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不丹难民问题”产生过程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分析了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原因,对“不丹难民问题”解决前景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瓯雒国”问题,它与“文郎国”问题一样,是越南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学者陆续发表文章对“文郎国”作了深入考证,但未见有专文考辨“瓯雉国”。鉴于越南某些人在“瓯雒国”问题上作了不少文章,混淆视听,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3.
越共“十大”将于2006年上半年举行,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越共九届中央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月18日结束,进一步完善了越共九届中央向越共“十大”作的政治报告草案等文件,同时会议对越共“十大”的人事问题作了重要安排,确定了会议的任务和议程,明确越共“十大”的主题是:  相似文献   

4.
博弈论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论,对分析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困境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巴关系经常出现类似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死结困境”等模式。印巴双方为追求各自收益的最大化,更多地是采取了的“不合作策略”,而不是“合作的策略”,这样使得克什米尔问题上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介绍中东欧剧变以后该地区罗姆(吉卜赛)人问题的新情况,并就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历史背景作了阐述与分析。文章从罗姆民族的名称、种族、语言、历史、分布、政治和经济地位的现状等不同角度对罗姆人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论述,还对一些问题提出看法,如“罗姆人”、“吉卜赛人”和“茨冈人”等名称辨析;罗姆人的分布情况和该民族人口统计数字的准确性;罗姆人在中东欧剧变后面临的严重困难及其产生原因;罗姆人与其居住地区原住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历史遗留问题等。文章最后指出,中东欧国家政府、社会各界以及罗姆人自身为改变该民族的困难处境,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问题十分复杂,罗姆人状况的改善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此文对目前国际政局中出现的“第三条道路”的主要观点作了综合和归纳,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作了简要分析,并对西欧国家当前内外政策调整的影响作了概括,指出这是一种与当前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而出现的改良主义思潮;它既是一种政治现象,是欧洲国家政治“左倾化”现象在观念形态上的体现,又是欧洲中左政府当前内外政策目标、相对于右翼政府、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政策变动趋势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在考察1990年以来美国国会对台议案表决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其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进而对其今后在台湾问题上将产生的影响作一些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国会在对台议案表决中具有议案内容基本一致、投票结果基本一致、两党对台态度基本一致的特点;国会议员对台“态度性议案”的一致性高于“政策性议案”,共和党的“一致性”高于民主党,国会两党在台湾问题上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总之,美国国会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是倾向台湾的,但其对台湾的支持是有限度的,不会公开支持“台独”。  相似文献   

8.
最近以来,各国反动派国围绕着我国平息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叛乱事件,发出了一阵疯狂的叫嚣。在他们干涉我国内政、挑拨中印关系的言论中,盗用了一些国际法名词,来混淆视听。本刊读者来信要求我们对这些名词的含义加以解释和澄清。下面我们请英涛等同志就“主权和宗主权”、“不干涉原则”、“缓冲国”等三个问题作一简单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2001年“9·11”事件后,中亚地区的安全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内部的安全环境、外部的安全影响作了分析。着重论述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在近期的走向、地区安全问题的表现以及克服安全威胁的现实出路。打击“三股势力”和反恐在中亚固然任重道远,但对于地区安全更深一层的因素,比如地缘政治和国内政治的问题,社会经济领域的弱点,地区内跨国合作的紧迫性,同样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际地位走势问题是一个牵动世界总体局势演进的大问题。“9·11”以来特别是围绕伊拉克战争而出现的世界性反战甚至“反美主义”浪潮 ,使美国的国际威望不能不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由此也引起了各国学界对美国未来国际地位走向的关注和争议。为对此一重大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 3月 3日以“美国国际地位走势评估”为主题 ,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 ,试图从各个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评估 ,以有助于对美国、对世界总体局势的认识和把握。现将与会部分知名学者、专家的发言整理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南中国海是一片在地图上不起眼的区域,但它却对亚太区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争议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中国及台湾地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南沙群岛因其丰富的石油和其他天然资源及重要的战略地位受到关注。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对南中国海区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会在南沙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呢?是引起军事争端还是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和平解决南沙问题呢?这将是本文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同时本文也对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中扮演的角色做出批判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始终是两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近几年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与两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不相称。因此,如何继续推进和深化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现已成为两国政府面临的共同任务。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具有兼容性,官方宗教政策也呈现出以兼容为主排他为辅的特征,这造就了中国民众宗教思想的实用功利性;而俄国民间宗教信仰则具有排他性,官方宗教政策也呈现出以排他为主兼容为辅的特征,这培养了俄国民众宗教信仰的纯粹性。中俄宗教的兼容性和排他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实用功利性和信仰纯粹性,成为两国文化根深蒂固的特质,深刻地影响着中俄两国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中蒙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中蒙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将进一步推动蒙古国内经济的发展,并为其融入东北亚经济圈起到促进作用。在东北振兴这一历史背景下,东北地区与蒙古在通道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为进一步推动中蒙合作,建议:实行让利合作政策;鼓励大企业赴蒙古投资;加快铁路通道建设;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完善各种经济合作平台;加强对蒙古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产业结构相似度、变动速度,出口产品结构等指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现状,认为当前双方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相似性、趋同性和竞争性将阻碍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按产品内分工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协作分工体系,实现中国和整个东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6.
次区域合作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越南是唯一一个与中国有海陆相连的国家,区位优势独特。因此,越南将在中国与东盟的次区域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实际上,越南已经在中国-东盟的次区域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广西要加强与越南的合作,共同推进中国-东盟的次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中俄签订互免签证协议后,大量中国人跨过边界来到俄罗斯寻找致富机会,这引起俄罗斯政府的恐慌和担心,开始对中国人逐渐实行越来越严格的移民政策。这些法律和规定为赴俄的中国人合法居留和就业筑起难以逾越的障碍,将大多数劳动移民排挤到非法领域。严格的移民政策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改善目前状况,促使中俄两国关系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共计81名印尼外交官和学者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这两类人员代表着塑造印尼外交政策的官僚群体和非官僚行为者。本研究对受访者关于中国及其对外政策的认知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是分析受访者对于中国的总体印象,然后进一步研究他们对于中国外交政策行为的看法。可以说,从最初的认知分析出发,几乎所有受访者大体上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巨大能力的国家。研究还发现,对中国持有较正面看法的人数,远远超过持负面看法的人,后者将中国看作是印尼当前的或潜在的威胁。就中国外交政策行为而言,绝大多数受访人认为,中国有着实现目标的决心、务实、拥有协调良好的官僚机构。他们认为,其他国家,包括印尼,在执行对外政策时也应该具备这些特征。本项初步研究所呈现的各种观点表明,至少在作为取样的受访人当中,关于中国形象的认知远非一致。不过,他们的中国认知也不能保证他们认为崛起的中国就是印尼应当依赖的唯一的信得过的合作伙伴。就此而言,雅加达和北京在外交和经济领域开展更多的互利互惠往来,将会为进一步改善印尼与中国的关系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是当前和未来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之一。新加坡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评估中国—新加坡服务贸易协定框架下中国服务贸易承诺情况,分析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实践情况,对于下一步推进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是后来的基础。18世纪末到二战结束,南中国海越来越多地涉及美国利益。二战前,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有限,承担责任亦有限;二战期间,美国已深深地介入南中国海事务,南中国海对美国利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决定了整个冷战时期乃至如今美国南中国海政策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