣兴旺、全面发展、成果累累的景象其中,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成果尤引人注目。从宏观的总体研究至微观的史实考证,研究视野之宽,成果之多,前所未有。相形之下,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研究就逊色几分。选择这一时期课题的人不是太多。确定这一时期作为研究方向的更是为数寥寥。这就导致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偏少、研究领域不宽、深度不够,与民主革命时期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在党的69年历史中,社会主义时期就占41年。作为一个历史的整体,需要我们重视这段历史的研究,改变这种失衡状况。同时,这41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时期,也是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时期。我们对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状况与这个时期的历史地位相比,显然不  相似文献   

12.
综合新区土改研究成果,会发现这样几个问题:新区土改资料的整理汇编工作落后,且资料编纂重复;在著作方面,由于书写时段较早等缘故,土改通史性著作基本上是对政策的描述较多,政策执行、执行效果方面并没有过多涉及,对新区土改更是没有深入展开。区域性党史著作,由于着眼于宏观描述和整体考察,对新区土改情况的梳理着墨较少,叙论不多,有的书写比较凌乱,有档案堆砌之感;在论文方面,对新区土改中央或中央局层面的政策考察较多,很少涉及到政策的效果,更是没有做微观深入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新区土改研究虽然使用了政治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但新方法的运用有削足适履的情况;另外,1948年5月新区停止了土改,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学界对此的研究欠缺。  相似文献   

13.
深切怀念胡华导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前,胡华老师患了肝癌。我和在中顾委机关工作的几个同学一起去看望他。在他简朴的书房兼卧室里,他讲了一些鼓励我们的话。谈到病情时,他说,自己并没有多大不适的感觉,也不感到疼痛,但已确诊是肝癌,准备作手术。又眷恋地说,按照他的身体状况,原来估计能活到80岁,还有10多年的时间可以从事党史的研究和著述,把毕生的心得、成果整理出来,没有想到66岁就不行了。大家心里都很难过,为他惋惜,衷心期望手术成功。万万没有想到,这次见面竟成了永别。12月14日,我们正随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传来了他逝世的噩耗…  相似文献   

14.
“三讲”教育要着眼于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就必须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最根本的。世界万物无一不是由因缘和合而生,其中任何事物的产生和消灭都是因果相生,缘起相随。在探求因果关系的问题上,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曾说过:“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原因。历史事件没有原因是不可没想的。研究历史而不研究原因,不研究它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就失去历史研究的价值。”基于这种认识,这次对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开展的“三讲”教育,当然也应注意因果关系的分析。我们注意到,这次“三讲’教育,中央有一个总的要求,就是主要从…  相似文献   

15.
王首道同志去年二月在湖南省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工作会议上谈了党史工作中的几点基本要求。他说: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为现实服务的观点。可以说搞党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现在,为了推动我们当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十分重视党史工作.早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就提出了将来“修史”的问题。1945年4月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集这一时期全党学习研究党史之大成,可以说是中共党史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研究中共党史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7.
讲好党史故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针对性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党史故事除了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讲故事的技能和水平外,还需要处理好讲道理与讲故事的关系,故事的一般要求与党史故事特殊要求的关系,伟大与平凡的关系,党史经验与教训、成就与问题以及党史人物功与过的关系。这几对关系既是讲好党史故事的前提条件也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海外世界     
王珏教授访韩归来用八个字概括了韩国之行得到的启发:“宏观要宽,微观要严”,并具体讲了以下三点: 第一,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但这种管理要宽。回顾韩国经济发展过程就可以看出,企业没有成为市场主体时,政府应该创  相似文献   

19.
做相当充分的理论思想准备 讲党课,回答当代党建的许多深刻问题,如果自己没有认真地学习、深入地研究,把问题尽可能弄清楚,那是不可能讲好的。说“准备”也有两种:一种是课前的直接准备;另一种是经常性的学习、研究,对于讲课,这是间接准备。这两种准备都要,但第二种准备更基本、更重要。要弄清楚党的建设的内外环境,就得长期关注国内外经济政治动态,积累相关的资料;要搞明白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就得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市场经济的价值正面和价值负面;要了解党建的历史经验,就得阅读党史方面的论著,等等。就我个人来说,做了这些工作,但做得远远不够,所以老觉着党  相似文献   

20.
这次全省党史工作会议是经省委同意召开的.会议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作了规划和安排,我都同意.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史工作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在省委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在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党史的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年,可以说党史的编纂、研究出了新的成果,党史宣传教育有了新的举措,党史的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党史部门的自身建设有了新的加强,为推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向与会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在党史工作战线上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下面,我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党史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