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是艰苦奋斗的楷模。"愈艰苦,愈奋斗!愈奋斗,愈快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腥风血雨笼罩全国。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遭受到它成立以来不曾遇到过的严  相似文献   

2.
朱鸿召 《廉政瞭望》2012,(22):62-62
大家都道长征是艰苦的,不过在漫漫长征途中,也有过许多快乐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再次观看了激动人心的《长征组歌》,又沐浴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洗礼。我边看边思考,在那样空前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历史奇迹,原因何在,动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06,(10):16-20
长征时,红军曾有3支部队转战三湘四水,足迹遍及42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在湖南境内书写了战略转移的壮丽篇章。 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去领略红军长征在湖南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即使是声名显赫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很少有几个人能够在长征路上留下几张照片,那么参加过长征的十余万红军将士就更是无此殊遇了。长征中的红军不是不想照相留念,而是因为当时的确太没有那个条件了。长征的艰苦卓绝、险象环生,既有生存条件的极度恶劣,又有敌军咬紧不放的围追堵截,粮食、衣服等物资相当匮乏,生命日日遭遇危险……这些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相似文献   

6.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史》一书,同时摘取了中国图书出版界的两项《高荣誉,即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该书是中央党史研究室“九五”规划项目之一。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室领导的关怀和支持。该书依据翔实的历史好料,生动记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艰难历程和英雄业绩;揭示了红军长征的不朽精神,总结了长征胜利的基本经验和重大意义,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红军将士为革命理想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本质特点,昭示了长征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该书不仅集红军…  相似文献   

7.
红军在长征中的环境艰苦,条件恶劣。即使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也很少能够在长征路上留下几张照片,十余万红军将士就更无法获此幸运了。可是出人意料的是,  相似文献   

8.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举世公认的艰苦跋涉,它所经历的艰辛与险恶,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那么红军靠什么而战胜了困难并最终赢得了长征的胜利呢?确立正确的苦乐观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保证。红军长征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历时12个月的光阴中,天上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而我们的红军在既缺乏给养又缺少武器弹药的情况下,只能迈开自己的双脚,进行军、边筹粮,边给养、边打仗。他们过的是天当房、地当床、筹火御寒.野菜作粮的艰苦生活。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相似文献   

9.
爱国将领张学良对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但因当时他对红军北上抗日的支持是秘密进行的,所以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在纪念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60周年和西安事变60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张学良与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关系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张学良当时联共抗日的思想轨迹和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在西北胜利会师的艰苦历程。张学良以特殊的方式支持红二、四方一面军北上抗日,是从他与周恩来举行延安会谈时开始的。在会谈时,他当面对周恩来表示了自己的这种态度。1936年4月9日至10日,周恩来和张学良…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在中国历史上是亘古未有的伟大创举。湖南慈利籍的蹇先任和蹇先佛姐妹俩带着两个幼子,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创造出了红军长征中的奇迹!周恩来总理曾赞誉她们是“长征路上的英雄花”。  相似文献   

11.
贺龙长征二三事谢日林(整理)吴清泉(口述)过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最困难的一段。在那艰苦困难的日子里,红二、六军团总指挥贺龙始终与我们患难与共,时刻关心爱护着我们。那时,我在红二军团四师骑兵连当通信员,亲身经历并耳闻目睹了许多关于贺总的事迹。...  相似文献   

12.
1936年7月.红军长征途经青海省班玛县,点燃了千里草原革命的熊熊烈火,当地藏族人民为了表达对红军的怀念,把红军长征经过的子木达沟改称“红军沟”,“红军沟”石壁上当年红军书写的“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巨幅标语,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剥蚀,至今仍字迹清晰,历历在目,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3.
正波澜壮阔的红军长征,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也铸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关于长征精神的内涵,中央已经有了权威而准确的概括。同时我们看到,长征精神既是宏观的,也是具象的。在红军长征期间和长征胜利80年来,以长征精神为根本,以长征中党和红军将士的艰苦斗争及几十年来长征后人的传承发扬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长征子精神"。它们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是长征精神在纵向上的延伸和横向上的拓展,并赋予长征精神以具体内涵和时代风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0月19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党史工作同仁: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天,我们在红军长征出发地长汀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理论研讨会,进一步研究长征史实,缅怀长征英烈,重温长征意义,弘扬长征精神,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在此,我代表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对理论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积极承办这次会议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对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举,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在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分别采访了当年参加长征的部分红军老战士,并撰写了访谈录,以作纪念。我们相信,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和英勇奋斗、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将激励人们继承和发扬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团结奋斗,勇往直前,争取更大的胜利。──编者—编者李延东──强渡大渡河的指挥者之一李延东,一位现年已83岁的老人,言语神态中的那股英气那种豪情,却未被耄耋病体和磋砣岁月掩去。…  相似文献   

16.
胡正先 《党建》2019,(4):42-43
正我今年102岁了,是一个有着81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从12岁参加红军起,我跟着党一走就是一辈子。参加红军,亲历长征,这些都是我一辈子的光荣和宝贵财富,让我信念永驻。可以说,我这一生是跟党走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幸福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我是福建省永定县虎岗乡乘下村人,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参加了国内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参加了闻名的长征,那时我只有十几岁。红军的长征是伟大的胜利,但又是很艰苦的。但什么样的困难也吓不倒中国红军,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18.
长征时期,围绕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红军长征中的标语也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与变化。从长征初期以土地革命等基本口号为主,到遵义会议后加入地方民谣等元素,以瓦解敌军、配合作战为导向,再到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积极宣传"北上抗日",长征标语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益灵活,功能也不断拓展,充分展现了红军在极其艰苦条件下饱含智慧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当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中央红军经一年多艰苦转战,途经十二省,行程两万五千里,最终到达陕北。在伟大的长征中,一路上为红军提供敌军情报的主要是军委二局,他们通过破译敌军密电,为红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立下了大功。对军委二局的特殊功勋,毛泽东主席曾多次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像的”。  相似文献   

20.
霞飞 《党史博采》2006,(10):16-20
红军长征能够取得伟大胜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红军英勇奋斗的结果,但是,不能否认伟大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周恩来就是这些伟大人物中的一个,而且,周恩来对长征的胜利,起到了别人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所讲述的周恩来在长征中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