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李芮  黄建军 《学理论》2011,(28):44-45
苏共执政史上长期党内民主缺失是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苏共党内民主缺失的主要表现是:在干部制度方面,搞的是终身制和任命制;在决策体制方面,搞的是高度集权制;在权力制约体制方面,缺乏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其深刻教训:一是造成各级领导干部缺乏监督,形成了官僚特权阶层,党群关系恶化;二造成党的决策失误,损害了群众利益;三是造成党内思想僵化,个人迷信、教条主义盛行,窒息了党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深刻教训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搞好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娟 《理论探索》2006,1(6):71-73
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明确党内民主、民主集中制的不同内涵及相互关系。党内民主作为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维系组织架构、发挥战斗力的基础要素。党内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民主的组织体现和保障。必须正确认识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以党内民主的发展促进民主集中制的完善和健全,以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党内民主,从而坚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勃列日涅夫在掌管苏共的十八年间,推行的是一套维护集权制的党建思想和求稳抑变的党建实践.由此使苏共的思想理论日趋僵化,高度集权的体制固化,致使苏共党建模式的积弊暴露无遗,延误了改革的时机,为苏共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党政分开,以党代政,是造成我国政治体制诸种弊端的重要根源。其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强化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在旧的政治体制中,权力高度集中于政府各部门,而党的领导则具体化为党代替各级政府行使权力。党的各级组织实际成了高于各级政府机关的权力实体并直接对上级党组织负责,党的最高机关自然也就成了总揽全权,不受约束的权力中心。这种集权再集权的二度集权模式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妨碍了人民群众行使其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压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破坏了社会主义的法制尊严和法制建设,是产生个人专权、官僚主义,特权阶层的温床。其二,  相似文献   

5.
当前,影响党内民主发展的历史性因素主要是传统封建思想残余的消极影响,长期战争环境的特定影响,共产国际及苏联模式的不良影响;具体制度性因素主要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相关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权力比较集中的政治体制障碍着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观念性因素主要是党员民主意识相对缺乏和滞后,对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存在主观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苏共在革命和建设初期对于法治在巩固政权、推动建设上的认识是清醒的,曾在实践中积极将社会主义法治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执政思想与执政方式。不过,伴随着个人崇拜与高度集权的兴起,民主法治在苏共党内和国家实际事务中日益衰微直至被废弃,苏共向人民许诺的平等、民主和自由等政治价值仅仅停留在文本与口号层面,党既没有针对高度集权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也未能处理好党同宪法法律的关系,文本思想同实践事实的一再背离使苏共丧失了人民的信任,最终走向亡党亡国。所有这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列宁高度重视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共产党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主张。但之后的斯大林,为了巩固其在党内的地位和权力,逐渐背离了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致苏共党内民主严重缺失,从而为苏共执政的垮台埋下了祸根。斯大林对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有一个背离与嬗变的过程。一是利用列宁关于扩大中央委员会的思想来巩固个人权力;二是把列宁  相似文献   

8.
政党的领导核心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自列宁时期始,苏共领导核心的制度安排曾对苏联有效集中权力进行现代国家建构发挥巨大作用;斯大林时期领导核心制逐步异化为个人集权和专制。直至苏联解体,领导核心制实际处于虚化状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未得到有效贯彻,最终导致苏共权威丧失、苏联解体。苏共领导核心制从有效集中到权威丧失的历史给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以深刻启示,即必须高度重视领导核心问题,正确处理领导核心和集体领导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制度化的权力交接机制,重视政治领袖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七千人大会在中共党史上是一次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会议,从起草会议报告的集思广益到党的领导人自我批评的民主行为,均体现出党内民主的精神原则。在这次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围绕恢复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与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强化党内权力监督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主张。但也应该看到,七千人大会在发扬党内民主方面存在着党内民主作风发扬不彻底、民主讨论的向度与程度由领导人的注意力决定、党内民主未能制度化和法制化等局限。  相似文献   

10.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组织原则。但它究竟怎样形成,其实质是什么,理论界说法不一。高放同志的《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和实质》和《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以下简称《实质》和《经验》)提出,“民主制和集中制是水火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的组织原则本来是民主制”。“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是主张民主制,反对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和核心是民主制”。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愿与高放教授商榷并  相似文献   

11.
对发展党内民主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党内民主对于保持党的革命性、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重视党内民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汲取苏共演变的教训。既克服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又要警惕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与渗透,保证党内民主建设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发展中的三大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党建学的观点,既然党政系统同构,党政关系中党又居于领导地位,那么党内如果能实现高度的民主,就意味着国家体制普遍具有了民主性特征,因此,党内民主对国家民主具有决定意义。但问题是,在党政高度“统合”的条件下,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延伸至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公共权力的行使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组织内权力架构的矛盾和冲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党内,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经由集体讨论,充分发扬民主,最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表决决定,而不得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相应地,决策的责任也由集体承担,书记就是一个召集人…  相似文献   

13.
李雄舟 《学理论》2012,(13):153-154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民主集中制是党最根本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民主在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的具体体现和根本保证。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真正推进党内民主。而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科学解读其内涵,正确把握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4.
发展党内民主需要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持.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权利和权力的关系、党内机密与党务公开的关系、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等是民主集中制建设面临的几对重要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党的民主集中制才能不断完善,从而为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试论民主集中制的层次要求张美抒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正是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正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从而形成我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党在政权建设上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党依靠民主...  相似文献   

16.
王树春 《理论探讨》2004,4(3):17-19
列宁十分关注俄共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建构问题。从民主制到民主集中制是列宁依据俄国的特殊性作出的选择;从党的最高决策层建立集体领导和权力制约体制是列宁晚年的夙愿;从违背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到高度个人集权体制形成是苏共垮台的重要历史根源。苏共领导体制的演变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党的领导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党内民主和党政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实际上是以法制化为取向,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法制系统。本文论述党内民主法制化、党政关系法制化的改革历程、成就及有关理论问题党内民主法制化改革从三个方面进行: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集体领导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党内民主监督,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推进党政关系法制化必须坚持三条基本原则: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依法确立党与国家政权的职能关系,形成权力制约机制;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加强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党政关系法制化的关键环节应是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党的领导权力和人大的监督权力是最高层次的权力平衡制约关系,决定着其他各级各类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对于巩固党的组织、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完成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有着重要意义。而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就必须对其基本原则进行探讨。党的民主集中制,简单地说,就是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是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的统一。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作了六条规定。这六条基本原则、科学地体现了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9.
党内监督是监督的一种重要形武,是依据党章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它是在长期的党建实践中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党内监督的发展历程实质是党内民主、权力运行与制约和制度建设等三项共同推进的过程.建国以来,党内监督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变.转变的过程启示我们必须要坚持党内监督这条主线不动摇,必须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党内监督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和建立权力之间的有效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祁刚利  李芬 《理论导刊》2008,2(1):61-64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建设不充分、不活跃将严重影响政党作用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当前,制约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政党的组织结构、封建思想文化的遗留、苏共建党模式的影响等.为了全面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建设,稳步推进政党内部民主程序建设,并尝试构建扁平化的网络型政党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