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萧统《文选》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一定特色,本文结合《文选》中的一些诗歌作品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语》和《左传》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和《左传》是我国先秦时代两部很有史料价值和文学成就的著作。二者相比,在思想内容上大体一致,都具有以民为本、崇尚礼仪、揭露暴君丑行和颂扬爱国壮举的思想倾向。在表现形式上则不相同,《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语言风格较为质朴;《左传》是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语言风格较有文采。  相似文献   

3.
在《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中,生存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频繁穿插于故事情节之间.杰克·伦敦和姜戎从不同的叙事视角揭示了这个生存原则,杰克·伦敦是从巴克的角度,虽然是动物的角度但是不可避免地要掺杂进人的思想,而姜戎则是从人类的角度来观察写作,没有猜测或者掺入任何动物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作了系统的论述,认真学习这部名著,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学习这部名著可以帮助我们满怀信心地去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和发展规律,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蒹葭》因其朦胧深厚的意境,模糊迷离的伊人形象,形成了诗歌史上一个无法破释的情节,为历代诗人所瞩目。本文试对诗中的意境和伊人等艺术形象作进一步的探究,挖掘其超越艺术原型的更加深广的涵盖力,以及由对“伊人”的追求而形成的一种人类求索精神的心理模式对后世文学和文人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遗传资源是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遗传资源的获取问题经历了从自由获取向限制获取的转变过程。《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通过,标志着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国际法律规范的正式确立,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则针对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特殊性质建立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多边系统。  相似文献   

7.
高校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测试方面更加方便快捷,测试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比旧标准更加完善。但是,它的评分标准偏低,测试仪器的准确性较差。新《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作一些调整,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更加标准化、合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股东代表诉讼提起权应是每个股东都享有的一项权利。但是如果对股东的原告资格不加任何限制,势必会导致权利被滥用。因此,为了避免不当诉讼,各国(地区)公司立法对原告股东的资格都作了适当的限制。本文重点探讨了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并通过与一些国家(地区)的立法比较,对完善我国新《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史记>篇目问题较多,而又以"八书"为甚.学界虽然对"八书"总体的看法没有什么分歧,但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史记>缺少<礼书>、<乐书>和<兵书>,八篇中就有三篇有问题;其二是对<太史公自序>的几句话该怎么理解,<律书>和<兵书>的关系应是怎样的;其三是在司马迁创作"八书"的大前提下,上述三篇中是否还有后人搀入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在普通高校教学中面临一些困境,这无疑对于本门课程的教师言传素养、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语言的幽默性、哲理性、故事性、抒情性等方面入手,寻找活跃《大学语文》课堂的钥匙,以期更快收到良好的传授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诗经·国风》中没有楚风,在《诗经》研究史上几近公论。然而,这种“楚风阙如”现象似乎悖离于《国风·王风》与楚文化的相互渗透关系,实则并非如此,二者只是从两个不同层面对《国风》与楚文化关系的概括,即一是现象层面,一是实体层面。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通过对《国风》与“楚风”和楚文化关系的综合阐述与深入探讨,进而对《国风》的领域和楚文化的内涵有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从孙中山建国思想看福建经济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孙中山《建国方略》,研究福建经济与金三角区域经济的关系,探讨福建区域经济在泛金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出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客家精神与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庞朴的"物质-制度-心理"文化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制度心理-精神"的文化层次结构,对客家精神进行文化结构层面上的分析。笔者认为,精神才是文化的最深层,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超越时空与阶级局限的,精神是永恒不灭的。只有高扬不灭的客家精神,才有助于实现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从而实现客家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  相似文献   

14.
闽文化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闽文化的特征及其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社会主义学院是高素质统战人才培训基地和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立足“求深”,着眼“求新”,重在“求实”。  相似文献   

16.
影响力是一种能力,这种“冷实力”促使员工接受经理人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企业预期的目标。经理人施展的是魅力,而不是威力。应重视增强自己的“冷实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理论的文化历史依据,可从文化中国、文化传统和文化实践的反思中得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被纳入新刑法典中,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地理解和适用,理论上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为此,深入剖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构成特征及在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立体理性论,胡国亨对中国传统尚德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指出尚德社会的异化悲剧,以及其包含的理性成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胡国亨基于立体理性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概括与批判,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与视角.  相似文献   

20.
多党合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政治文明建设,而且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