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女性就业理论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在这个振兴过程中,如何促进女性就业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时间配置理论推导出女性"三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及其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该地区产业结构重工业化、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女性就业和再就业。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劳动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和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女性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既面临着世界其他老工业基地不曾遇到的困难,也面临着其他老工业基地不曾有过的历史性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既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也需要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特别需要注意的部分是地方政府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强化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职能的倾向。目前,需要尽快地编制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统筹扩大就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等具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需要提高经济的外向度,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因而,扩大对外开放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有力支撑。我省与俄罗斯联邦相邻,有着开展对俄经贸合作的优越条件。积极推进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将有力地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一、俄罗斯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合作伙伴(一)东北…  相似文献   

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目前,东北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仍以国有经济为主。国有经济在产品、价格等方面已进入了市场,但在深层的产权、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上,却未能与时俱进。东北地区的要素市场化程度低,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这种状况已严重制约着东北的发展。因此,制度创新在降低东北要素市场交易费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强制性的制度供给才能改变东北地区制度供给不足的局面,才能真正提高东北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5.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中的旅游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改造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决策,为东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契机。旅游业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引擎作用,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的最佳切入点,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东北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的先行者作用,是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重要内容。发展旅游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大意义,透视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制定出相应的旅游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要对东北地区业已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给予重视。随着我国加入WTO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就业问题日渐突出 ,成为影响东北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之一。通过加速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和提供更多职业培训等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可以得到缓解并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振兴东北”成了十六大以来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处于东北亚腹地,具有与东北亚地区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的基础扣条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东北亚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商机,将给东北亚增添新的活力,有助于东北亚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同时,东北亚是东北振兴不可或缺的舞台,与其合作能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一个区域整体概念,振兴农业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层面。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东北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兴农富民提供了难得机遇。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大区域观的视角提出破除行政区划的界限,发挥各省农业的比较优势,就可以在分工合作中配置好农业资源,不断增强东北大农业的整体实力,同其他产业一起共谋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业。  相似文献   

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特别是离不开私营经济的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中 ,私营经济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对国企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私营经济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10.
东北黑土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黑土区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石油、化工、钢铁、汽车、森工等生产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只是要改造东北地区的老工业,而是要盘活整个东北经济,从而改变东北地区的经济面貌。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绝对不能忽视,只有发达的农业才能很好地为工业与服务业提供基础性保障。辩证地看待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的内涵。只有推行现代农业,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才能保证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了。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外市场和资源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 ,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 ,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还主要以低层次初级产品与劳务输出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出东北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加强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需要重构区位优势,调整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分工的产业组合。为此,要加快产业转型,打造世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替代产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地区国际劳务合作对东北振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力 《东北亚论坛》2004,13(6):36-40
通过国际劳务合作促进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是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东北地区的国际劳务合作 ,对于缓解东北地区的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国际劳务合作的规模基本上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 ,具有波动性较大、合作的领域比较集中、收益不高的特点 ,这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劳务接收国的政策密切相关。但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国际劳务合作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为此 ,国家应给予东北地区必要的政策支持 ,积极推动东北亚地区建立合理的国际劳务合作机制 ,加强劳动力培训方面的合作 ,引进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促进东北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手段。以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框架为基点,从空间布局角度研究分析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即"一轴三极七基地",通过区域内合理的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的合理分工与链接,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宏观层面的构想,为具备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可行路径,以期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5):781-803
ABSTRACT

Concern among vo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lsewhere about jobs moving overseas has spurred significant research into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which can depress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Recent research shows that labor market institutions play a prominent role in influencing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ed economie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such institutions influence OFDI. We argue that increasing labor union density or centralized wage bargaining threatens firms’ profitability and thus leads to higher OFDI flows. Yet union density and coordination of wage setting moderate each other’s effect on OFDI since firms can expect wage moderation, fewer strikes, and labor skill protection that offset labor costs. Our tests using data on 27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mber countries between 1971 and 2013 suggest this is the cas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highly stable and institutionalized labor market can lead firms to stay and to return if they have left.  相似文献   

16.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参与和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企业文化的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地区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企业文化的创新为先导,以企业观念的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老工业企业文化的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维、新理念,这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赵放 《东北亚论坛》2004,13(3):8-12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使东北亚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 ,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分工协作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 ,除日本以外 ,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受贸易和投资的牵引 ,经济获得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贸易与投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具备开展分工协作的坚实基础 ,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作为东北亚惟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也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力争在今后本地区的分工协作中掌握主导权 ,但发展的现实和趋势说明 ,日本的这一企图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