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荷 《中国减灾》2004,(11):19-21
入秋以来。我国华南、江南、江淮大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特别是广西、广东、湖南、海南4省区,9月1日以来的平均降水量仅为89.8毫米。为1951年来同期最少。进入10月份以来,华南、江南、江淮的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偏少8成以上,秋旱迅速发展。旱情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安徽、湖北东部、湖南南部以及江西、海南、江苏的部分地区,其中,广西、广东两省受灾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一、年度灾情概况2006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96.7毫米,比常年偏少16.2毫米;长江流域大部、华南南部、华北大部、东北西南部及内蒙古东部、山东半岛等地偏少10%-50%;江南南部、华南中东部、东北北部、西北西部偏多10%-50%;全国其余地区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07,(2):10-11
一、年度灾情概况 2006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96.7毫米,比常年偏少16.2毫米;长江流域大部、华南南部、华北大部、东北西南部及内蒙古东部、山东半岛等地偏少10%-50%;江南南部、华南中东部、东北北部、西北西部偏多10%-50%;全国其余地区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09,(2):8-9
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1日,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西及甘肃的部分站点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持续高温少雨,致使土壤失墒迅速.造成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干旱发展迅速,且程度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5.
海啸大救援     
中国气象局1月4日发布2004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征和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据介绍,2004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8℃,为1961年以来第4个气温偏高年份,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3毫米。2004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是:  相似文献   

6.
2004年全国干旱灾害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我国降水总量较常年稍偏少,其空间分布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其中海南、广东、江苏、广西、陕西、福建、江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3成,另外,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交汇区域、新疆南部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偏少3~5成。降水量偏多1~2成的省区只有山东、西藏、重庆,及新疆北部和西部、青海中部等地。2004年除西北地区东北部发生严重春旱,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发生百年一遇春夏连旱,以及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秋旱之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分布比较均匀,土壤呈现干湿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据气象、水利部门分析,去年10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大部、西南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区内江河来水偏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少1~2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局地城乡供水紧张并出现农业旱情。2月6日,国家防办向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下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1日,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西及甘肃的部分站点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持续高温少雨,致使土壤失墒迅速,造成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干旱发展迅速,且程度不断加重.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2月7-9日,西北、华北、黄淮大部分地区出现了5-10毫米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据国家防办统计,截至2月9日,北方冬麦区八省共有8731.0万人受灾,农  相似文献   

9.
去年入冬以来,旱情严重。全国小麦产区降水量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9,(18):6-7
自2009年8月份以来,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据广西气象部门统计,8月份广西平均降水量为9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7%。权威部门监测显示,截至9月8日,广西已有82个县(市、区)294.15千公顷农作物受旱,其中轻旱194.32千公顷、重旱79.56千公顷、干枯20.27千公顷,有84.6万人和63.35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04,(11):63-64
旱灾广东:2004年1月1日-9月20日,平均降水量1279毫米,平均气温22.8℃,与往年同期相比,降水量平均偏少2成,气温平均偏高0.5℃。由于持续高温少雨,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其中粤东、粤西部分地区旱情较为严重。截至10月25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52万公顷,其中严重受旱28万公顷,3万多公顷农作物因旱枯死,153万人因旱饮水发生困难,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广西:2004年8月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干燥等异常天气,各地降雨量大幅度减少,出现全区性的严重旱灾。8月1日-10月1日,全区平均降雨量为207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45.1%,尤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2,(13):61
2012年6月20日14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湖北省近期严重旱灾给受灾群众造成的生活困难,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开展救灾工作。据湖北省民政厅报告,2011年12月以来,湖北省西北和东北北部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0℅,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值。随州、孝感、襄阳、十堰、荆门等地部分县(市、区)出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2,(15):6-7
2012年上半年,针对各地重大自然灾害,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共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10余次,三级响应1次,具体情况如下:(一)云南旱灾。近三年来,云南降水总体偏少,特别是2011年入冬以来至2012年3月,全省平均降水量3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2.3%,为近16年来第三少。峰值时,旱灾造成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昭通等16市(自治州)127个县(区、市)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入秋以来,山东省持续110多天无有效降水。据山东省水利厅介绍,截至3月2日,除半岛地区北部以外,山东省大部旱情已超过100年一遇,有2899万亩冬小麦受旱,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2%,气象干旱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同时,山东省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杨振东表示:"2010年9月23日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12毫米,比常年偏少85%。除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入秋以来,山东省持续110多天无有效降水。据山东省水利厅介绍,截至3月2日,除半岛地区北部以外,山东省大部旱情已超过100年一遇,有2899万亩冬小麦受旱,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2%,气象干旱己达特大干旱等级。同时,山东省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杨振东表示:“2010年9月23日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12毫米,比常年偏少85%。除东营、威海无重早外,15市均有重早地块,其中烟台、日照、莱芜、临沂4市的重旱面积超过其受旱面积的30%。”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2020年防汛已进入关键时期。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明显增多,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洪涝地质灾害严重。截至7月14日,我国南方地区平均降雨量为344.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9.6%;北方地区平均降雨量为109.7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平均降雨量为172.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6多。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入秋以来,山东省持续110多天无有效降水。据山东省水利厅介绍,截至3月2日,除半岛地区北部以外,山东省大部旱情已超过100年一遇,有2899万亩冬小麦受旱,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2%,气象干旱己达特大干旱等级。同时,山东省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杨振东表示:“2010年9月23日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12毫米,比常年偏少85%。除东营、威海无重早外,15市均有重早地块,其中烟台、日照、莱芜、临沂4市的重旱面积超过其受旱面积的30%。”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04,(12):64-64
旱灾广东:今年11月,广东降雨比常年偏少2.5成,其中清远、雷州、普宁、仁化4地的降水量创历史同期最少。全省70个县受旱,占总面积的65%,粤西、粤北、粤东等地旱情最为严重。截至11月25日统计,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50.1万公顷,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0万公顷,干枯农作物面积3.8万公顷,有171万人、5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广西:11月中旬,广西北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雨,降雨量达50 ̄100毫米,广西南部地区降水稀少,小于50毫米,其中有19个县降雨量不足10毫米。受其影响,除前期受旱严重的桂北地区旱情已经解除外,桂南地区的旱情仍在持续发展。截至11月25日统计,…  相似文献   

19.
3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雪灾和地震为主。截至3月31日统计,2006年3月全国受灾人口644.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万人,因灾死亡1人,失踪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30.6千公顷;倒塌房屋2.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2006年3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比常  相似文献   

20.
一、1991年江淮暴雨及洪涝灾害 1991年在江淮地区出现了自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不少地方的严重程度超过了1954年。就梅雨期的总降水量而言,苏皖沪大部、豫东南和鄂东等地一般在500mm以上,江苏省的里下河和沿江地区、安徽省的江淮地区,湖北省的东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南部达700—1200mm,比常年同期偏多1—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