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邀请我们赴台访问的是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副董事长徐瀛洲先生.徐先生是台湾原住民——山胞(大陆称高山族同胞)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在台湾被传媒尊称为“土著文物大师”.他毕生研究台湾原住民各部族的文化,还是台湾专门保存原住民文化艺术——九族文化村的创办人之一.他恳切地希望我们去游览日月潭时一定要先去九族文化村,说来台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关于台湾少数民族的称谓一直在变化之中,时至20世纪中期出现了“高山族”的提法,进而是“山胞”和“原住民”,如何科学、准确、实事求是地给台湾少数民族以确切的族称,是一个要谨慎对待又急需确认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在台湾一千八百多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汉族,原住民族只占少数。台湾原住民族在明清时代称为“土番”、“番族”,现在我们概称为高山族,或土著族、先住民,台湾当局称为山地同胞。现在,台湾原住民族还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并有自己的语言宗教和习俗,他们的人口增加速度、人口密度、年龄与性别构成、文化程度、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和职业构成等方面,均和全省一般人口的情形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钞庚秀  王诗振 《台声》2005,(9):65-66
欢庆的唢呐吹起来,喜悦的鞭炮响起来。8月24日上午,到邓州台湾村寻亲的台湾阿里山邹族(相当于高山族的一个分支)一行5人来到台湾村。一下车,台湾村人就向亲人们表达了他们的热情:5名少女送上鲜花,在到台湾村村口30多米长的道路两旁,上千村民夹道欢迎阿里山邹族长老陈振魁首先看到了村口门楼两边的楹联:“祖启台湾源华夏,宗屯邓穰融九州。”深情祭拜台湾村始祖依那思罗9时20分,大家来到了台湾村陈姓高山族始祖依那思罗墓前。第一个发现台湾村历史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的涂征先生为寻亲团详细介绍了依那国罗的事迹。寻亲团对依那思罗墓虔诚地…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7,(5)
今年二月间,“北京市台籍大学生交流访问团”一行14人赴台交流访问,受到台湾邀请方的热情接待,期间访问团一行参观了新竹清华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台北台湾大学,参观了故宫博物馆,高雄科学工艺博物馆,邵族文化村等,游览了著名的日月潭,阿里山,垦丁,太鲁阁、台北101大楼、阳明山等风景名胜,与台湾的高校和台湾学生进行了交流座谈。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笔者随北京一个考察团到台湾考察,期间到日月村观光。 日月村坐落在风光秀美的日月潭畔,是台湾岛内一支最袖珍的民族——邵族的聚居地。邵族在台湾岛土著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中曾占有重要地位。在清雍正时期,邵族势力最强时曾达数千人。至今,这个民族仅还有263人,且  相似文献   

7.
凌君 《两岸关系》2004,(7):51-53
日月村紧挨着日月潭南岸,与湖心的珠光屿遥遥相望,邵族人管它叫拉鲁(LALU)岛。据说从前那个小岛上有一棵高大的“神树”,邵族人相信,他们的祖灵寄托在树上。“神树”长出一片叶子,就会有一位邵族后代出生,邵族子孙如同这棵“神树”一样昌盛。  相似文献   

8.
<正> 宝岛台湾,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在汉代、三国时,称为夷州。隋代,称为琉球。南宋时,称为毗舍耶。明代,称为东番。明末清初,才出现“台湾”一名。“台湾”一名,来自土著族名称。台湾岛上的土著族,称为高山族,高山族又包括许多不同的族系,在明代,分布于台湾岛西南部安平一带的平埔  相似文献   

9.
何有基 《台声》2000,(5):36-38
台湾先住民 ,统称高山族同胞 (简称山胞 ) ,她包括9个不同语言的族群 :即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曹 (邹 )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雅美族 ,约34万人 ,分布在台湾中央山脉一带的山地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关于这一族群的来源 ,有所谓高山发源、海岸发源及海外发源诸说。目前 ,大多数学者和专家认同“海外发源说”。林仁川在《中国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一书中指出 :“台湾原住民除大部分是从中国直接移居过去的闽越族外 ,还有一部分是从南洋群岛移来的马来人 ,但多数人类学家认为 ,南洋马来族也是从中国南迁的南亚蒙古人 ,因此 ,…  相似文献   

10.
台湾原住民是17世纪汉族移民大规模赴台湾垦殖前居住在台湾的居民,共分成十族。目前,原住民大体可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又分为蛤仔难、凯达格兰、道卡斯、拍则海、巴拔埔拉、巴布萨、洪雅、西拉雅等8族。主要分布于台湾北部和西部平原及沿海。平埔族现已  相似文献   

11.
周强 《黄埔》2008,(1):53-55
2007年7月27日至8月7日,云南省黄埔同学会组织黄埔后代亲友组成“乡土·乡情”民俗文化参访团赴台参访,先后参观了自然科学博物馆,阿里山、日月潭风景区,并先后与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黄埔军校二十期在台同学联谊会、云南同乡会及台湾原住民邹族文艺表演团等有关团体进行了联谊交流。作为省黄埔同学会机关的一员,在参访的几天时间里,  相似文献   

12.
台湾原住民的“族称”演变,是两千年来以“汉番(原汉)”关系为主轴的跨文化互动与认知的反映。由于台湾原住民缺乏本民族自身的文献历史,族群历史的被动记忆保留在异文化的文本中,从汉唐宋明时期“化外”接触中的“夷”、“番”,清代“理番教化”中的“生(野)番”与“熟(化)番”,日据时代“皇民化蕃政”下的“生蕃”与“高砂族”九族,光复以来“山地行政”下的“山胞”十族,从笼统、概括的“统称”到各族群的识别与相应“族称”,都是它文化视野下的认知符号。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原住民运动”过程中“正名”的“原住民”十四族,则潜伏着来自原住民族群以外的“台独”政治用力。  相似文献   

13.
乌格 《中国减灾》2011,(5):40-41
在台湾,谢英俊是“9·21”地震灾后重建的代名词。他帮助邵族人建房屋。并让原住民自己动手建造家园;在汶川,他积极投入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在那里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和睦相处的兄弟民族组成的伟大国家。在这56个密切团结的民族中,有一个兄弟民族世代生活在海峡彼岸的宝岛──台湾,那就是通常被称之为高山族的台湾原住民。高山族系原住台湾的少数民族总称。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祖国人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总称。台湾当局称之为山胞。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台湾的人文学者认为,岛内的民族同胞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根据不同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和语言体系,还可以分为许多族系和族群。依各族系语言对自己的称呼或居住地域,当地民族不同意“山…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1,(12):47-48
“在中国56个民族之中,高山族是大陆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在台湾当地,这些少数民族则被称为台湾原住民。台湾在古籍中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前334年,越王亡国,越国予孙散居在江南海上。这里所说的江南海上就是指福建沿海、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2月31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活动(台北段)拉开序幕,近40名来自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小天使们与台湾民族、民生、敦化3所小学的小天使们相见于台北。本次回访活动自2017年12月31日持续至2018年1月6日。活动期间,小天使们前往日月潭、九族文化村、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参访。观赏宝岛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日月潭,在九族文化村体验台湾少数民族传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日益高涨的族群论述中,有论者提出当前台湾社会存在着闽、客、“原住民”和1949年前后迁移台湾的“外省人”等四大族群.这一提法的科学性或许尚需斟酌,但如果承认一个社会不仅有基于血缘、文化等关系的“族”的区分(如汉族和高山族之分别),而且有缘于其它因素的“群”的组合(如汉族内部的再划分),那上述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提示了当前台湾社会“族群”关系颇为复杂的状况.如何调整族群间的利益关系,化解其矛盾,使之和谐共存,共襄繁荣,显然是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从人道的立场出发,所有族群,无论它属于强势的还是弱势的,其生存环境和命运都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其中自然也包括40年代末随国民党涌入台湾的“外省人”在内.  相似文献   

18.
郭志超 《台声》2000,(8):42-42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的先民是我国东南先民的一支 ,其历史源头甚至可以远溯至23万年前的左镇人和长滨文化。三国时孙吴开始经略台湾 ,那时台湾在史书上称为“夷州”。隋、唐、宋时称为“流求” ,元代别写为“琉求” ,明代改称为“东番”。“台湾”这一新的岛名直到明末才出现 ,它源于高山族西拉雅人的一个社名 ,后来指安平一带的港口 ,进而演变为全岛之称。古代台湾西部和北部平原居住着高山族平埔人 ,平埔人有10个支族 ,居住在今台南一带的一支平埔人叫西拉雅人。当时在今台南市与安平镇之间有个大海湾 ,海湾外侧有一道由…  相似文献   

19.
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原住民一直是日本殖民主义者严酷镇压和杀戮的对象,在被杀戮与反抗的过程中,“蕃人”(原住民)被改造为“高砂族”。由于太平洋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殖民主义者多次征召原住民组成“高砂义勇队”奔赴南洋各个战场,充当战争的“炮灰”。随着日本的战败,台湾回归中国,这些原住民组成的“高砂义勇队”也便成了历史难以体认的存在,因为他们从被屠戮者转变为受人驱使的杀戮者,这成为了历史的吊诡。历史学者有责任拨开迷障,揭示历史的真相并给予正确的评判。  相似文献   

20.
《春秋》1996,(5)
日月潭在台湾浊水溪支流上,是由玉山和阿里山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海拔740米,面积7.7平方公里,比西湖面积略大。湖中的光华岛,将湖分为形如日月两潭。登上小岛,可尽揽日月潭湖光山色。据台湾高山族神话载,古时台湾的太阳和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