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清龙 《世纪行》2014,(1):34-34
<正>当前,我省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由于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年老多病,农村养老整体状况堪忧,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个人自我养老后劲不足、难以为继;二是空巢老人身心疲惫、处境艰难;三是五保供养标准有待提高;四是子女相互推诿不尽赡养义务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家庭日趋小型化导致养老能力不断萎缩;二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三是针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力度不足;四是孝文化及其支持体系衰退造成尊老敬老传统淡化。  相似文献   

2.
城乡差别的存在,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生活条件差,没有工作单位,多数人无积蓄或积蓄很少等。农村养老存在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社区养老机制薄弱等主要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如下: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3.
彭金玉 《人民论坛》2013,(2):156-157
随着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和"空心化",农村家庭自助型养老服务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养老服务社会化成为缓解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浙江诸暨市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了"政府主导、社区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确保广大农村空巢老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4.
郭宏 《中国民政》2013,(12):42-43
201O年以来,山西省平陆县针对农村留守老人日益增多的现状,本着“先行先试,完善提高,总结推广”的原则,逐步探索出了“政府扶持、村级主办、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家庭分担”的农村社区养老模式一“日间照料中心”,有效破解了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需求和社会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走出了农村留守老人集中供养的新路子,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被新闻媒体称为“探索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5.
农民家庭式养老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琴 《湖湘论坛》2008,21(1):66-68
农村家庭养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任务日益艰巨。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受市场经济发展及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仍将是较长时间内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为确保"老有所养",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的法律制度,加大经济支持力度,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弘扬传统孝文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照料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养老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社会养老服务的开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他们普遍存在着生存压力大,生活水平偏低,心理负担重,生活缺乏照料,安全隐患多,看病问题较突出等诸多问题。我国农村传统的供养老人方式——家庭供养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完善和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已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一)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筑"新巢"。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提供活动场所,政府适当扶持,成立老年人  相似文献   

8.
<正>南通市70%以上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发展水平,决定了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来安度晚年,建立健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意义重大。最近,南通市政协围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协商专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崇川区、港闸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三区)是南通市区重要组成部分,总人口114.5万人,60岁以上的老人17.23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纯农民和失地农民),约占总人口的15%。  相似文献   

9.
案由: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发展问题。据了解,目前我省6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800万,从家庭看,农村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打工,难以照看老人;独生子女夫妇要照看双方4位老人,力不从  相似文献   

10.
许典利 《人民论坛》2014,(1):160-162
针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困难,反思当前我国养老模式的实际和不足,文章提出了建立社会支持网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对已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可为有关组织和个人研究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的发展,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现象越来越多,由于城市人口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中高龄独居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更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大连市甘井子区的实地调查,阐述社区养老的现状,通过探讨中高龄独居老人的社区养老供给与需求,分析社区养老的瓶颈,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最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据1998年统计,全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9300万人。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与城市老年职工的重大差异是他们无工薪,没有退休年龄的规定,年者丧失劳动能力后,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生活得不到根本保障。如何解决他们老有所养问题是一大难题,但这个难题又必须解决,因为,这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现状与特点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当前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主要特点为:1、95%以上的老人依托家庭养老,靠退体金生活,人住敬老院及靠集体供养的老…  相似文献   

13.
刘爱萍 《世纪行》2014,(11):37-38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人口流动性加大,以及人均寿命增加,空巢老人家庭数目持续、快速增多,空巢老人总数和占比快速增长,这给我国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探索和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使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现实要求。一、空巢老人面临的困境一是经济上"困"。大多数空巢老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储蓄较少,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有的老人还要依靠种田、打工或经营小生意才能解决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处养老?     
要么排长队,要么住不起"我78了,今年还行,明年可不好说喽。"尽管还能做简单的家务,但聪聪爷爷已经未雨绸缪,开始考虑将来到哪儿养老。子女工作都忙,孙女面临中考,未来的日子他们一定是忙上加忙,"指望子女养老?不现实,他们有心无力。"老人家的未雨绸缪并非杞人忧天。当前421结构(4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力不从心,以往老人不愿进入养老机构的心态已经大为改观。今年春节假日期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形成了挑战。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有其存在的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基础。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巩固和加强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孝文化,关注农村老人心理需求,探索农村老人救助方式,加强立法,切实保障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失能率均高于城市。目前农村失能老人主要由配偶及子女提供照护服务,其照护能力和质量均有待提升。由于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老年人具有较强的照护依赖,失能照护工作难度大、任务重,消耗了照护者大量经济、时间、精力等角色资源,由此产生角色紧张,导致失能老人照护者在经济、健康、职业、社交方面承担了较重的照护负担。因此,建议建立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经济补贴机制,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覆盖农村居民,统筹推进喘息服务与照护技能培训,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和志愿服务,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负担。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国际人口学界通行的老龄社会标准,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水平增长幅度逐年增加。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的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更给养老带来了挑战。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中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以经济困境最为突出,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加快构建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农村托老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的模式,是解决现阶段养老的主要手段。"养儿防老"一直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但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及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增加,使老人要实现家庭养老的难度逐渐增加。另外由于现阶段能够享受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服务的门槛还比较高,所以在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显得十分迫切。目前,京郊农民落实养老政策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12,(10):52-52
随着农村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和农村居家养老传统养老方式功能的逐渐弱化,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为赡养问题家庭矛盾纠纷时常出现,抛弃、嫌弃、孽待老人的现象频频发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广西浦北县民政局老龄办黄品宗认为,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法律体系,各涉老部门及社会团体组织要高度重视,各尽其责,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20.
聂焱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1):150-156
家庭养老是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进,养老的内容和形式也会随之变化,这些变化是与社会环境的不断调适而形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产生的矛盾也会被不断消解,不至于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累积性的破坏作用.但是,在欠发达民族地区,随着劳动力外流的增加,养老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中机会主义盛行,得不到供养或供养质量低下的老年人不断增多,有些老人的生存甚至受到威胁.本文立足于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入手,探究家庭养老遗愿的削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