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大国关系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国际格局形成了互动效应。本文以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冷战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美俄中三国在南亚问题上政策的异同,展望这一地区大国关系的互动前景以及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印度将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纪之交的印度 ,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冷战结束后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社会把印度作为多极化世界的一极及世界三大地区力量中心之一。除了印度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外 ,印度科技发展的实力及潜力 ,也使国际社会对印度刮目相看。难怪国际软件业巨头比尔·盖茨也认为 ,2 1世纪印度将成为软件超级大国① 。现在人们常说 ,2 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 ,拥有软件优势及多种科技发展基础与潜力的印度 ,可能将成为世界科技大国。一、独立后印度科技发展迅速独立初期 ,印度科学技术落后 ,连日常必需的工业消费品都必须…  相似文献   

3.
在苏联解体后的第一个10年里,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在世界的排名直线下落。在1998年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俄罗斯仅列第48位;1999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仅为1.9%,约为美国的1/10。国力的衰退必然使得俄罗斯的外交战略空间出现不断收缩的趋势。尽管如此,俄罗斯却从未放弃过复兴大国地位的努力。在叶利钦执政后期,俄罗斯两次调整外交战略,基本确立了以“恢复大国地位,确保势力范围”为目标,东西方平衡的全方位外交战略。普京上台后,又对该战略作了进一步的扩充,其主要内容是:大力推行以国家利益为基础,以恢复俄世界大国地位和全球战略稳定为目标,积极推动多极化和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欧亚并重、东西兼顾、平衡的全方位外交。但是,在勃勃雄心的背面,国力衰落的俄罗斯可运用的外交筹码是十分有限的,只有石油能够是并且已经是俄罗斯复兴大国地位的一件特别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东盟推行大国平衡战略是以实力相对弱小的自身充当"平衡手",维持各大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的平衡。实践表明,东盟推行的大国平衡战略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使东盟在多极化的趋势中赢得了"重要力量"的地位。随着国际形势的变革,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也面临着挑战。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亦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受到国际社会更多制约因素的限制.随着大国之间的利益调整,力量对比关系将发生变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做法越来越不得人心.  相似文献   

6.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体系正经历着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新兴大国群体崛起,传统大国趋向衰落,国际战略力量分化重组,多极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美力量对比发生此消彼长的重大变化,中美关系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大国关系趋向缓和,全球和地区地缘对抗色彩淡化;国际秩序酝酿结构性调整,中国面临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战略安全形势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动荡不定的时期。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大国博弈空前激烈。经济全球化势头受阻,甚至严重逆转。地区局势特别是欧洲再陷战乱,欧亚大陆危机四伏。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及环境安全等交织叠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更显突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世界经济不景气;恐怖活动呈现新的特点;战争与危机产生强烈冲击;区域一体化进程继续发展。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世界基本形势。在此背景下,美国打造"新帝国",单极霸权进一步增强。受其影响,世界几大战略力量尤其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欧盟、中国之间的关系互动加剧,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推进。单极化与多极化两大趋势并行发展,进一步孕育新的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是世界上几个主要大国的利益交汇地,又曾经是冷战的前沿阵地,因此,各大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的变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世界的多极化趋势,都将对东北亚地区国际秩序的重构产生重大影响.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从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各大国的利益博弈来看,未来东北亚地区新国际秩序必将建立在平衡各方力量、兼顾各国利益、建立约束机制和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航天大国为应对多元化的全球竞争而日益加大力度寻求太空实力。由于航天产业对国家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拉动以及国家脆弱太空资产的保护需要,大国普遍选择利用航天商业化推动国家航天能力和航天产业的发展。这种获取权力—利益的动机为航天的私营化和商业化提供了动力,并使航天事业的发展日益成为大国太空互动中的关键因素。当前,太空已成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领域,航天大国在国际航天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利用航天技术、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热潮。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大国抢占竞争优势和私营企业逐利的需要,全世界无序竞争、逃脱监管、破坏太空环境等问题日益增多,给太空安全带来隐患,太空秩序的维护显得日益重要。商业航天的发展亟待在大国竞争与维护和平、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企业盈利与太空治理中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11.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在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实践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也有一定影响。冷战结束后,均势演变愈来愈依赖于多极化而存在,均势的作用也由于冷战后历史条件的变迁,有的延续至今,有的正处于新的演变过程中。“三角”关系作为均势的典型被当作大国的战略加以运用。面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以新的视角来研究均势问题,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钱文荣 《和平与发展》2009,(1):3-7,72-79
2008年重大国际事件频出:美国大选结果标志美国国内政治生活“新时代”的开始: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美国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削弱;20国集团峰会凸显发展中新兴大国的作用,再次表明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多极化国际体系和秩序改革的主力军;俄格军事冲突严重影响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所有这些重大事件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70年外交是不断实践创新和理论建设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和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把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放在外交首位,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和推进国家利益的同时,自觉地承担起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尤其是在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世界多极化、把握发展这一总钥匙、完善全球治理等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未来30年,中国外交需要继续努力夯实大国外交的基础,提高大国外交的能力和自觉,发挥大国外交的国际引领作用,深化大国外交的战略思维和运筹,以及加强大国外交的理论体系建设,从而不断打造和开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战略新格局,巴西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巴西在继续稳定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发展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同拉美邻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关系,以便在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进程中,体现和发挥巴西作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力,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为巴西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卢拉政府执政两年来所推行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上展开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外交活动,是巴西外交新战略的体现,是前政府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脱离传统轨迹,呈现出若干新特点与新趋势:高油价与高增长、低通胀现象并存;全球发展失衡与经济多极化趋势同行;经济风险增多与发展持续性增强共处。从存量看,美国依然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从增量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作用凸显,影响上升。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加快崛起,加速了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促进了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快速上升,中国领导人也越来越强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国内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国外强调做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国家.从理论上来说,权威是大国外交的本质和核心,与普通的国家相比,大国就意味着不仅有实力,更要有权威,在外交上得到其他国家和民众的尊重和支持.中国是一个有着大国外交基因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历史沉淀了大国心态,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大国外交权威基础.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国外交的权威基础遭到严重侵蚀,缺乏必要的国力支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重塑大国外交权威基础上走过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成为一个有权威的大国,实现大国外交权威基础的再造,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美欧俄日争夺中东的策略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美欧俄日为争取战略优势,在面向新世纪的战略调整过程中,都加大了对中东争夺的力度,形成“美为主导,多极角逐”态势。一美欧俄日在中东的争夺,有冷战思维的印记,也有新时代的特色,是大国围绕建立世界新格局较量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8.
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若干问题探讨俞邃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形势的发展证明了这些论断的科学性,1997年更是从多...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体系受到剧烈冲击,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美国的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有望进一步延长。  相似文献   

20.
蒋国学  黄抚才 《亚非纵横》2013,(3):22-26,33
近年来,域外大国在遏制中国、谋求实利的战略驱动下,不断加大介入南海的深度和广度,使南海问题呈现复杂化、国际化趋势,中国与域外大国直接对抗风险加大,南海问题解决难度进一步增加。中国需立足长远,综合施策,最大限度维护南海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