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峰 《求索》2005,(9):35-36,166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动力。文章分析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亟待绿色技术创新的原因,探讨了企业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研究了面向循环经济开展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以有效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没有产权制度的变革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企业制度改革,建立起包括产权清晰,产权组织方式和结构合理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西部大开发中,既要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又要保护环境,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把发展现代绿色大农业放在首位,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体系为主要途径,以绿色旅游业为先导,三者有机结合,建立具有西部特色的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形成绿色技术创新的新体系,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郁敬兰  杨立光 《前沿》2003,(11):71-72
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 ,使传统的煤炭企业实现优化升级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实现煤炭企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煤炭企业信息化 ,是使煤炭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是信息技术从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 ,是企业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拓宽信息渠道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 ,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煤炭企业现代化转变的过…  相似文献   

5.
王兆宾 《前进》2009,(7):12-13
一、基于竞争优势的煤炭企业转型 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目的是要培育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其实质是煤炭企业为了适应内部因素或外部环境的变化,把企业资源在产业内和产业问进行重新配置。长远来看,由煤炭产业向非煤产业转移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煤炭资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许多其他自然资源一样,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相似文献   

6.
毛洪章  唐雄 《理论月刊》2005,5(12):185-187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企业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中最重要的微观主体。现代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其中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建立绿色营销制度实现企业营销的绿色化。文章就绿色营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策略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神华集团在基础能源行业树立了利用先进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典范,被中央领导誉为“中国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经验揭示:坚持依靠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企业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企业高效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和"绿色"同等重要。但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企业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创新"和"绿色"并未实现协调发展。通过运用DEA-SBM模型与熵值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2005年-2013年的大中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和区域生态效率进行测算的结果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程度不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期望产出对生态效率有明显促进作用,非期望产出对生态效率有抑制作用。绿色技术创新既能促进期望产出提高,又能降低非期望产出,所以绿色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生态效率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偏低,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绿色经济制度创新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燕  邹骥 《理论月刊》2005,(3):89-92
文章介绍了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对绿色经济的制度创新作了理论性分析,分析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与一般创新的区别,并从外部性角度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原有制度安排的缺陷,并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激励兼容机制,促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我国在绿色经济制度创新方面的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吕小刚 《前进》2017,(3):51-52
<正>煤炭企业去产能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只有在去产能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才能实现科学的去产能,从而解决行业当前面临的众多难题。一、去产能过程中要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煤炭企业去产能的关键是减产,而减产势必会涉及到职工的利益。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全国煤炭行业约有130万职工面临离岗和转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不仅关系到去产能攻坚战的成败,还关系到职  相似文献   

11.
陈云碧 《前沿》2013,(6):68-69
国有煤炭企业是我国基础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企业,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新能源替代品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国际竞争态势的激烈,怎么让国有煤炭工业的发展可持续,变成一个现实的战略问题。通过运用SWOT(企业环境分析)分析方法,从战略研究角度对我国有煤炭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煤炭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煤炭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以绿色消费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消费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基础。绿色消费需 求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基本动因和最终目标,它引导技术 创新的生态化发展方向。没有大量绿色消费者的有力支 撑,生态化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因此,树立消费者环境意 识,提高消费者素质,规范和培育绿色市场,是促使企业走 生态化技术创新之路的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筑企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数量庞大、生产效率低以及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等方面,这是中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为此,应从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着手促进中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技术创新必须契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提出旨在克服传统技术创新理论单一 的经济增长观及其在认识上的误区,正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问的紧密联系与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首先应 该是一个观念的转向,目标的转向。在实践上要大力推行绿色经济,发展生态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明确地提到了经济发展的日程和目标上。煤炭开采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矛盾突出地体现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上。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一方面为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能源基础 ;另一方面也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 ,由于行业亏损、经济效益低下 ,企业环保工作薄弱 ,煤矿区的环境污染危害尤为严重 ,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环境观念是在上述形势下提出的 ,以环境为基点研究和探索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营销道德性决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企业营销活动中大量存在非道德性营销行为,影响了消费者、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营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改善企业营销道德性决策的对策,如提高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准、倡导绿色营销方式、将伦理道德思想纳入企业营销战略中,以及建立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等等,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雪薇  王薇  郭启光  宗刚 《前沿》2024,(1):84-93
本文基于高铁开通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机理,将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8—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和空间杜宾模型评估高铁开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西部地区和小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资源集聚和创新要素集聚是高铁开通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幸叶 《山西政报》2010,(11):43-43,40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煤炭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安全发展,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企业环境绩效体现了盈利和环保能力的统一,是绿色信贷实施的标准。通过以2008—2012年采掘服务、造纸和电力三大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基于企业环保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环境盈利能力两个维度,分析了企业环境绩效对企业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绩效仅仅与企业的短期融资能力以及短期还款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目前商业银行所实施的绿色信贷,仅关注到企业短期借款层面;商业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额度与企业环境盈利能力正相关,也从侧面说明政府环境政策实施更有利于促进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企业环境绩效与企业融资成本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即绿色信贷政策优惠并没有在企业融资成本上体现出来。为充分发挥绿色信贷作为节能减排的金融创新机制作用,应该建立与绿色信贷政策相契合的商业银行考评机制,制定完善的差别信贷标准以有利于保障绿色信贷的切实实施,以及国家层面绿色金融政策的统一协调和推动。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部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观念淡薄,企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结合松散,创新人才相对匮乏,企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科技中介不健全,这些因素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化价值观,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战略联盟,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科技投入多元化,推进科技中介机构改革,并加快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