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纲领.它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生态伦理观念的支撑。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社会的整个架构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生态风险已经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问题,生态风险产生的深刻根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因此,寻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规避生态风险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寻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三重维度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得以确立的前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使重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一项极其迫切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略论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它既是人从自然中生成的标志,又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得以生成的基本环节。人类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随着生产实践活动的扩展和深化不断生成、不断呈现的过程。在现时代,面对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种种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生产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整体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调整人类的生存方式与生产目标,从而促进人与自然这一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它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够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进而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从哲学角度理解,和谐的社会关系就是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观、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是妥善处理上述三种关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韩松 《新长征》2014,(6):6-7
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生态文明的核心就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既是自然对人类的要求,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理念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起点,是执政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成果,成当内化为政府的行为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侯远长 《学习论坛》2005,21(9):17-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认识和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自然意识,促进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树立生态经济意识,促进生态生产力与生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树立生态社会意识,促进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关系协调与增长系统,包括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与人的人态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心态和谐.这三大和谐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这是由于,相对于人类生存和所有实践活动而言,整个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存在前提和客观环境条件.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作为各项工作"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要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发挥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功能,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一个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历了"和谐—失衡—再和谐"的曲折发展历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现实困境,建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等观与价值观、生态伦理意识、生态文明、文明休闲和制度环境等是实现人与自然终极和谐的有效路向。  相似文献   

11.
生态危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它强化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不和谐。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逐渐成为共识。我们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和谐寓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社会和谐离不开生态文明。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走生态文明之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要面临和处理的永恒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前提和实践前提,二者一致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二者冲突则是内蒙古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现实。因此,内蒙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内蒙古人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早期马克思高度关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生态、实践和历史三个不同视角较全面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这种统一关系的社会实践基础,提出了人类利用自然所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指明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和方向,认为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从而建立起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术界通过研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和人与自然交往关系问题进行了反思,奥康纳作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借鉴其理论,回到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交往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地球等生态价值主张。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价值主张,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表现。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习近平自觉地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作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负责任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将建设美丽地球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的哲学基础,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建设美丽地球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扩展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承认自然的客观优先性,人是自然界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脱离人和人的活动谈论自然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实现形式是实践,人不可能对自然环境无所作为,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了途径,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蕴含的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生态危机暴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化解生态危机就在于探索出一种更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新样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一种整体性、结构性理论,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共存、共生、共荣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生命”与“共同体”横向视角出发,揭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自然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四重理论内涵;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逻辑,指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入探索的理论成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主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反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主体反思其干预自然的限度及其合理性基础,自律自控自身的非理性需求,保持主体意识自觉;需要主体运用技术政策等综合手段维护、扩展、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持主体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章有多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等表述,其远景十分美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为之奋斗,身体力行。但是如何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尤其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写在纸上,停留在口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