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尽管对权力的制约有不少模式和途径,但是,追根溯源,权力制约的根基,还在于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包含了权力制约的基本理念和制度。公共权力所有者与行使者分离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权力所有者应该对权力行使者进行制约。只有通过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权力的制约。一、民主政治包含了权力制约的基本理念民主政治并不是像西方所说的那样,它的实质应是"多数人统治"的政治或"人民主权"的政治,其精神就是主权在民,就是由人民来决定国家事务或公共事务。当人民能够真正决定国家事务或公共事务的时候,既表明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
民主     
《团结》2010,(1):28-29
以多数人的意志为政权的基础。承认全体公民自由、平等的统治形式和国家形态。 英文民主democracy一词出自古希腊文demokratia,由demos(意为“人民”和“地区”)和kratos(意为“权力”和“统治”)合成,其基本含义就是“人民的权力”、“人民的政权”或“人民进行统治、治理”。  相似文献   

3.
一、民主要义与我国民主政治 "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语demos,16世纪由法语democratie引入英语,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熟知的democracy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民主"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直接行使,或由经自由选举制度产生的人民代理人行使.  相似文献   

4.
古代民主即古希腊民主的基本理念是"人民的统治"或"多数人的统治".现代民主的基本理念是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国家政权必须产生于人民的选择.在现代民主中,人民的选择又有自由民主与人民民主两种基本类型.它们的价值原则、政治形式不同.各有优势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但都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中国式民主即现代民主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目前海外学界、政界之所以对中国式民主褒贬不一,一是人民民主制度尚不完善;一是西方学者基于其自由民主的价值原则、政治模式来衡量中国的人民民主;一是我们自己的理论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人民民主的正义与道义未能得到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5.
刘健婷 《党政论坛》2009,(23):13-15
一、民主要义与我国民主政治“民主”一涮起源于希腊语demos,16世纪由法语democratie引入英语,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熟知的democracy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民主“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直接行使,或由经自由选举制度产生的人民代理人行使。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不仅意味着人民通过自己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而且,还要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由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务。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后者一直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短板"。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就需要以上两个领域相辅相成,才能完整地构筑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点集萃     
□摘现代民主的理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吕嘉撰文认为:现代民主理念的核心原则是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或者是,是国家政权产生于人民的选择。这一原则所确认的、应当在民主政治中实现的权利,是人民的选择的权利,而不是每一位公民自我决定的权利。这一民主理念所以能够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规范性原则,在于它才理论上圆满论证了取代封建专制制度的现代民主制度:一方面证明民主制度是正当的,即国家是人们自觉建立的政治组织,并不存在一个由上帝选定的人来执行统治众人的公共权力,政府权力只能来自于全体人民的选择;另一方面证明民主制度是有效的,即人…  相似文献   

8.
略论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方的民主理论,民主政治应当体现为多数人的统治。但是,如果多数的权力不受制约,多数人进行统治并不一定带来真正的民主政治,因为集体的智慧是有限的,多数的无限权威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多数的交易规则对少数人具有强制作用,这样常常会产生多数人忽视少数人权益的现象。因此,要使多数人的民主成为多数善政,要使民主政治具有适当的制度基础,就要对多数投票决定问题的范围加以限定,少教人应当被给予更大程度的自治,司法体系和社会力量要充分利用起来对多数的权力加以制衡。  相似文献   

9.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问题是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热点.文章回顾了围绕直接民主和代议制进行的争论,直接民主由于容易导致暴民政治而被视作洪水猛兽,代议制民主则把人民分为普通大众和精英,认为只有精英才能代表人民更好地治理国家.但把代议制民主简单理解为选择代议员的过程会不可避免地滑向寡头统治,只有多元主义民主才能避免寡头统治铁律,尽管这种民主内部存在着民主必需的同一性和多元主义需要的差异性这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詹玉璞 《民主》2008,(3):23-25
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是代议机构,其职权及其实现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来实现的。因此,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既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制度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一、民主就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这个制度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具体地表现为人民能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民主的最初含义就是“多数人的权利”、“数人的统治”。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做统治者、少数人为被统治者,或者由多数人管理少数人,是不可能的。因此,民主政治便  相似文献   

12.
在民主和法治已经耳熟能详的今天,认真反思一下我国法治建设的民主动因,不仅对于民主建设,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都是很有意义的。法治是民主的内在要求。从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看,民主对法治的内在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法治是人民民主的制度表现,在现代人民民主社会中,从人民权力到国家权力的行使有多个环节,人们不可能都行使国家权力,只能通过代议制机构委托政府行使。为了保障人民主权,就需要有法律制度来规范权力的行使,使权力的行使不违背人民意志。法治就是在这样的需要下产生的民主的法律制度。第二,法治是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3.
民主,在西方历史上受到持久而漫长的批评,并在近代以来也曾不断地被仿冒.但民主一词的西方本义是"人民的统治",近代以来西方学者和政治操作者也都受到这一理解的影响.但是,西方民主的理论和实践,同西方的民主本义之间却一直存在着人们试图弥合而又始终难以弥合的背离、矛盾和冲突,如:谁是人民?人民能够直接统治吗?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吗?怎样的"多数"才算"有效的多数"?代议机构及其成员能充分代表和体现民意吗?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正是在主动或被动地破解这些诸多难题中,形成各种民主理论流派,并在总体上推动民主实践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政治上层建筑,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机制和程序,更重要的是一种国家制度,它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途径,政治解放造成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产阶级必然为社会主义民主所取代;民主价值的实现是与国家制度紧密相联的,资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民主在基本制度、价值理念等方面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实现了多数人的统治,改变了民主只是社会少数人进行社会统治的技巧和机制的历史现象,为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以至最终消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人民主权为价值支撑的代议民主在实践运行中所暴露的缺陷,被以熊彼特和达尔为代表的修正民主论者概括为民主价值的“消解”,他们同时将这种民主阐释为程序民主与多元民主。这是对代议民主制度运行的误读。代议民主是人民主权不能直接张扬时,人们按公众控制国家权力之所有权,委托特定社会成员行使国家权力之使用权的代行理论设置的运行方案。虽然这一方案限制了人民主权之价值的政治张扬,但它没有消解民主的价值,并且通过政治代理者的公众选举、代理权限的严格规范和滥用代理权的严厉制裁,多维它地彰显着人民主权的民主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一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没有无质的量,也没有无量的质。民主这种事物、也有它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民主的质就是它的阶级性。民主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民的权力”,或者是由人民直接地或按照地区选举产生的代表来统治,治理国家。可见首先指的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总是同一定阶级划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一定国家的民主,总是属于这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民主,并且是为了维护那个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民主,反之,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民本     
苏莉 《理论视野》2010,(10):38-41
民本和民主是侧重点不同的政治理念。民主强调政治中"多数"的"权力",民本则强调政治中"共同"的"福利"。"多数的权力"注重政策制定的"程序","共同的福利"则注重政策实施的"效果"。民主要求制度设计中彰显"多数的权力",民本却没有特定的制度要求,君主制、政党制、人治、法治、礼治,对于民本只是手段,目标都是实现共同体的利益。不管是"君主民本"、"士大夫民本"还是"民主民本",为政的目的都要符合全体的利益。而如果为了实现民主,损害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则是违背民本理念的。因此民本有其独立的发展逻辑,不是民主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8.
民主就其政治上的意义来说是指一个国家处于主人翁地位的多数人用平等的原则对社会实行管理的制度。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作为国体,它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作为政体,它意味着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内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行使国家权力,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所提出的三大目标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8)
在传统君王绝对统治权力之后,福柯提出的生命权力模式展开了两极运行机制:规训权力对人肉体惩戒规范的微观治理以及生命权力从整体人口调节的宏观治理。由此形成的生命权力运行机制与传统君王的外部统治从个体和整体两方面的规范治理进入人自身内部,表面是对人主体价值更好实现的防范调整,然而是一种隐藏在牧领式关心下的隐形统治,双重治理机制使得生命权力统治人的主体性深入到生活各处,从而使人毫无意识地丧失生命的主体性而无能为力。这种缺失人主体性的生命权力政治,需要在人的生存价值和"类本性"的寻求中得到恢复和重塑自我。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选举有着必然的联系,选举是民主的本质.选举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实践,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选举制度是目前我国民主程度最高的一种政治制度,我国农民主要通过村委会选举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村委会选举制度理所当然也就成为农村基层民主的有效表现形式.对于河南兰考连续多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回顾给人的启示在于,尽管限于我国农村的历史、社会条件和大多数村民政治参与水准,村委会选举结果与成熟而富有质量的民主政治结果相较,尚存在诸多局限,但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是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则是毫无疑义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将其推向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