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哲人和国民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从古至今经历了天人合一、天人之分、人定胜天和天人和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对天人关系理论的总结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天人合一作为一种传统思维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的,更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当代天人和谐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2.
“天人相分”与人的尊严——荀子“天论”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的“天论”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在他的整个思想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亦可认为.不探究荀子之“天论”则无以究明荀子之思想。本文盖无意全面描述“天论”的整个理论主张,而只是将视角聚焦于:在荀子“天人相分”观念之条列下,当“天”不再是人所依恃和委身的最高主宰时,当认识到人的世界与天的秩序之间并没有所谓的自然和谐之后,正是人藉由其“智”与“能”担负着董理天地、财官万物,使人间和谐,万物各得其宜的任务和责任,而正是对这种神圣任务的承担,乃显出人的尊严的获致。  相似文献   

3.
荀子天人之分、天人相参之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朴素管理学的思想内容。如果说荀子管理思想的总目标是实现天人和谐,那么天人之分说揭示了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而天人相参说则着重就作为主体的人如何参于天地、最终实现天人和谐作了探究。深入解读《荀子》文本可知,管理就是作为管理主体的人对合理秩序进行维护的一种活动,是人根据自然法则推动人类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杨亚利 《学习论坛》2007,23(9):54-56
张载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文关怀;"民吾同胞"即人与社会和谐的理想;"利民"、"足民"的治理社会宗旨;恢复井田制以求均平的社会改革方案。张载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大乐与天地同和--论《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神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永武 《理论学刊》2006,(1):113-117
“和合”是中华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对宇宙及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乐记》是我国第一部音乐典籍,它的内在灵魂就是和合。《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语言阐释了“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的美学思想,描绘了一幅生生不息、万物萌动、化育成长的生命图画,表达了一种至高、至大、至广的天人相谐的大和合观。  相似文献   

6.
和谐,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也是国人关于人生、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最高理想。传统的和谐包含了“天人合一”、“人和”、“仁政”、“和为贵”等丰富的思想,具体到法律文化方面,便形成了“息讼”的法律诉讼观念,其基本内容就是“一个社会因没有纷争和犯罪而不需要法律或虽有法律而搁置不用[”1](P321)。一、“息讼”产生的历史根源1.“息讼”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之上。在传统国人的世界观中,人和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人对自然的总认识便是和谐。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7.
袁燮为宋代浙东儒家学者的代表,他深刻地洞悉了“和”的意义,以“天人一致”为逻辑支点,建立了天地人整体和谐的价值取向,而在自然、社会、人的关联系统中,他总是以人为核心。为了建立社会的和谐,袁燮提出了种种解决之道,如加强民主、顺乎民心、强调自我修养等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焕发着思想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之“天”有主宰、道德、规律、自然四种涵义,与之相对应的“人”则有天子、圣人、人道、人为四种意义。“何以”即统一,“合”是事物产生的前提,是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最佳条件,也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准则。“一”是天与人对立双方统一的状态,这个状态是一个整体,其表现在源头上、过程上和目的上,他们分别体现了人生价值的源头、应有的努力和追求的方向。“天人合一”有四种基本思想指向——天人合神、天人合德、天人合用和天人合天。  相似文献   

9.
赵家治 《新长征》2007,(10):64-64
“天人感应”是中国哲学史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事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天人感应萌芽于先秦,《洪范》说:“肃,时寒若”,“义,时日勿若”,在他看来,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变化。春秋时期盛行占星术,依据天体运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这成为天人感应思想的直接来源。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  相似文献   

10.
儒释道:天人和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释道的"天人和谐观"是在中国特有的生产实践水平基础上,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天人合一"是儒释道共有的中心理念,从中具体反映出其"整体观"、"平等观"、"内在价值观"等.儒释道从不同角度诠释的"天人和谐观"共同构成了今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代表先秦易学发展最高水平的《易传》,立足天人合一的学术立场,秉持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理路,高扬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和谐思想的价值取向,建构了在易学乃至中国哲学史上产生广泛而深刻之影响的贯通天人、主客的博大精深的和谐价值论思想体系.《易传》和谐价值论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即“刚健中正”的和谐价值形上诉求、“刚柔相推”的和谐价值根本原则、“保合太和”的和谐价值理想追求.《易传》所确立的与其宇宙观相贯通的和谐价值论,是对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价值学说在宇宙论哲学高度上的一次理论总结与开新.  相似文献   

12.
马永生 《理论学刊》2004,(7):122-124
中国儒家哲学的天人关系包括“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论,这“二论”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的天人关系说。可以看出,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几乎无不渗透着儒家文化温柔敦厚、人性本善的气息,无不呈现着的“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浓厚蕴涵。  相似文献   

13.
张载与王夫之关于“如何实现分配之‘公’”存在明显差异。张载从天地一体的本体论出发,认为人共禀太虚与气而生,君主应当以博爱之情汇通天地生民,并在“天下一家”的整体视域中实现物质资源分配,在张载看来井田制所具有的“均平”思想是化消宋代兼并对抗,实现“天下一家”最终理想的有效制度。王夫之则从经验性的“私利”出发,注重民众欲望的多元性,试图以协调天下人“公欲”的方式,实现“公天下”的理想目标,因而主张破除传统的“均田”“限田”,倡导“人各治其田而各收之”的土地政策。两种不同分配方式的背后,究源于两人对“公天下”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中的根源意识,既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又不是生成论意义上的,他所谓“天人本至”的“本”,只是“统一”和“包含”,他又将之化约为“物质”和“气”,认为是客观世界中的“最基本”存在。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包括:非本体主义的“本”和线形过程,人同自然的双重关系,“合群”的“社群哲学”。  相似文献   

15.
周良英 《新湘评论》2007,(12):38-38
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中国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之一、濂溪学派创始人。早在近千年前,他就主张“阴阳里而后和”、“天地之气感而太和”、“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并从“天道合一”、“宽容”、“无欲”和修德四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身心和谐。周敦颐“和”思想中的精华,历经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维元  尉浩 《理论学刊》2007,(5):101-103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德”是一个贯通天人,涵盖哲学本体论、伦理观和社会政治理论等多个领域和层面的复杂概念。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德论继承了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视域中的道德伦理观念,并将德范畴与心性联系起来,提出德乃心得之于天命之性的德性本体论,主张通过尽心诚意、致良知以成就德行,因而具有鲜明的心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陈虎腾 《求实》2006,1(Z3):120-121
与西方哲学侧重于天人相分的学说不同,中国主流哲学在天人关系中强调天人和谐的关系,即天人合一。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不管是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理解天人合一的儒家,还是以自然情感为基础理解的道家,都强调了主客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皆。从人本主义传统在当代西方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其外延是现代哲学人  相似文献   

18.
学之,乐也!     
与朋友侃大山,在一通天南地北之后,他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学习是一种境界广这话说得有些玄妙,以至它成了那次谈话后我久久思索的问题。顺着他的思路,我做了些自认为可以自圆其说的解释。学习是人的一种认知活动,这是从哲学上讲。学习,对共产党员而言,是时代的责任,这是讲政治。学习,是人修养之必备,这似乎又有点伦理的味道。学习,是人生的乐趣,这大概可以算是美学的层次吧!讲境界,就是讲层次。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即人与客观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外部的要求,与内在的要求浑然而为一体。如果把“天人合…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其内容比较复杂,要把这一命题的意思讲清楚,抓住它的基本内涵是关键。结合解释学提出的“解释学循环”的方法来梳理,会发现经过天人合一于“神”,天人合一于“仁”和天人合一于“道”,天人合一于“物”三个“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阶段之后,其基本内涵就大致确定下来了。后世各家各派天人关系思想大多是围绕这个基本内涵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20.
由“天道”下彻“人道”,由“人道”达于“治道”,张载为其治道思想建构了一个“内在超越”的思辨体系,并提出了以“井田、封建与宗法”为主要内容的“回向三代”的治道思想。不仅如此,张载以礼为教,验井田、复宗法、定边防,身体力行,见诸实施。其“为万世开太平”的治道理想,对理学在新困境新演变下“回向三代”的治道路径,及其经世致用之治道践履,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