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1991年苏联解体为最终标志,宣告了冷战时代的结束。苏联的解体,使美国解除了对其安全利益的最大威胁。美国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重心从应付全球性大战,转变为处理区域性冲突。冷战后美国的亚太地区安全战略可以概括为:以前沿存在为基石,以双边同盟关系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图描画出苏联学在美国产生的历史脉络,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期到1950年代初期。一战以前,除了大学里极少量有关俄国的课程之外,俄国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十分缓慢。两次大战之间,通过出版物和研讨班等形式,美国人对俄国有了初步了解。当时苏联国内开展的大规模“社会实验”,令一些美国学者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二战期间的战争需要催生了以苏联学为代表的地区研究。战后美国政府一改往日的冷漠态度,开始支持对苏联的研究。在大型基金会资助下,1940年代后期,以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研究机构应运而生,有关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也相继建立。从此,苏联学在美国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蔡同昌“冷战”期间,苏联曾是美国在拉美的主要竞争对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成为拉美国家的合作对象国。与前苏联在拉美积极进行渗透、同美国争夺拉美相反,近年来,俄罗斯重新调整了原苏联时期同某些拉美国家保持的以意识形...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苏联学研究是“冷战”的产物,它在美苏对抗过程中起到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逐步加深,美国越来越重视对自己“最主要的对手”——苏联的研究。上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先后成立了一些以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所,一些大学开设  相似文献   

5.
冷战时期,美国为集中力量遏制苏联,力图在亚洲构筑一条由近海岛屿链组成的战略防线。由于印度支那战争法国的惨败,美国为防止在对苏联包围圈上出现漏洞,积极策划东南亚条约组织。由美国拼凑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不仅在亚洲制造新的紧张气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联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为此,苏联迅速采取对策,在对外政策上改变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做法的同时,也对美国进行战略反攻。  相似文献   

6.
苏联对核武器的作用、核战争是否是政治的继续等问题的认识,经历了辩证发展的过程。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了苏联核政策的制定。苏联的核政策与美国的核政策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表现出几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苏联最初坚持美国应率先进行核裁军。美国的核垄断被打破后,苏联在努力发展核武器的同时,开始与美国合作致力于限制他国发展核武器;随着对美核均势的形成,在限制他国发展核武器的同时,苏联开始实施与美国进行相互限制的核政策;冷战末期,由于自身实力的衰落,苏联努力争取与美国共同削减核武器。苏联核政策的主要结果,是使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随着苏联核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历史表明,反对霸权主义,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这一新安全观为指导处理与他国关系,才是各国防核扩散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7.
章波 《西亚非洲》2000,(6):31-35
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威胁、美国的拉拢和对援助的需求使土耳其向美国接近。在对抗苏联这一共同目标下,土耳其和美国最终在1952年结成战略同盟关系。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土美关系中的矛盾日益显现,1975~1978年美国对土耳其实行武器禁运是两国关系的最低点。解除武器禁运后,土美关系趋于缓和,但土耳其更加注意维护本国和民族的利益,而决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相似文献   

8.
苏联与以色列的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东乃至全球国际关系都有着重要影响。起初,苏联和美国一起为以色列接生,并力保它在哺乳期内不至于夭折,苏联对这个新生婴儿的呵护甚至超过美国。随后,出于各种原因苏以关系开始变冷乃至敌对,经历了一段近30年的冰冻期。现在,冷战已成为历史,俄以关系已趋于正常,然而,我们现在回顾苏以关系史,对我们了解俄以关系乃至全球国际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苏美建交前,苏联方面通过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于1924年在美国组建的苏美贸易公司垄断对美经贸活动。该公司在苏联政府的领导下以两国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苏联工业为宗旨,垄断了对美信贷融资、商品进出口、先进技术与人才交流等一系列业务。为解决经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苏美贸易公司对美国政商界展开情报搜集和研究并及时向苏联政府建言献策,苏美两国的经贸与政治关系也因此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美国的防扩散政策王玲一、冷战结束后,美国军控政策的重点转到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及导弹在第三世界的扩散。苏联解体后,美国将其防务重点从对付苏联的全球威胁转向对付地区冲突。在继续关注与俄罗斯实施削减战略核武器协议、消除美俄核对抗态势的同时,突出地强...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美国的防扩散政策王玲一、冷战结束后,美国军控政策的重点转到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及导弹在第三世界的扩散。苏联解体后,美国将其防务重点从对付苏联的全球威胁转向对付地区冲突。在继续关注与俄罗斯实施削减战略核武器协议、消除美俄核对抗态势的同时,突出地强...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军控政策,冷战时期,是以苏联为对手,谋求通过军控协议,制约对方,发展自己,取得对美有利的战略态势;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从对付苏联的全球威胁转向对付重要地区冲突,在军控领域则把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冷战时期,苏联作为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曾经长期在世界军品市场上独占鳌头,1986年至1990年间,苏联每年的军品出口额基本在200亿美元以上。颠峰时期的1987年,军品出口额曾一度达到282.7亿美元。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军品出口额急剧下降,而美国则趁机抢占了大部分的世界武器市场。1991年,美国的军品出口额为140亿美元,而俄罗斯为60亿美元;1992年,美国为330亿美元,俄罗斯为15亿美元;1993年,美国为332亿美元,俄罗斯为25亿美元①。目前,尽管俄罗斯在世界军品市场所占的份额不足9%,但俄罗斯不甘久居人下,其政界和军界领导人…  相似文献   

14.
公众外交,西方称之为文化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冷战中美国对东欧的公众外交,即美国政府对东欧人民的以传播美国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是美国对东欧"双轨政策"中的重要一轨,也是美国对东欧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美国对东欧公众外交的巨大成功,使美国与苏联,美国与东欧国家政府的较量中占据了上风。  相似文献   

15.
王绍章 《东北亚论坛》2006,15(2):124-127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以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大国的面目出现,西伯利亚在其中起到支撑性的作用。苏联油气攻势是在欧洲两极格局形成后逐渐展开的。进入80年代,美国的油气遏制对苏联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苏联自成立至二战爆发这段时间里,与拉美国家的政治关系和外交关系发展缓慢,只是依托共产国际才对拉关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二战爆发后,苏拉关系发展迅速。二战结束后,大多数拉美国家与苏联建立了政治关系和外交关系。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在全球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发展国家间关系和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苏联介入拉美地区事务。但受制于美国的冷战政策及为了压制本国共产主义势力的上升,20世纪50年代末大多数拉美国家相继与苏联断绝了外交关系,六七十年代苏拉关系才逐步得到恢复。在拉美地区,苏联以古巴和尼加拉瓜为依托,积极介入拉美地区事务。苏拉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表明,苏联对拉美的政策是不成功的,其全球战略也缺乏牢固根基。苏联错失了在拉美地区提高影响力的良机,试图以经济手段维系与拉美国家的政治关系和外交关系的外交政策使苏联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古巴进行军事冒险活动也未能取得成功。苏联介入拉美地区事务的经验与教训表明,经济利益是维系苏拉关系稳定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7.
苏联对北朝鲜最初的政策是希望与美国合作,通过建立国际托管和"联合政府"的形式,在朝鲜建立一个对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政府。随着美苏关系紧张和朝鲜政治局势的变化,苏联力图在北朝鲜整合政治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起统一的、实行对苏友好政策的政府。在美苏联合委员会工作中断而联合国在朝鲜南方实行单独选举后,苏联支持和帮助朝鲜北方建立单独政府,以实现对北部朝鲜的控制,并以此与美国对抗。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恶化并形成冷战.为反击美国的遏制政策和核威慑,苏联抓紧实施核计划,建设核工业.在建设核工业期间,苏联采取了独特的核工厂生产和生活管理模式,为核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在最短时间内打破美国的核垄断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外高加索三国关系的演变同俄对独联体政策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对独联体政策的调整,俄罗斯加强了对外高加索事务的介入,以解决“热点”问题为契机,双边关系得到一定发展。但在美国和北约等外部强大势力对该地区的渗透之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在对俄罗斯失望之余,双边关系很快冷淡下来,格俄之间甚至兵戎相见。  相似文献   

20.
冷战期间,美国为阻止苏联势力在非洲的扩张,对非洲进行过大量的资源投入。冷战结束后,非洲对美国的战略价值急剧下降,一度遭到克林顿政府的冷遇。但自1995年底以来,美国重新认识非洲的价值及新形势下美国在非洲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着手制定新的对非政策。目前,以经贸利益考虑为核心的美国对非新政策的雏形已基本确定,而且还在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