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籍,是指个人具有的某个国家公民的身份,《国籍法》第3条虽确定了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但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遇到诸多涉及国籍认定的问题,因为现行立法的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现行“国籍”制度默许台湾居民拥有双重“国籍”,使部分台湾居民在事实上拥有双重“国籍”,导致台湾居民“国籍”问题比较复杂。从“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实践经验来看,两岸和平统一后,台湾居民的“国籍”问题必须作适当处理。鉴于回归前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复杂性,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解释的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具体实施作了变通规定,灵活处理了香港居民的国籍问题,保障了香港顺利回归。两岸和平统一后,可借鉴处理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经验,充分考虑潜在风险,根据现实情况对台湾居民“国籍”问题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维护台湾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传统目标国(地)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留尼汪和南非华人人数和性别的动态统计,可以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非洲华人的增长成为一种常态,在人口变化方面有三种表现,即华侨华人增长出现三次小高潮,华侨华人的性别比例逐渐平衡,老一辈华人中持有中国国籍者日益减少。近年来,尽管大量非洲华人返回中国,但在非华人人数的减少只是暂时的。目前,中非经济关系的基础有望从贸易转到包括贸易、投资和金融等多方位合作,中非产能合作基础上的投资加强,中非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的促进,大部分非洲国家仍愿以宽松的移民政策吸引外资,因此,非洲的中国移民的数量仍会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华侨华人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不仅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与管道,同时也是新世纪中国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人。那么,当前国内外学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进展如何?华侨华人研究面临着哪些问题?他们对中国外交有什么作用和影响?这一群体对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有何影响?另外,华侨华人研究与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有着何种联系?为此,本刊特约记者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赵思洋就上述议题专访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教授。张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历史和理论、东盟问题、跨国移民及华侨华人等,著有《冷战与内战:美苏争霸与国共冲突的起源》《从英镑到美元:国际经济霸权的转移》《为什么是"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外贸易和交流的持续走俏,我国的国籍制度逐步被我国公民、华人华侨及外国公民关注。是否可以通过双重国籍制度的构建来维护广大华人华侨的合法利益和吸引外资?我国半个世纪以前制定的国籍制度是否依然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佳 《法制博览》2014,(2):96-97,77
国籍冲突是国际私法冲突理论中重要的内容,是解决自然人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自然人的国籍归属问题通常由其国内立法所决定,各国立法又不一而足,由此导致自然人国籍冲突有多种表现形式。因此,解决国籍的方法应根据国籍冲突的不同表现形式而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随着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发展,传统的国际私法理论对国籍冲突的解决方法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论述传统国际私法解决自然人的国籍冲突时,对解决国籍冲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13日,由北京大学华侨华人中心、教育部重点课题“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组主办的“华侨华人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民族学所和社会学所、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和曼彻斯特大学的专家学者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就华侨华人研究工作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南方华人移民社群研究中心于2001年9月26日~28日在该校举行了“华人移民社群的移民身份与少数民族”(Migrating Identities and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ese Diaspora)的小型国际研讨会。来自澳大利亚、中国、英国、美国、西班牙、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提交了23篇论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安山博士应邀参加了研讨会,他的论文介绍了中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9.
国籍是一个人成为某一国成员而隶属于该国的一种法律资格,早在五十年代初我国就确立了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制度。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不仅是政治问题,更是国内法和国际法上的问题。要求承认双重国籍的呼声不断加强,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华侨因国籍问题引起的不便,而不是简单的通过承认双重国籍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战后,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马尼拉当局视菲共与华人为菲律宾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菲律宾政府为此采取高压政策,镇压菲律宾共产党的同时推行排华政策,台湾国民党也得以乘机控制菲律宾华人社会,致使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再度沉寂和菲律宾华人左翼的衰落,加剧菲律宾华人社会的动摇,延缓了战后菲律宾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政治研究》2005,(4):147-149
专论〔韩〕郑东泳:和平繁荣的东北亚时代与韩半岛………………………………………(1.5)中国政治与外交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性质…………………(1.9)李安山:华侨华人国籍问题刍议………………………………………………………(2.101)孔寒冰:试论“三个代表”政治现象出现的国内背景………………………………(2.119)叶自成、慕新海: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3.5)张洁:中国能源安全中的马六甲因素………………………………………………(3.18)许振洲:两种民主理论之辨——…  相似文献   

12.
孙逊 《台湾研究》2005,(2):44-48
众所周知,华侨华人长期以来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力相较于其它族裔并不明显,一直扮演“旁观者”(bystander)角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中美关系中的“华人因素”开始突显,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华人在中美关系的各个领域都是即时的参与者。但是这种因素的推动力表现为多维度、多层面和多样性,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本文拟围绕台湾问题全面分析探究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华人因素。  相似文献   

13.
暨南大学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肩负着国家与民族的崇高使命,一百多年来,学校秉承“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培养和造就人才。建校至今,暨南大学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31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的各类人才20余万人,为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侨心、开启侨智、汇聚侨力,为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目标的最终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4160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664人,研究生11469人;在校华侨华人、港澳台和留学生11634人,其中台湾学生723人。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汇聚在一个共同的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14.
赵灵敏 《南风窗》2007,(10):56-56
蔡联华是一名普通的归国华侨,他的坎坷身世是一代人命运的缩影。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有上百万的华侨华人回到中国。  相似文献   

15.
<正>加强对侨智侨资引导,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国服务,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成都侨务工作在国务院侨办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努力培养侨务优势资源为保障,以强化人才引进为路径,以做强侨务品牌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为服务成都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渊远流长。旅居或者留学对方国家是中日民间往来的重要内容。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日民间交流出现新的高潮,中国人赴日本留学的热潮经久不衰,新华侨人数的迅速增长、逐渐改变了原有旅日华侨社会的构成。本文考察80年代以来在日本的华侨、留学生及其他中国人的状况,探讨其新的特点及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拜登政府推出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方针》作为临时方针以及未来制定正式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大致发展方向.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延续了以实力为原则的战略传统:建立强大的美国经济,从更强势的地位迎接新挑战;希望重返特朗普政府退出的国际组织和多边协定,重新领导世界,并以美国的价值观和原则主导全球治理体系;根据国际格局的变化组建模块化联盟体系,借助盟友的力量应对不同领域的挑战;强调与中国的大国竞争,将中国视为唯一能对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提出严峻挑战的国家.尽管不排除在一些全球和地区事务上与中国进行合作,但战略竞争甚至对抗将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轴.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吸纳了大量的外国新移民,其中来自中国的华人新移民占了很大比例.新加坡政府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保障中国新移民的合法权益,并通过政府机构和华人社团等为新移民的发展提供帮助.中国新移民也展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积极完成角色转换,在逐渐适应和融入本土社会后,为全面提升华人新形象、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新加坡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中国新移民还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动中新关系发展,传播中华文化,在提升中国软实力,巩固双边关系和塑造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良好形象等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三亚文化软实力,不仅有利于增强三亚市民和国外华侨、华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国外投资者与三亚在旅游经济的交流中开展合作,进而不断增强三亚区域的竞争力、吸引力,推动三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原定去年9月上旬访美,因美国南部新奥尔良市突发大水的干扰而延后。今年4月18日终于成行。他先抵达了美国波音公司和微软公司所在地的西雅图市停留两日,再继续东行,前往美国首府华盛顿完成了后两天的行程。胡主席在西雅图的访问日程紧凑,十分顺利。他也专门安排了和当地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们的会见和合影。笔者有幸列席其中,参加盛会。“自顾优先”这次胡主席的访美,行程短暂,中美双方领导在接触中没有深谈任何重大或悬疑的问题。双方有会谈,无公报。有白宫午宴,无正式国宴。中方称此行为“国事”访问,美方却以“公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