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歌印象     
她是一位柔美的女性,装着问号的大眼睛轻轻浅浅地笑着;她又是一位“女强人”,身兼导演、主持人、编剧、记者等数职,曾获“最佳导演奖”和中国电视最高奖“星光奖”。拥有不凡实力的她,也拥有令人感动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她是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妇女运动的中坚分子,在新加坡政坛有口皆碑;她是商界女强人,与夫婿联手创建了国际著名豪华酒店度假村连锁集团,也是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88年来唯有的两位女董事之一;她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在相夫教子方面成为众多华人女性竞相学习的楷模。这位在政界、商界、家庭三个方面做到“三位一体”,被新加坡媒体评为“杰出女性”的女强人,就是祖籍中国海南,现任悦榕庄集团副总裁的张齐娥女士。  相似文献   

3.
女性参政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世界政坛上,越来越多的女性政治家登上全球政治的中心舞台,成为政坛女强人,对国际事务和国家决策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通过对世界政坛女强人现象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更好地总结女性参政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推动女性参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女性参政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世界政坛上,越来越多的女性政治家登上全球政治的中心舞台,成为"政坛女强人",对国际事务和国家决策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通过对世界政坛"女强人"现象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更好地总结女性参政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推动女性参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傅宁军 《台声》2002,(7):32-34
谁都知道,小说人物与小说作者是不应该划等号的,前者只是后者创作的艺术形象。但当我与朱秀娟结识的时候,从这位著名台湾女作家的言谈举止间,看到了她孜孜以求的个性、爱憎分明的坦诚,以及对于女性生存空间的深层思考,却很自然地想起了她在大陆出版的长篇书名《女强人》。如果说“女强人”这个词不带偏激的贬义的话,应是指女性的自尊、自爱和自强,勇敢地开辟自己的生活之路,那么以朱秀娟的成功而言,她是当之无愧的。写作率性而发人民文学出版社曾推出“朱秀娟作品系列”,出版了朱秀娟的4部小说:《花落春不在》、《女强人》、《…  相似文献   

6.
金可  郑江 《今日广西》2008,(2):77-78
在单位中,做“一把手”的女性很多,做副手的也不少。在春节前夕,记者采访了几位女强人,请她们谈做好副手、尤其是男“一把手”的副手的经验,并请专家逐一点评,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科院“三女杰”沪上敞心扉,透露“绝对隐私”叶叔华、黄淑帧以及张永莲三位中国科学院的杰出女院士,最近在“科教兴市与女性成才”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妇女论坛透露了自己的许多“绝对隐私“:黄淑帧:不要叫我女强人  相似文献   

8.
董明殊,36岁南下打工,15年间从最低层的业务员一直做到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2003年1月,董明珠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11月,再次荣登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榜;2006年3月,荣获“2005年度中国女性创业经济大奖”,还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殊荣。  相似文献   

9.
说女强人危机是有根据的。女强人,也是女性精英。所谓精英,不分男女,都是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工作狂。只有付出,方有杰出。时间是  相似文献   

10.
在“倒扁”的红衫军中,有六成以上是女性参与者,向来被认为是偏向于政治冷漠的她们冒着被指控为“破坏秩序、扰乱社会稳定、暴民”等污名,长时间地参与这场街头运动,在台湾前所未有。本文分析了她们参与的原因、动机及参与中的感觉,分析了非暴力对女性参与政治运动的影响,并探讨了大量女性参与对这场运动形成“团结感、人情味、家庭感”等特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在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公民社会的建构方面与非暴力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略论新时期小说中女强人形象汪丽景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女强人形象。为什么女强人形象的出现是在新时期?首先从文学的审美客体看,女强人形象基本上是知识女性,都受过高等教育。她们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在新时期。历经十年浩劫后,历史以它...  相似文献   

12.
青年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产生对“理想美”的向往与追求,继而引发容貌焦虑的现象值得关注。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女性容貌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文章在深入分析社交媒体“理想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培养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不同维度阐释社交媒体与女大学生容貌焦虑产生的逻辑关联,揭示社交媒体在形塑、内化、引导、激化女大学生“理想美”过程中的传导机制,为减少社交媒体对女大学生容貌焦虑的影响提出路径遵循。  相似文献   

13.
在美女崇拜的社会大潮下,当今城市社会形成了一种以城市职业青年女性为主体,以形塑女性美、展示女性美为主题的“美女时尚”潮流.美女时尚让城市职业青年女性活得精彩与自信的同时,也带给她们审美压力、消费压力、风险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引导城市职业青年女性清醒地认识并理性地追求美女时尚潮流,同时强化美女时尚所涉及的行业监管及行业自律,是避免和缓解城市职业青年女性美女时尚压力的基本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男性中心主义的挤压,女性在社会机制和性别角色中都处于边缘状态,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女性开始了自己的书写活动,这种书写有两个特征,一是女性渴望在自己的“屋子”里书写,二是女性书写在“空白之页”。  相似文献   

15.
性别意义上的分层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性别分层一方面是指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另一方面是指女性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化问题。当代中国女性NGO组织发展与性别分层有密切相关性,一是女性NGO内部的差异化性别利益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利益分化与差别的结果;二是女性NGO由于受到了性别的影响而降低了其本身的职业声望;三是女性NGO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一个女性隔离职业,造成职业的性别歧视。而女性NGO发展推动社会分层的合理建构与有效转变,主要在于其能促进建立一个利益均衡的制度结构,重新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建立一个开放、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以及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整合、形成性别平等的政治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女性在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社会美的标准和进化方向的作用,促进了人类进步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同时,女性在社会价值和规范塑造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为社会提供着公共产品。因此,女性的选择对社会价值观的塑造尤其重要。要树立一种社会价值观,关键要“抓住”女性。这可以为社会控制和激励提供一个有效的社会心理机制。基于这种机制,如果政府能够在女性教育上增加投入,那么,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预期将大大减少社会犯罪方面的支出,而这正是当前女性教育中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浦东着力开展“政社合作”的改革与实践.其通过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搭建多层面合作平台等举措,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谐共生”为特征的政社合作伙伴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政社合作,一方面,政府要采取改革双重登记制度、完善监督体系、加大财力和政策倾斜力度、发挥政府组织的优势等措施,以解决民间组织健康发展面临的注册难、监督“缺位”、人力财力不足、“志愿失灵”等问题;另一方面,民间组织需要树立“社会企业”理念、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并厘清与政府的关系,以解决自身发展能力、公共物品供给、功能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社会中,乡村女性实现自身社会流动的机会是比较渺茫的.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共政权迅速地在冀中乡村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并通过对党政工作、学校教育、创造模范、培训骨干、新式富农、一技之长等社会流动途径的改造、发明及继承,有力地推动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乡村女性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这种乡村女性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深刻地影响了中共革命的进程,也重新塑造了政权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更表现出了政治外力主导、运行均衡化、微风气明显三方面的特征.可以说,女性社会流动的顺畅和广泛是实现国家政权与乡村女性之间良性互动与互惠的一个重要条件,而这一结论无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1,(12):9-10
上海市妇联抓住承担“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状况研究与政策推动”项目的子课题研究的机遇,在全市突破女性成才中的瓶颈问题,形成促进女性加快成长的机制、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期,具有封建父权强迫性质的“守节”观念并未形成,却有女性在言辞中传递着非常明显的“守节”意识.春秋女性因此在贞节史中主动添加了浓重的一笔.在春秋复杂的婚姻环境与政治格局中,“守节”表面看来是春秋女性的自我禁锢,实则体现了她们的生存智慧,是她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考察春秋女性的“守节”观念及其情感、心智,可以丰富对“守节”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