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五国(即于1967年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属于从殖民地依附地位解放出来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们和过去一样仍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范围内,而经济上则几乎完全依赖于世界  相似文献   

2.
关于巴西社会性质,目前有“依附性的”、“前资本主义残余严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等发达的”、“欠发达的”、“相对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经济畸型发展、存在封建残余和对外依赖等特点的”资本主义社会等等提法。研究学者们的这些看法,可以发现其共同点为都确定巴西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而差別在于或者对巴西资本主义发展自身的特点强调了某个方面,或者对巴西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程度认识不一。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日本掀起了战后罕见的全方位改革 ,被誉为日本版“撒切尔主义”和“里根经济学”的“小泉革命”正在改变着战后日本资本主义模式。但改革的震动和守旧势力的抵制以及亚太地区环境的变化决定小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其“政治自立”、“经济自助”、“外交自主”的整体国家战略目标 ,亦将对亚太格局变动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本自民党是一个特殊的复合政治结构,其对政治资金的需求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划分为党的正式组织、派阀和党属议员三个方面。在资本主义竞争型代议制民主政治体制下,政治资金的来源有国家供给和政党或政治家自行筹措两种基本模式,但两种模式都无法保证所谓的“公正”。在1994年《政党助成法》通过之前,日本政治资金筹措制度不仅不能保证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公正”,还引发出政治体制的生存、执政党的组织整合以及统治效能方面的问题。日本统治集团对政治资金管理法制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维护保守政治统治,提高其效能。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虚拟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新技术革命时代,不仅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在塑人自身。尤其是伴随着信息经济,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一代“新人”即“无限制资本家”开始出现。按照美国学者分析,这种无限制资本家有四个特点:  1无限制资本家是社会发展到“无限制资本主义”(即有别于实物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是新的技术力量创造出来的新人。  2无限制资本家不是传统意义的商人,他们既是商人,又是该领域的专家。  3无限制资本家不是靠继承祖代财产或勤俭起家、逐步致富,而是靠新概念、新思想、新理…  相似文献   

6.
“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并不是一个新的经济学派。西方国家报刊和经济学家之所以创造并使用这个新名词,目的在于用它来概括和代表里根所奉行的一套保守主义经济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主张。现在,里根政府上台已一年半,“  相似文献   

7.
一、对克林顿施政半年多的初步评估克林顿执掌美国总统大权已近7个月,他以“变革”的精神,围绕“恢复国内经济”和“重振美国”这一中心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其内外政策已基本成型。 (一)把解决经济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推出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振兴纲领。其长期经济政策是,加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加强职业培训,改善  相似文献   

8.
自1974年以来,苏联学术界围绕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性质问题,展开了讨论。1978年6月,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拉丁美洲》杂志编辑部召开讨论会,苏联本国有关研究人员以及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的一些学者参加了讨论。在讨论中有四种观点:第一,认为拉丁美洲国家是“依附性资本主义”(以苏联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克洛  相似文献   

9.
被迫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曾被誉为“经济增长中心”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东南亚国家最近的经济状况也陷于相当严峻的状态。初级产品市场的萎缩和石油价格的下跌说明包围着东盟国家的国际经济环境并不佳、东盟国家在其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遭遇到这种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日本与其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或多或少在所难免。本文拟根据近期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探讨东盟国家(文莱除外)的中长期经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是资本主义在深度上的发展,即在一种特定的和关闭的领土内资本主义农业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才是资本主义在广度上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的支配扩展到新的领地”。资本主义的国际扩张导致了它自身的解体为中心的和边缘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两部分。那就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支配部分(中心部分或宗主国)取得了自我中心的工业增长,而边缘地区或新殖民地则沦为一种导致普遍贫困的落后资本主义状态。帝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畸形物,它也是在结构上需要进行国际扩张的资本主义。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服从于帝国主义的社会结构或边缘地区之所以“不发达”,并不是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墨西哥对美关系中有两个特点: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严重依赖美国和在外交上相对独立于美国。本文主要对这两个特点的形成,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发展作些分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墨西哥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45年以后墨西哥开始了以“进口替代”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由于国内储蓄不足、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墨西哥历届政府执行开放政策,以优惠条件吸引  相似文献   

12.
近期,朝鲜国内经济形势又有了一些新变化:提出经济建设要改“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决定撤销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强调“北南合作”和“民族共济”;现在及今后实行的仍旧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综合市场只是配给制主渠道的补充,并且在市场中严格限制资本主义因素的滋生;在合作农场方面,严禁农民弃农经商或发展个体经营;认为改革开放是美帝国主义颠覆朝鲜制度的一种阴谋。可以肯定的是,时至今日,朝鲜方面还是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其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安全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从明代到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四百多年里,是中越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较之宋、元各代均有重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走向高度发达阶段,并有了新的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在和安南、占城等国的对外关系中,也较过去密切了。而这个时期的安南封建经济,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反映在政治和对外关系中,更多地有赖于加强同中国传统的“宗藩”关系,以达到“奉正朔,保境而威其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特朗普当选并就任美国总统,其经济政策方案渐成体系,形成了一套对内新自由主义,即强调减少国家管制、激发市场活力、削弱福利国家;对外实行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强调美国本土经济利益的“特朗普经济学”.“特朗普经济学”迎合了美国中下阶层民众的心理,充分反映了美国所处的经济和外交困境.“特朗普经济学”的实施将为中美经贸关系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中国需充分研究特朗普采取的政策举措,精心准备相应预案.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不同类型的公共物品供给是国家对国民接受现存政治秩序和纳税的回报。长期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物品供给不妥或不足会导致国民的“怨恨”,破坏统治合法性,从而为反政府武装组织的动员和招募打开机会窗口,激发国内冲突。怨恨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自动消失。对于普通士兵而言,怨恨是否会平息或化解取决于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无论是原统治集团继续掌权,还是反叛集团取而代之,改善公共物品供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决定内战是否死灰复燃的关键因素。基于1947-2008年“武装冲突数据库”的“生存分析”支持了本文的基本假设,那就是公共物品供给显著地降低国内冲突复发的风险。经验研究还发现,战后和平建设主要是一个国内政治过程。国际战争、经济相互依存等国际因素会产生局部的显著影响,但作用并不大。国内政治物品的供给,尤其是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对于冲突复发的遏制作用远比其他类型物品强。相对于经济物品,社会福利物品能够产生及时的作用,和平效果明显。此外,族群冲突的复发受制于更多类型的国内公共物品供给,因此较之非族群冲突,实现持久和平的机会更多,相对更容易化解。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州大学著名拉美问题专家伯恩斯(E.B.Burns)教授于9月初应邀来华访问。在京期间,伯恩斯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作了关于巴西和尼加拉瓜问题的报告。引起与会学者浓厚的兴趣。伯恩斯教授以“巴西:寻求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成就”为题,从历史的角度对巴西经济作了简短回顾,从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巴西的经济发展遵循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加给巴西的,这种发展带有很大的依附性。(二)巴西历史上的政治变革总的说都是经济因素驱动的。1822年巴西独立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上  相似文献   

17.
对于拉丁美洲各国的社会性质,目前有“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依附性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型资本主义”国家等不同看法。我认为,这些看法与其说是对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所下的结论,不如说是在确认拉丁美洲各国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前提下,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在国家分类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奇迹”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关注,关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文章也纷纷出炉,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就是各种论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此外,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又先后出现了“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北京经验”和中国模式(China’s Mode)等等说法。本文简要归纳和介绍两篇从经济学角度评述中国经济奇迹影响的文章,并对其中若干观点进行必要的评价,旨在使中国读者从中窥见西方学者关注中国发展的不同角度,从而澄清有关事实,并加深中外人士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一詹金斯(Rhys Jenkins)是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UEA…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曾获得引人注目的迅速发展。八十年代初开始,拉美各国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先是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旋涡,之后经济发展又呈现停滞不前和低速徘徊的局面。对于八十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的状况,学术界的看法比较一致,但对于八十年代上半期和当前拉美地区危机的性质,大家的认识分歧较大。有的认为,这一期间拉美发生的危机“是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或者说“是有其自身特殊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部分”。有的则认为,八十年代上半期的危机,“不是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结构性的发展危机”。还有的认为,这一时期拉美发生的是“结构性危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危机”等等。  相似文献   

20.
序言在探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结构时,有些学者曾以“美国支配下的和平(PaxAmericana)”体制作为前提来进行探讨,这些学者的分析方法是以由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体制作为一端,以由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体制为另一端,在这两个体制之间的对立,斗争和均衡的基础上,双方动员各种有组织的体制防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