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湖南卫视推出的26集电视连续剧《八千湘女上天山》,是国内第一部聚焦湘女入疆屯垦戍边这段尘封岁月的女性军旅题材作品。编导者以修复民族记忆为己任,探寻历史曲笔中的现实深意,以时光穿越的方式全景展现了56年前八千湘女离乡背井投身边疆建设这一时尚风潮的追求,艺术地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和湘女们的心路历程,塑造了可歌可泣的湘女英雄群雕,在中华民族精神建构主流话语的宏大叙事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市井人语     
《侨园》2012,(3):66
《新亮剑》“新”在何处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部新剧《新亮剑》.感觉好像是鸡肋,因为那部拍得非常成功的《亮剑》,早已灌输到人们的脑海中,别人我不知道,本人对《亮剑》可谓百看不厌,不仅剧情感染,而且演员的个性鲜明,表演真实.在近些年拍摄的大量电视剧中《亮剑》独树一帜,乃精品之作.可我就不明白了,收视率这么高、非常吸引观众眼球的电视剧,竟有人“胆敢”去“复制”.而且剧情和剧里的人物基本一样,氛围也没有什么出新的地方,没看出到底“新”在何处.看了几集后笔者得出印象,《新亮剑》乃败笔之作.  相似文献   

3.
蒋萌 《民主》2010,(9):51-51
暑假又开始了,有网友总结出“暑期十大电视剧”,老版《西游记》毫无争议搞得头名,此外还有《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武林外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情深深雨濠濠》、《我爱我家》等。  相似文献   

4.
李大宏 《团结》2010,(5):55-57
与文史结缘 上世纪60年代初.喜好读书的父亲经常带回家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读物,起初有《平津战役回忆录》、《解放战争回忆录》,后来还有《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这些普及性读物,时代感强,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相似文献   

5.
孟向荣 《民主》2004,(5):34-36
2004年5月,上海作家叶辛的电视体长篇小说《商贾将军》问世。叶辛曾经因知青题材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和《孽债》,以及由这两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而驰名文坛。2004年3月,他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推出新作长篇小说《华都》。其实,他的文学作品很多,有如百花园  相似文献   

6.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6)
本周,党的十七大将于10月15日召开的消息,令网民既振奋,也充满期待;而有关媒体关于我国出口服装缺少自主品牌因而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报道,则让网民多少有些忧虑;本周网民还对电视剧《士兵突击》也发表了不少热情洋溢的评论。此外,本刊上期文章《房市调控"七寸"何在》也得到了网民十分踊跃的留言跟帖。  相似文献   

7.
一部国产大片《英雄》让年底的电影市场大大红火了 一把。这一年,国家对社会资本打开了文化市场大门,国内各种文化产品好戏不断, 《和你在一起》、《铁齿铜牙纪晓岚》、《激情燃烧的岁月》……,个个都令观众记忆犹新。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理论视野》2010,(2):39-39
<正>《光明日报》2010年1月22日刊登梁漏然的文章指出,近年来,孔子俨然成了影视市场的"新宠"。电影版《孔子》未播先热,佛山电视台投拍的电视剧版《孔子》只在拍摄中便赚足了眼球,湖南卫视组拍的电视剧《孔子春秋》也备受关  相似文献   

9.
高延萍 《侨园》2014,(2):90-91
神秘的无名氏 4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出现了—位耀眼新星,他的两部长篇小说《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倾倒了少男少女和知识分子,成为当时文坛上少有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0.
李桂花 《党政论坛》2010,(10):18-19
《“歌德”与“缺德”》的面世,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文艺界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由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发表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刊登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引发了一场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  相似文献   

11.
当代独生子女青年士兵的角色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 系统地考察了军旅环境中独生子女士兵的服役活动, 探讨了他们在以艰苦、紧张、严格且不乏风险因素著称的再社会化过程中, 面对士兵岗位的种种压力, 是否能同非独生子女青年一样, 顺利实现颇具挑战性的士兵角色适应这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海巴子 《各界》2013,(5):21-26
洋人永远搞不懂的中国政治 事情必须从我们的主流报章上的文章谈起。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随即,全周掀起批判浪潮——其实,对这部近4小时的长篇纪录片,国内99%以上的工人、农民、士兵几乎不可能看得到,更不知道安东尼奥尼是何方“牛鬼蛇神”。  相似文献   

13.
吴因易 《民主》2005,(12):38-38
惊悉中国文坛巨匠巴金 老人逝世,心情万分沉痛。回 顾巴老一生,都为人民而创 作,他的文学生涯,与祖国和 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从青年 时代起,他就开始了追求真 理,向往光明、为祖国和人民 不懈奋斗的革命历程。无论是 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还是抗 美援朝的前线采访,他都用亲 切感人的笔调写下了大量的 小说和文艺通讯。从1929年 初《灭亡》在著名文学刊物《小 说月报》上发表而走红,三四 十年代的《爱情三部曲》、《激 流三部曲》,五六十年代的《英 雄的故事》、《生活在英雄们的 中间》以及八九十年代的《随 想录》、《再思录》等,在广大读 者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引 发一种特殊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张朝政 《学理论》2010,(19):199-200
异化是《士兵之家》的重要主题。在小说中海明威主要探讨人与神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问题。他之所以对这两个层面的异化问题感兴趣,这和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及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施燕平 《各界》2014,(6):66-68
施燕平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担任上海《朝霞》负责人之一,《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等职,后进入上海市委“写作组”,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人。《尘封岁月》是施燕平以日记为基础,在耄耋之年完成的回忆录,文字平实。该文就选自本书。  相似文献   

16.
程青  梁晓声 《瞭望》2020,(19):58-61
热血,真挚,关注社会,梁晓声的小说总是与时代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他的写作注重把社会重大命题纳入到个人经验之中,将现实主义传统发扬光大,并重申了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价值。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作品便风靡全国,由他那些读者众多的知青题材小说如《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触动人心,那时他便是家喻户晓的作家。时隔三十多年他推出三卷本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周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折射出近半个世纪家国、制度、情感结构、道德伦理的嬗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部九十多万字的具有史诗性的长篇巨制,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继《平凡的世界》后又一部朴素、真诚、饱含悲悯之心的作品,并获得代表中国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茅盾文学奖。  相似文献   

17.
2000年6月19日《学习时报》发表了《落日的辉煌》一文。文章的副标题是《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文章发表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先后予以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十年过去了,在全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迎来自己90华诞的今天,重读《落日的辉煌》,倍感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8.
萧珊 《党政论坛》2009,(6):17-17
刘伯承出生在四川开县张家坝的一户农民家庭,虽自幼家境贫寒,但父母仍克勤克俭,在几个孩子中唯一送他上学读了书。1897年,刚刚五岁的刘伯承,进了本村的私塾读书。由于他聪明、勤奋,读过的《三字经》、《千家文》、《千家诗》,以及《四书》、《五经》和诸子等书一般都能背诵下来,并在书上做了许多圈点和批注,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相似文献   

19.
博友阮直     
黎安 《各界》2011,(8):96-96
闻晓阮直的大名,大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束90年代初。那时,老夫还是一个愣头青,却偏偏对不受人待见的杂文和小品文情有独钟。除了想方设法购买阅读《鲁迅杂文全集》、《燕山夜话》、《当代杂文选粹》等杂文读物,还报名参加了中国杂文创作函授学院第一期的学习。在依稀记忆里,阮直当时就已在杂文界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20.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即《自新大陆交响曲》,被公认为交响曲中的经典之作,是一部真正让人激情澎湃的作品。它以温柔感人的旋律,恢弘浩大的气势彰显出交响音乐美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