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敏  王璐犀 《求索》2012,(8):223-225
在医疗侵权损害事故中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会使当事人产生施加不同注意水平和预防措施的激励。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医疗侵权中行为人适用的客观过错标准,并将其运用于分析单方性事故和双方性事故中无责任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和过失责任归责原则等的不同划分和对行为人施加不同注意水平的激励之中。通过比较,得出在目前中国的医疗侵权损害赔偿事故中适用过失责任归责原则能促使医患双方在医疗行为中施加最佳注意水平,减少医疗侵权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针对精神病患者的强制医疗是社会防卫的需要。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强制医疗面临法制和伦理的双重困境。适用强制医疗,应明确强制医疗的性质,坚持正确的适用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适用程序,规范强制医疗的启动、实施、终结。  相似文献   

3.
医疗秩序和环境的好坏与患者及其家属利益休戚相关,处理好医患矛盾,严厉整治那些以帮助患者或家属出头,向医疗索取高额赔偿为目的的职业非法“医闹”,不仅关系到解决医疗纠纷,还社会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更关系到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近因原则是判断保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于近因原则的适用,应当按照常识性原则进行判断,以合理地确定保险人的赔偿责任,并实现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5.
无论共同侵权人是否具有共同侵权的故意或过失,只要行为上具有客观的共同性,他们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连带赔偿责任从根本上讲是在坚持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无过错原则并不排斥根据各个侵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的大小来进行责任的具体分配.各个侵权行为人内部的责任分配,不能用来对抗受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关于医疗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对医疗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医疗部门成为高风险行业,由此形成了诸多医疗纠纷。如何合理合法的解决好医患纠纷,不仅是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影响到百姓民生的大事情。笔者通过调查实践,从医疗纠纷存在类型、如何选择医疗鉴定、何种情况适用司法鉴定以及适用赔偿标准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登记行为的性质、保障权利人利益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1条中的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认定为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同时,按产生错误登记的不同情形,不动产错误登记侵权责任形态应该被分为自己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按份责任。就归责原则而言,在解释论上对登记机构的归责仍应适用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但在立法论上该归责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中的过错推定规则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8.
吴琼 《传承》2011,(27):86-87
2010年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对旧法中的过错责任原则作了修改,引入了结果责任归责原则,具有多处亮点。但也存在着对(狭义的)刑事赔偿程序的归责原则和追偿程序的归责原则依旧没有作出区分,结果责任归责原则尚缺进一步的可操作性的规定等不足。应当将国家赔偿法中刑事司法赔偿程序分为两个程序:赔偿程序和追偿程序,对赔偿程序适用结果责任原则,对追偿程序适用结果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9.
梁雷鸣  石西津 《前沿》2005,(6):120-122
《行政许可法》首次在我国行政法领域引入了信赖保护原则。本文作者认为信赖保护原则乃是适用于包括行政合同在内的所有行政行为法律制度的一项普遍原则;行政合同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确定性形成合理信赖,且这种信赖值得保护时,行政主体不得变更、撤销或废止该行政合同,如因公共利益需要或者行政机关的承诺(或合同)违法而确需变更、撤销或废止,必须对行政合同相对人造成的损害予以补偿或者赔偿。因此,行政合同领域同样适用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0.
就医疗纠纷的法律适用而言,医疗纠纷损害赔偿案件应适用《侵权责任法》而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的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医疗机构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是替代责任,医疗机构在赔偿后,对于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医务人员具有追偿权;医务人员的说明义务是为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说明义务的判断必须以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所必须掌握的信息是否足以使其做出正当合理判断为标准;药品、医疗器械侵权损害赔偿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机构和产品的生产者之间按照过错程度分配责任;过度诊疗分为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两种情形,它和适度诊疗的分野在于是否符合诊疗规范,过度诊疗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1.
邱磷安 《政协天地》2014,(10):30-30
医疗纠纷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平均每20个家庭十年间发生一起医疗纠纷。据统计,不论国内国外医疗损害的主要类型和占比大体相当,医疗意外约占医疗损害七成以上,医疗过失约占医疗损害两成左右,医疗服务事件约占医疗损害一成左右。  相似文献   

12.
李祖全 《求索》2012,(1):170-172
"告知后同意法则"是解决医生的医疗决定权与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冲突的基本法律原则,更是构建和谐医病关系所应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医疗实践中准确适用这一法则既能达到医疗机构抵御医疗风险、救死扶伤的目的,又能使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得到充分尊重和维护。从法理的角度解读这一法则,就是要厘清医病之间在医疗行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双方的权利在合理的区间运行。  相似文献   

13.
杨硕 《人民论坛》2010,(3):72-73
"医闹"是指在医疗纠纷发生后,为获得医疗赔偿,患方单独或患方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冲击医院及医疗人员,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冲突性事件。尤其是"职业医闹"的行为往往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乃至刑法,应从制度和法律两个层面入手,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医疗纠纷是由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分歧而引发的纠纷,通常表现为患方质疑医方诊疗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我国医疗纠纷的刑事立法几乎是以医疗事故罪为基础而构建的。就医疗事故罪而言,其罪与非罪的认定存在"医疗行为论"、"信赖原则"和"医疗水准论"等分界理论的限制性判断,司法实践应充分认识到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审慎并积极认定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亲属的犯罪与刑事责任。刑事立法是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根据,医疗纠纷的合理解决应注重加强刑事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医闹"是指在医疗纠纷发生后,为获得医疗赔偿,患方单独或患方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冲击医院及医疗人员,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冲突性事件。尤其是"职业医闹"的行为往往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乃至刑法,应从制度和法律两个层面入手,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6.
硅胶模隆胸手术中的经济租金表明必须对医疗损害赔偿进行适当限制,以保证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患者利益的有效实现。医疗损害赔偿法有赔偿、制止和惩罚三个功能,其必须对类似硅胶模隆胸手术的事件作出适时回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医疗损害赔偿改革法》在非财产损害赔偿金限额、定期赔偿金、排除间接来源规则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对我国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确认和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依据,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对行政赔偿的法律价值判断,同时,它对于行政赔偿乃至整个国家赔偿制度的具体设计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关于行政赔偿的违法归责原则过于单一,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在<国家赔偿法>面临修改之际,本文提出行政赔偿应当借鉴民法的归责原则,同时结合一个行政赔偿案例,就该案的归责原则与杨小君教授商榷.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设立医疗损害责任专章,从举证责任、鉴定机构、赔偿范围及标准等方面以立法形式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审理进行了规范。但由于《侵权责任法》适用时间短,法官对其理解与运用水平参差不齐,在审判实践中仍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陈瑶 《人民论坛》2010,(7):81-83
《侵权责任法》在坚持人格平等的基础上重构的"一元化"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变了二元化结构医疗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矛盾状况,有利于受害患者与医疗机构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但该法在过度治疗的尺度、过错责任之推定、法律适用的选择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20.
张跃铭 《理论月刊》2007,(8):115-118
近年来,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纠纷的解决目前只能依据两部法律法规,即《民法通则》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进一步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妥善处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笔者认为应借鉴国外的一些有益经验,加强对医疗合同立法的研究。本文即对医疗合同的性质、特征、内容、订立、解除和终止等方面分析思考,为立法调整医疗合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