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搭子日渐成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社交对象,各式各样的搭子关系丰富了当代青年的社交生活。与传统的亲密关系所带来的整全式交往不同,在现代性转型的背景下,搭子之间的社交具有典型的碎片化特征。文章通过典型个案研究考察了这种碎片化社交行动的形成逻辑、基本诉求与关系流变,讨论兼顾了社会结构性因素与个体社交心理因素之间的双向影响。研究发现,在生存结构的完整性消失以后,当代青年改变了自己的社交策略,将碎片化的社会特征作为一种行动工具,通过多维度寻求搭子的方式在碎片化的生活中重新拼凑出一种多元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羞怯与社交焦虑、归因方式、乐观取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两个可能影响羞怯对社交焦虑预测的因素:归因方式和乐观取向,构建了羞怯、社交焦虑、归因方式和乐观取向四者相互作用的假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揭示了羞怯与归因方式、乐观取向和社交焦虑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归因方式与乐观取向在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双中介作用:一方面羞怯直接影响社交焦虑,另一方面羞怯通过影响归因方式影响乐观取向,进而影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3.
安蒂娜 《前沿》2013,(12):134-135
近年来,赴日的中国维吾尔族数量虽不断增加,但对于日本社会而言,维吾尔族依然是一个比较生疏的存在.可以说,在由单一国民文化组成的日本社会里,维吾尔族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其文化的“特殊性”往往会受到特别的关注,而这种“特殊性”性又体现在在日维吾尔族的社会适应过程及方式中.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同样是维吾尔族,因出身地和所受教育模式的差异,其在日本社会中的适应过程及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化、适应心理、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等四方面,探讨在日维吾尔族的文化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作为新疆主体民族之一的维吾尔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了多种宗教、多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维吾尔族独特的文化特征。维吾尔族首饰文化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5.
数智化技术的发展摹写并重塑着Z世代的现实生活和社交话语。Z世代所处的社会结构与传统社会相续又相异,社会再生产单位、社会交往环境和社会生产系统的更新,以及他们与个体社交需求内核的互动,共同促成了“轻社交”模式的生成。一方面,“轻社交”以其快餐性、轻量性、隐私性、多元性、精准性的特点充分调配社会资源,通过信息等资源的普遍共享,满足了青年群体的情感和价值需求。另一方面,“轻社交”模式的殖民机制、流量机制和排外机制也暗含着生活世界萎缩、个体发展停滞、情感隔绝加深的多重危机。针对Z世代“轻社交”行为导致的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的断裂,有必要构建安全和谐的交往环境,引导青年形成主客协调的价值共识,并且加强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形成规范交往、理性交往、主动交往的社交场域,弥合线上与线下交往之间的裂痕。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的国民性所体现出的“缘人”特征与武士道精神,对上下位序非常敏感;自我定位对日本人十分重要,因为上下位序是通过自我定位而决定的。传统华夷秩序所体现的位序,乃中国在上,日本在下。日本的儒学者对传统“中国”一词所预设的华夷之辨与东亚政治秩序,不管是在“文化认同”或“政治认同”上,均难以接受。通过不断地对“中国”一词提出臆想性的解释,日本的儒学者缓解了“文化自我”与“政治自我”割裂所造成的自我定位困境,并让中国经典得以适应于日本的整体文化(自信)之中。日本的国学者排斥儒释文化,认为必须立足于日本的价值之上,才能够认识到中国的“道”误在何处。日本学者对“中国”一词诠释的嬗变,对日本人的自我定位与国际关系,均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的网络社交,在社交环境层面,经历了现实到虚拟、匿名到实名、虚拟到真实的情景变革;在社交身份层面,实现了真实到隐匿、个体到圈层的延展性变化;在表达形式层面,文字、自我多元化和个性化表达多层凸显;在社交关系层面,陌生人和熟人社交形成不同时期的特定选择,并诞生了新陌生人社交的新态势;在心理状态层面,开放性与群体性孤独的共存悖论难以短时间突破。当代青年网络社交仍然处在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并且有着二千多年交往的历史。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印象,似乎中国人对于日本是既知的,或者说,日本是中国人了解得最多的国家。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对日本的实际了解都是有限的,其中存在着值得正视的误区.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从《汉书·地理志》中关于“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的记载,到“汉倭奴国王”金印在日本的出土,说明早在公元初中日之间就开始了交往。之后,我国历代官修史书均有对日本及中日交往的记载.然而,交往不等于了解.从…  相似文献   

9.
萍水 《协商论坛》2008,(9):28-29
改革开放初期,日本曾经是中国效法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进入滞胀阶段,美国取代日本,成为许多中国企业效法的对象。其实,同为亚洲国家,日本的一些长处被国人忽视了。离不开的“日本货”在今天,一个坚决的日货抵制者,可能遇到很多困难。“日货”不仅是人们通常了解的汽车和电子产品,钢铁、纤维等日本的大宗出口产品,隐藏在无数中国建筑中;日本化学制品无处不在,日本制造的医疗器械,几乎是每家中国医院的必备品。  相似文献   

10.
青年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产生对“理想美”的向往与追求,继而引发容貌焦虑的现象值得关注。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女性容貌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文章在深入分析社交媒体“理想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培养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不同维度阐释社交媒体与女大学生容貌焦虑产生的逻辑关联,揭示社交媒体在形塑、内化、引导、激化女大学生“理想美”过程中的传导机制,为减少社交媒体对女大学生容貌焦虑的影响提出路径遵循。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浙江省温州地区曾经是最贫穷的渔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民营企业得到飞速发展。不仅如此,20万温州人还在欧洲形成了以皮革业和服饰业为主的网络。这些背井离乡者与故乡之间频繁地进行着人员、商品和资金往来。在国内.温州人也因经营日用品生意遍布全国,在供货方与市场之间建立起联系,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吴雨平 《求索》2007,(11):194-196
儒家思想不仅在古代中国占支配地位,而且自汉代以后,成为整个东亚汉文化圈国家共辜的精神财富。日本汉诗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延伸,儒家重政治功利的实用主义文学观深刻而持久地支配了日本汉诗的创作,形成了日本汉诗迥异于和文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0-41
一、把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历次战争都归咎于中国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新历史教科书》称:“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美国社交礼仪文化继承了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道德礼仪文化的传统,同时又积极结合美国的现实与实践,创新发展而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实用主义社交礼仪文化,体现着平等宽容、诚信率真和简捷实用,在促进美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美国社交礼仪文化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汲取美国社交礼仪文化的合理性元素,努力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性化的现代文明社交方式,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提升社会各阶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15年热播的宫廷权谋剧,《琅琊榜》反映了中国大众文化中重要的性别机制。主人公梅长苏通过拒绝女性的情感和力量,来宣称自己的男子气概,并建立了以禁欲为特征的男性同盟。在梅长苏、靖王、霓凰所组成的情欲三角中,霓凰与梅长苏的异性恋情感是巩固梅长苏和靖王之间同性社交关系的工具。这种同性社交关系所体现的情感联系,可以视为男性同性社交欲望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性化的含义,对女性观众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对兄弟暧昧情谊的观看,既帮助女性在幻想的层面上获得了欲望男性的权力,也保证了同性社交关系与同性恋之间的严格界限。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呈现出化身社交的场景特征并对用户生活产生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元宇宙社交媒体应用经历三维虚拟阶段、在线经济阶段、坊上去中心化阶段三个演进阶段,塑造了虚拟世界、镜像世界、增强现实、生活记录四大场景,已形成生活社交、商业社交、职场社交、游戏社交等四种社交应用模式。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元宇宙社交媒体应用显现出拟真数字场景提升社交认知、促成元宇宙个人IP、产制元宇宙文化消费奇观、加快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我国元宇宙社交媒体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果,仍需克服技术架构、舆论生态、媒介依赖、数字鸿沟等方面挑战。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4,(3):19-20
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端,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岛东北约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与日本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2000余米深的海沟。  相似文献   

18.
史前时期中国与日本列岛间即已产生文化交流,尔后,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交流的进程10世纪以前的中日文化交流,集中表现在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方面。日本文化面貌的改观及社会变革与此息息相关。作为日本文明曙光期的公元前3世纪,以及日本开始全力输入隋唐文化的公元7世纪,不但是日本社会飞跃的转折点,也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发展进程的中界点。10世纪以前的中日文化交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文化交流是随着人类迁徙自发地进行的,它大约始于距今10万年以前,延续到公元前4世纪。旧石器中晚…  相似文献   

19.
技术推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使其成为当下爱国主义表达新阵地。爱国粉丝基于社交网络形成了新的关系社群,与国家、民族等话题的勾连,使得爱国粉丝社群的社交实践在现实舆论战中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其成员组成及行为特征、思想特征呈现出多元、复杂的社交化趋向,社会实践形成了社群内部、社群与外部世界的集体协同。对爱国粉丝社群的群体演变、群体特征及其集体协同的研究对于当下网络舆论生态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政工师指南》2011,(4):F0002-F0002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天津市属全日制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是中国与德国、西班牙、日本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以国际合作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构筑校企之间“双向进入、互助双赢”的开放式教育机制。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学院已经形成了工、经、管、文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