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随着新型合成大麻素的演变,其在体内代谢速度增快,对原药的检测难度增加,为确定是否吸食合成大麻素,其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证据,常见的代谢模型有体内代谢模型和体外代谢模型。方法 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检测斑马鱼体内代谢模型和人肝微粒体体外代谢模型中MDMB-4en-PICA的代谢情况,并使用Trance Finder 4.1通用版进行数据采集和Compound Discoverer 2.1版本进行代谢物鉴定。结果斑马鱼模型代谢产生26种代谢物,人肝微粒体模型代谢产生17种代谢物,总共32种代谢物,其中包括23种Ⅰ相代谢物和9种Ⅱ相代谢物,涉及10种代谢途径。结论 结果显示,两种模型中二氢二醇代谢物(M16)的峰面积均最高,其次是羟基化代谢物(M22),而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推荐作为MDMB-4en-PICA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UPLC-HRMS检测分析体外人肝微粒体模型中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AB-CHMINACA的代谢物并与一例真实滥用者的尿液样本进行对比,从而对体外人肝微粒体模型预测体内代谢物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通过建立体外人肝微粒体孵育模型模拟人体体内代谢过程,尿液样本经简单的乙腈沉淀蛋白后利用高分辨质谱(HRM...  相似文献   

3.
合成大麻素类是目前涵盖物质种类最多、滥用最为严重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代谢物鉴定研究可以为合成大麻素滥用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合成大麻素结构修饰的主要趋势是戊基吲哚或吲唑环戊基末端上的氟原子取代为氢原子,这大大提高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涉及的主要代谢反应包括羟基化、氧化脱氟、酰胺水解、酯水解。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已成为代谢物结构鉴定的首选方法。本文基于合成大麻素的结构和分类,着重对代谢软件预测以及人肝细胞模型、人肝微粒体模型、大鼠体内模型、斑马鱼模型和真菌秀丽线虫模型在代谢物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分别以甲卡西酮17.25mg/kg和34.5mg/kg经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内眦静脉采血,血液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用H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DAS3.2.8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动力学方程并计算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甲卡西酮原体在大鼠血液中的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达峰时间在给予剂量间无明显差异,剂量可以明显导致消除半衰期的延长。低剂量组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0515.971×e~(-0.024t)-10515.919×e~(-0.144t),高剂量组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2410.093×e~(-0.015t)-12409.465×e~(-0.169t)。甲卡西酮和卡西酮的检出时限为24h,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检出时限均为2h。甲卡西酮和卡西酮在血液中的浓度比随注射时间的变化不受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影响,呈指数关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甲卡西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和参数,代谢物的检出时限及与吸毒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为甲卡西酮吸毒鉴定的合理取样,原型和代谢物的检出,浓度关系推断吸毒时间以及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提取小鼠肝P450酶,建立咪达唑仑的体外代谢模型.确定了其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的结构;通过优化药物体外代谢的条件,获得了较高纯度的咪达唑仑代谢物(α-OH咪达唑仑)对照品.通过志愿者实验,考察了咪达唑仑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α-OH咪达唑仑在体内的消除过程.结果表明以代谢物α-0H咪达唑仑作为分析目标物,建立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可使体内咪达唑仑检测的检出时限从6h延长至48h.该研究结果可满足实际检案需要,并可为分析结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禁毒教育亟待多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吓不是战斗70年代中期,当荷兰的吸毒现象明显上升时,政府组织了专门委员会调查这一问题。调查的结论是,要完全消灭吸毒并不现实,最好是实行堵截、分流和疏导并举的方法。于是,在开放大麻的荷兰,许多咖啡馆一方面做宣传吸毒的危害,一方面又销售各种政府不再禁止的大麻制剂。其  相似文献   

7.
吸毒罪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毒罪初探刘艳红随着国际毒品犯罪日趋猖獗,吸毒现象像瘟疫一样在我国急剧蔓延,并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吸食海洛因、鸦片等麻醉品的已有近25万人,一些地方吸食大麻、吗啡等精神药物的还有数十万人。①我国吸毒的形势异常严峻,其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LC/MS-MS同时检测尿液中Δ9-四氢大麻酚(THC)、大麻酚(CBN)、大麻二酚(CBD)和大麻主要代谢物Δ9-四氢大麻酸(THC-COOH)的方法.方法屎液样本经碱水解,加入氘代四氢大麻酸Δ9-d9-THC-COOH)内标,经V(正己烷)V(乙酸乙酯)=91提取,吹干,以100μL乙腈定容,利用LC/MS-MS方法进行分析.结果THC-COOH、CBN、THC和CBD的最低检测出质量浓度为0.2、0.4、1.0和2.0ng/mL;在阳性尿液中检出THC-COOH成分,质量浓度为335.9 ng/mL.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满足检测尿液中THC、CBN、CBD以及大麻主要代谢物THC-COOH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脑干创伤性轴索损伤后30 min的差异代谢物和关键代谢通路。方法将1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脑干创伤性轴索损伤组(TAI组),每组5只。采用Marmarou模型建立SD大鼠脑干创伤性轴索损伤模型,并以生命体征测量、HE染色和嗜银染色进行模型评价。采用UPLC/TripleTOF-MS系统分析TAI组和Sham组脑干组织的代谢物变化,筛选差异代谢物和分析差异代谢通路。结果 与Sham组相比,TAI组被打击后立即进入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伴有生命体征紊乱,伤后30 min发现脑干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包括月桂酰二乙醇酰胺、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PE(20:5(5Z,8Z,11Z,14Z,17Z)/24:1(15Z))、PC(16:0/16:1(9Z))、(2E,6Z)-十二二烯酸甲酯、六甲密胺,涉及代谢途径包括甘油磷脂代谢、甘油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自噬-动物、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结论 利用UPLC/TripleTOF-MS技术进行大鼠脑干早期TAI的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物苯丙胺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行为。方法GC/MS法测定家兔灌胃甲基苯丙胺后不同时间点血、尿中甲基苯丙胺和代谢物苯丙胺浓度,采用3P97程序进行房室模型拟合以及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均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甲基苯丙胺在家兔体内Cm ax为1.457 mg/L±0.094 mg/L,Tm ax为1.557h±0.078h,t1/2 ka、t1/2α和t1/2β分别为0.384h±0.052h、1.614h±0.036h和3.007h±0.430h,CL为1.769 L/h/kg±0.114 L/h/kg。甲基苯丙胺的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 t=2.767 e-0.746 t+1.454 e-0.234 t+4.119 e-1.746 t。结论甲基苯丙胺在家兔体内吸收、消除和代谢都较快。建立的甲基苯丙胺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和参数可为甲基苯丙胺分析的合理取样、从血药浓度推断服毒时间以及甲基苯丙胺滥用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物体内海洛因及其代谢物的检验方法,到目前为止,不是检测灵敏度低就是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本作者使用REMEDi方法结合办案,对吸毒死亡者体内海洛因及其代谢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与常规GC、HPLC、GC/MS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其结果表明:REMEDi方法较常用仪器检测方法不仅样品前处理过程简便,检测过程快速,灵敏度高,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经测定REMEDi方法,吗啡检测灵敏度为0.05μg/ml.  相似文献   

12.
Lin L  Liao LC  Yan YY 《法医学杂志》2003,19(2):126-128
海洛因在体内极易代谢,其主要的代谢产物为单乙酰吗啡、吗啡等。目前,检测海洛因代谢物的常用生物检材有尿液、血液、毛发等;常用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等。本文参考近年来的文献对生物检材中海洛因代谢物的分析方法作一综述,为法医毒物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毒品与吸毒(Ⅰ)胡炳蔚一、毒品与吸毒的概念毒品是指阿片(旧称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苯丙胺类、杜冷丁等200余种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物的统称。吸毒又称药物滥用(drugabuse),WHO专家委员会将其定义为非医疗用途的、长期反复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急性氰化物中毒大鼠血浆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差异代谢物,分析与氰化物中毒相关的代谢途径,进而研究氰化物中毒的机制。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雄性,每组5只),实验组灌胃3.2 mg/kg(1/2LD50)氰化钾溶液建立氰化物急性中毒模型,对照组灌胃等剂纯水,灌胃后分别于45 min,24 h,120 h眼眶静脉采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采集大鼠血浆代谢谱,根据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及t检验和变异倍数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通过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筛选出19个与氰化物中毒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且随时间变化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存在差异,主要涉及胆汁分泌、氨基酸代谢等共11条代谢通路。结论 可将牛磺胆酸盐和牛磺鹅胆酸盐作为氰化物中毒潜在生物标志物,马尿酸可以作为两者的辅助指标,也可根据差异代谢物的不同进行服药时间的初步推断。氰化物会对机体酶的活性和能量代谢过程产生影响,且可能造成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默容留他人吸毒案. 检方指控,2014年4~6月间,张默在其东直门附近的住所内两次容留吴某、周某、许某吸食大麻.同年7月29日,张默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田村的他人居所内吸食大麻时被民警抓获.公诉机关认为,应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追究张默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合成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其广谱、高效、低残留和对哺乳动物低毒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牧业和环境卫生等领域。被污染样品中拟除虫菊酯分析方法的研究发展较快,同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检测方法,有些方法用于中毒案件的检验,为法庭判决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合成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在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对代谢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水解、共轭和氧化等作用为主要的代谢途径;对代谢物的检测十分重要,当无原体存在时,检出其代谢物,即可推断原体的存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的研究成果,供参考。一、拟除虫药酯杀虫剂的检测1.提取净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法研究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SD大鼠经灌胃给药2’-氯地西泮2.625mg/kg,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的血样。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后,进样分析。结果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给药后1h均达到最高血药浓度。2’-氯地西泮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约为93h,在给药后144h均能检测到。3种代谢产物地洛西泮、氯甲西泮、劳拉西泮在大鼠血浆的检出时限分别24h、144h、48h。结论2’-氯地西泮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半衰期较长,原体药物和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检测窗口均较长。该研究可为临床救治2’-氯地西泮中毒患者以及相关案件的侦破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地洛西泮、氯甲西泮、劳拉西泮)在大鼠体内分布及代谢规律,为2′-氯地西泮相关案件的检验提供实验数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禁食12h,按2.625mg/kg 2′-氯地西泮灌胃给药,第一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大鼠尾静脉采血,第二组为采血空白对照组,第三组给药30min后处死,取心、肝、肺、肾、脑、睾丸,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2′-氯地西泮及代谢物含量,第四组为分布空白对照组。结果2′-氯地西泮进入体内后,迅速代谢分布,在20min内达到血液最高浓度。2′-氯地西泮及代谢物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特点为:肝>脑>心脏>肾>睾丸>肺。结论经灌胃2′-氯地西泮进入大鼠体内后,监测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降解规律可以为2′-氯地西泮相关案件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准确推断损伤时间是国内外法医学者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代谢组学技术可以有效检测机体受到体内外刺激因素作用产生的内源性代谢物,描述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具有操作性强、检测效率高、定量结果 准确等优势。机器学习算法对高维数据集的处理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挖掘生物信息,真实反映机体生理、疾病或损伤状态,是高效处理高通量大数据的新型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现状和自身优势,探讨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在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Liu L  Wei ZW  Jia J  Wang YJ 《法医学杂志》2010,26(5):357-360
目的研究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去甲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家兔以氯胺酮0.15g/kg剂量灌胃,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和尿液,血清和尿液中氯胺酮及代谢物用GC-MS法定性、GC-NPD法定量检测,WinNorLin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全程记录实验动物主要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氯胺酮和代谢物去甲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均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氯胺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ρt=121.760e-0.025t+0.980e-0.002t+4.579 e-0.021t,去甲氯胺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为ρt=640.919 e-0.03t+1.023 e-0.001t+9.784 e-0.031t。血液中氯胺酮质量浓度达峰时间为(40.950±12.098)min,血峰质量浓度为(9.015±1.344)μg/mL,消除半衰期为(430.370±28.436)min。给药后30~240 min内氯胺酮在血清和尿液中的质量浓度之间具有动态平衡的中度相关性。家兔给药后30min出现中毒症状,120min后渐恢复正常。结论建立的氯胺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和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