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内容上只关注普遍的原则、规范,而忽视学生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在方法上,基本上把教育处理成一个单向度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的过程。学校教育与学生个体经验相分离,只关注理想性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现实性的需要,这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也是造成学校现代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论律师人格     
人格是人物品鉴、评价的最基本的概念。依照当代的一般观点,人格是指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在伦理学上指个人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或道德水平。人的活动受其内在人格的支配,良好的律师人格与律师执业行为存在内在联系,律师个体人格是制约其职业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探讨目前我国律师人格问题,对科学地培养、优化律师的角色人格,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律师的入格要来律师人格,即律师个体在执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气质,兴趣和性格等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律师人格是指律师作为社会法…  相似文献   

3.
鲁洁先生对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尤其是德育理论有着重大的、特殊的贡献。道德教育哲学是她治教育学的核心和灵魂,以道德之眼看教育、思教育是她教育学术思想的明显标识。她建构的是有人的和为人的德育,是以人的生活为坚实基础的德育。她一直在关注对西方现代化的反思,她不迷信过度物质化、占有式的西方现代化,同时却高度重视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新发展,敏感于它们区别于近代人本主义的新特征。她完全不满足于传统的道德概念,她试图冲破规范论的道德解释论,冲破知识论的道德解释论,冲破工具论的道德解释论以及现存论的道德解释论。她已相当完整地构筑起道德教育哲学的理论大厦,也相当深刻地回应了中国社会转型中道德教育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祝贺她寿辰的最好方式无疑是激发人们重温她的作品,走进她的学术生活,更深入一些地研究她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的误区是对认知性道德教育的过分强调,而忽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及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在对现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缺失的分析基础上,主张在大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上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教育手段的情感化,其目的也在于呼唤一种合乎道德本性的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体育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历来被教育家、体育家所推崇和重视。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意识,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体、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成为完全型人格的人,是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追溯我国古代学术史,可以确认儒家最早对伦理道德现象与文学艺术现象作相关研究,从而萌生了中国古代文学伦理思想,文学伦理学从此迈开了第一步。儒家从人性论出发,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文艺被作为道德教化的特殊手段而受到重视。具有鲜明特点的儒家文学伦理思想,无论对文学发展还是道德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人格——法律伦理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哲学伦理学分析模式与方法引入法学研究,在具体区分伦理与道德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相对于法律的道德人格是法律现实化的必然要求,并从观念理想与实践方案两个方面提出了建构与现代法律要求相适应的人格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伦理学史看,伦理学研究的领域发生过四次重大转变。这四次转变为伦理学开辟了应该致力于研究的主要领域,但西方伦理学并没有将所有这些领域作为伦理学都应该研究的领域。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对于伦理学界反思和探讨伦理学的学科结构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推动伦理学研究领域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本身把研究的领域仅仅局限于德性问题,对其他领域的研究漠不关心甚至持否定态度。伦理学应包括价值论、规范论、德性论、仁爱论几个基本研究领域或主干分支,它们所研究的对象实际上是复杂道德现象的四个基本领域。在这四个分支中,德性论在伦理学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具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哲学家杜成非常注重德育,他提出了著名的命题“道德即是教育”.他还总结和发展了资产阶级的道德经验,提出了许多德育方法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当今的道德教育工作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针对我国德育的一些问题,结合杜威的德育方法,本文提出在我国学校实行交互主体性德育、体验德育等改变当前我国德育现状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是教化培育的结果,因此,道德教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道挖繁育,关涉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品位和修养程度。我国现时的道德状况令人堪忧,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滑坡论”和“爬坡论”的争执经久不息。探究道德状况问题,最终必然要触及道德教育问题。道德教育的效益如何?道德教育操作实践存在哪些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更好地加强道德建设,提高道德教育效益,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正处在一个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转型时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代替了一…  相似文献   

11.
罪犯的道德教育对于实现“首要标准”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罪犯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首要标准”的要求,为罪犯道德教育确定合理的目标,选择一种类似“恢复性司法”情境的罪犯道德教育路径,将有利于促进罪犯认罪悔罪、培养宽容的道德人格。这对于提高罪犯道德教育的实效,降低其出狱之后的重新犯罪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面主义”又称“形式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学派,主要有指令式的道德观、情绪主义的道德观、存在主义道德观和行为准则道德观。“全面主义”重视对道德教育基本概念的分析,主张以形式而非内容特征界定道德和道德判断,强调学生对道德推理过程的理解和道德推理的技能技巧的培养,反对单纯灌输道德内容,认为对人类共有的基本道德价值的探寻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坚持道德教育的中立立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了当前德育实效性低下,得出了德育方法上的确失的结论。借鉴一些学者的制度德育方法的观点,给出了对制度德育的理解,并从中国儒家道德教育中寻找其制度德育的特质,并提出了制度德育的道德教育的方式。从另一角度去探索德育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法哲学、法理学所关心的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与法律都体现了共同的价值目标,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伦理精神的实现形式和实现机制,是工具化了的社会伦理。法律以道德为基础,道德依靠法律的维护,两者不能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建构的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其目标建构有着哲学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有着人类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具体地说,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建构的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人类有关个人自由与尊严的思想的宝贵遗产,特别是个性教育、自由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二是现代教育,特别是我国目前道德教育所肩负的使命;三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结构与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三位一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亚红 《法制与社会》2010,(13):240-240
本文针对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三位”关系探究,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道德教育合力于“一体”的措略。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理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关于环境的教育起步较晚,自1979年才开始将环境教育纳入小学和初中教育中。在教育理论界,提出生态环境中有道德问题,应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纳入道德教育体系是近十年的事。本文就我国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理论背景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鑫 《法制与社会》2010,(27):234-235
中道思想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亚里士多德主张如果人们要过理性生活,成为有德性之人,只有选择“中道”方可达此目的。因此,德性是中道。中道是一种理性精神的体系,在践行中道的时候要遵从适度原则,要因时而化,因地制宜。此外,中道观对当前的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指出在道德教育中,要注重理性精神的培养,尊重人的自由意志;要重视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要重视适度原则在构建和谐的道德关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薛文斌在《山西监狱》报2004年10月3日第5版上撰文,提出了罪犯道德教育的新思路。1,我国罪犯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其一,否认罪犯在道德方面的主体性,只有遵守道德,履行道德的叉务,而不能享有道德的权利,罪犯因此对道德教育反感、厌恶。其二,教育内容错位。目前对罪犯的道德教育普遍存在标准过高,使道德神圣化、神秘化,教育内容脱离罪犯的社会实践,成为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否可教,不同的道德理论可认知性各不相同,因而要求不同的德育课程形态。弱认知的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强调通过善的实现活动养成德性,因而可以从活动课程的意义上构建学校的公共活动;非认知的杜威共同体主义伦理学主张通过学校的共同生活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因而可以从隐蔽课程的意义上营造学校公共文化的道德氛围;强认知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学说将公正观念看作是道德的核心,因而可以从研究性课程的意义上拓展学校公共治理的空间。增加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广泛性和真实性是不同德育课程形态的共同要求,儿童公共参与建构了学校和班级生活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