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联合国的创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她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协调国际关系的最重要机制,对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维持世界总体和平局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演变过程,起初是美国操纵的工具,并受冷战格局的严重影响,后来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深化,联合国逐渐走向独立自主。冷战后,联合国的地位受到美国霸权主义的挑战,但是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联合国的成长与进步,与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等大趋势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
法国后现代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法国学派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其影响也向外扩散,对整个国际关系学界的进步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探讨后冷战时代世界和单一国家的政治理念与实践活动。本文将以此为视角,通过介绍与分析该理论对后冷战时代的认知,加深对这一学派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形势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而变化,新的力量平衡正在形成。美国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企图在新的地区均势中充当平衡国。然而,美国与亚太地区其他力量相互对比的变化,该地区现存力量结构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新的均势体系与传统的均势体系之间的差别,都对美国的这一企图构成了障碍  相似文献   

4.
均势的理论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炜 《国际观察》2006,(1):55-60
均势和均势思想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均势理论则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长盛不衰的理论之一.均势思想来源于古老欧洲的政治经验和外交实践,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马基雅弗利、休谟和卢梭等著名学者堪称是均势思想史上的坐标,他们完成了"均势"从历史经验到国际体系构想的思想演进过程.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均势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摩根索、怀特、基辛格和沃尔兹等学者在均势概念、生成机理和功能等方面的学术论争使均势理论日臻成熟,奠定了均势理论作为现实主义学派基本逻辑的学理地位.  相似文献   

5.
关于"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互动始于 15 11年葡萄牙对马六甲的占领。自那时以来 ,特别是冷战以后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对华侨华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样 ,华侨华人的发展也在一定层面和程度上对国际体系发生着作用。本文试图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方面对“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这一命题作出阐释 ,对其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代表的两大意识形态的全球对抗淡出历史舞台,这为国际社会各种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果然,一时间新的国际关系理论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一些学者提出了诸如“地缘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一体化”等观点;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大肆宣扬“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第三条道路”、“新干涉主义”、“霸权稳定论”等理论。这些名词各异、貌似无关的思潮理论具有一个共同的功用——为国际政治中的干涉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造理论根据,建立符合西方价值观的“冷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介一系列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理论思潮,供读者分析、比较,为加强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思潮的追踪研究和提升我国在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的动荡根源和国际形势特征陈启懋一、转型期世界出现新动荡的根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虽加速发展,但新的多极格局却没有立即形成,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的转型期,出现了新的动乱与热点。从根本上说,这是旧的均势结构被打破,新的均势结构没有形...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深刻变革对拉美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外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领域。一 关于拉美国际关系理论90年代以来 ,拉美各国的政治家和学者以及美国等国的拉美问题专家对拉美国际关系理论和对外政策 ,提出了新的见解。80年代拉美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有 :决策过程论、实力政治论、政治类型论、国际体系论和依附论等 1 。90年代 ,拉美国际关系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多数学者认为 ,冷战后指导拉美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论出现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对依附论的再认识。“依附论只是一种发…  相似文献   

9.
地理政治争夺的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政治争夺的新态势丁志刚冷战后,国际关系的现实走势表明,地理政治理论仍然对国际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国际关系中的地理政治争夺格外引人注目。地理政治争夺的新焦点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和定位的时期,各主要大国加紧争夺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主导权,从...  相似文献   

10.
试论摩根索的均势理论及在当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理论在摩根索国际政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摩根索以人性本恶为最根本的理论前提,由此出发比先前的所有先驱都更系统地阐述了现实主义的各个基本信条,他特别强调通过均势来限制国际权势斗争,以便在保证国家独立和安全的同时谋求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和平。二战后变化了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赋予均势理论以新的含义,均势理论的范畴、方式和运转规则都表现出新的特征,若将均势作为国家战略的中、短期目标,或许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但若作为长期目标,其维护地区安全的作用就十分值得疑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前,除俄罗斯和中国外,法、德等美国的欧洲盟国也纷纷采取外交行动,试图阻止美国发动这场战争。有学者由此认为世界上出现了“软均势”。本文介绍了“软均势论”的由来和内容;认为它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批评;并指出它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在理论建构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认为,软均势理论仍属于现实主义理论范畴,它的提出意味着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当前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冷战的终结,打破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两极均势格局,东北亚进入了关、俄、中、日合作与竞争的新时代。美、俄、中、日以地缘政治为视角,采取均势制衡理论,以确保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关、俄、中、目的均势战略博弈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东北亚地区脆弱的和平。  相似文献   

13.
世界体系的长周期理论为世界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循环序列构成了世界政治的长波周期,以此考量东亚体系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演变轨迹,大致可分为礼治体系、条约体系、冷战体系和后冷战体系四个阶段。从后冷战时代的视角审视,构建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中国应当遵循利益原则、权力原则和制度原则,积极发挥大国作用,以构建一种新型的东亚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于美俄两国目前是否陷入新的冷战,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两个大国,美俄的矛盾将深刻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在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中,美俄两国关系中的冷战思维十分明显,这不仅伤害了两国之间的合作,也阻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并在东欧地区形成了近似"新冷战"的格局。如果认可这种新冷战格局的出现,那么对于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美苏冷战的历史中找到参考,但是俄罗斯不会步苏联走向解体的覆辙。当今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为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而乌克兰作为被新冷战所争夺的对象,它将很难摆脱领土被撕裂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了均势的生成机理、功能效用及其与霸权的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均势的生成既源于人性本恶,各国有意而为之,也离不开国际体系对国家行为的制约,各国不得已而为之。其次,均势是实施国维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他国家亦并非是消极的被制衡对象,主要成员国可发挥均衡作用;在特定情况下,均势可维护小国的独立与安全。第三,冷战后均势与霸权更加紧密结合,不再截然对立,霸权国运用霸权均势,以均势手段来为霸权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国关系处于历史性调整时期。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影响日益上升,并逐渐成为塑造东亚格局的重要一极。中国的崛起和日本实力的相对下降深刻地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本文通过分析马来西亚和日本的关系演变,管窥冷战后东亚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 对观念因素的认识随着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早期 理想主义者奉行观念至上论, 卡尔“道德现实主义”奉行观念与物质的折衷主义。随着现实主义的 逐步精确化和科学化, 观念的作用几乎被完全忽视, 观念因素也逐步被排除到国际政治研究和关注 的视野之外。冷战后,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 观念因素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得以复兴。观念为人 们观察和理解国际政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新主题。巩固并推进我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我国外交全局的基础。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要完成的基本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需要有新思路。包括利用好新的技术成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视新机制的作用和清醒认识中国新的定位。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应注意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也应强调“韬光养晦”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后中东国际关系的地缘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拉克战争后 ,中东国际关系的地缘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 6点 :伊拉克成为美国在中东的“支柱国家” ;沙特、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与美国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国家”的关系 ;伊朗、叙利亚是美国的“潜在敌意国家” ;法、德与美国盟友反目 ;俄罗斯和美国矛盾重重 ;“多强”合作的趋势加强。中东地区大国同美国的关系将进行新一轮的分化与组合 ,世界强国针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进一步加强合作将是一种长期的发展趋势。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国际关系生动地展现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理论、合作理论和权力 (实力 )理论。未来的中东国际关系将是这样一幅图景 :国家利益为主轴 ,国家实力为决定因素 ,冲突与合作共生、霸权与反霸权、均势与反均势共存、多角色多层次博弈。  相似文献   

20.
"安全困境"、均势理论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困境"理论和均势理论是指导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对美国对华政策走向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一个全新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