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房栋 《人民论坛》2012,(8):80-81
宗教在人类社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宗教和谐正积极推动着社会和谐的进程。当前,宗教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新变化、面临新问题,我国各宗教内部、不同宗教之间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并导致了各种宗教不和谐情形的产生。我们应积极促进宗教和谐,这不仅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治安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石,作为警民关系和谐的保障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治安和谐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治安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需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治安和谐是公安机关的使命所在,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构建治安和谐实现警民关系和谐,必须在积极推进敏锐治安、切实强化主动治安、坚持务求实效治安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认可、社会安定有序的和谐治安,并以和谐治安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向婷 《求索》2012,(2):130-131
社会和谐发展包括社会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两性之间能否得到和谐发展是关系到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针对我国女性发展相对滞后的国情,落实男女平等,以男女平等,男女和谐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释心继 《世纪行》2014,(1):27-27
<正>妥善处理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促进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宗教有关和谐共处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必将有助于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因此,努力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我们宗教界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光荣任务和应尽职责。湖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荆楚大地历史灿烂、文物荟萃,五大宗教齐全,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两会机构完整,拥有  相似文献   

5.
顾华 《群众》2007,(4):58-5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课题,组织工作必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主动应对推动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和谐必须建立在社会结构和谐的基础之上,而社会结构的和谐则意味着庞大的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的现代化社会结构。中国经济的腾飞,正在使中产阶层不断地壮大、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但中国的中产阶层距离一个稳定、和谐的“中产社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仍然需要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宽松的政治环境,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为中产阶层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中产阶层的积极性,调动这一社会和谐的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7.
卢黄熙 《岭南学刊》2007,3(5):19-21
社会和谐与社会本质的关系存在着三种状况:一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非统治阶级所提出的社会和谐的构想,与其现实社会本质是不一致的;二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统治阶级提出的社会和谐理念,虽然与其现实社会本质相一致,但其主张的社会和谐不是真正的社会和谐;三是包括社会主义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和谐,与该社会的本质相一致,是真正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干群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它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衍生地区和谐、行业和谐、单位和谐、部门和谐、家庭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社会和谐的诸多具体内容,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质量;社会和谐包含了干群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是干群和谐的试金石与粘合剂,  相似文献   

9.
梁静  宋辉 《人民论坛》2010,(1):112-113
老子从"道"出发来阐述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即统治者要依"道"行事,为政以德,清静无为,顺民心,合民意;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公平正义,要废苛政、减民负;人们处事要"执中"、"适度"、"贵柔";国家之间也要和平相处。这些思想既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徐莎 《前沿》2007,(10):145-147
和谐文化是社会管理和谐的文化基础、精神支撑和评价标准。必须充分认识和谐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重塑社会管理文化,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整合社会管理主体,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在社会管理建设中全面贯彻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1.
残疾人社会参与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进步,表明了一个国家人文关怀的深化。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它有助于深化和谐社会的民主理念、发展理念和平等理念。围绕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积极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要有效发挥慈善机构的援助作用;三是要构建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文章论述了党内和谐的主要内容及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和谐稳定的家庭,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家庭不仅是妇联组织工作的传统阵地,而且也是妇联组织工作的重要阵地。发挥妇联组织在推动和谐家庭创建中的作用,对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作为“党内和谐”这一全新的提法,它的提出,是对传统党建观念的重大突破,它的实践,将对社会和谐起到重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其中利益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础,党群、干群、政群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枢纽,劳资关系的和谐具有突出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和谐则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晴雨表",走向和谐与共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海涛 《协商论坛》2007,(11):54-55
和谐,是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女性又是家庭和谐的骨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如何促进家庭和谐,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促进家庭和谐应加强对家庭领  相似文献   

18.
潘萍  王郁芳 《湖湘论坛》2013,(3):107-112
作为当代性别关系调节的主要方式,社会契约已经成为和谐性别关系,特别是和谐婚姻家庭关系构建的基础与规则。但是,对于性别关系的调控,尤其是对于丰富而感性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控,社会契约始终存在着自身的功能限制。因此,倘若期冀通过社会契约的途径实现两性在平等基础上的关系和谐,则必须综合历史与现实的考量对各类性别契约,尤其是婚姻契约的不完全性所造成的妇女特殊劣势进行积极的纠正与必要的补偿。  相似文献   

19.
陈宏滨  ;赵锦辉 《求索》2007,(7):50-51
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在理论上是统一的,在实践上也是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从社会进步视角考究社会和谐,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推动力量、追求目标和保障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德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贯穿于整个监督工作全过程,积极督促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