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翁文灏的政治心理变迁为中心来检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新中国成立前后,翁文灏的政治心理变迁经历了几个阶段:勉为其难为国民党服务、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学习经典建构政治认同、安居乐政增强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上体现出来的先进性,使翁文灏的政治情感逐步从国民党转向中国共产党。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基于此,翁文灏建构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在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中,农民,作为占中国人口比例最高的社会群体,有其独特的社会心理。根据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发展需求,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举措来推动农民阶级身份的转变。针对农民阶级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中央循序渐进地推进政策执行,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研究这一时期农民的政治心理变迁,对于中国共产党科学制定对农村的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参与是衡量民主的重要尺度。本文分析考察了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为什么参与政治(动力机制)、怎样参与政治(方式)以及政治参与的发展程度等问题。边区农民的政治参与支持了对共产党政权的政治认同,有助于共产党实现广泛的社会动员,进一步推动了边区的民主化进程,也为边区广大农民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政治心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生活或政治关系表现出的一定的政治情感、态度、信仰、性格和价值取向 ,以及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所持的态度、兴趣、情绪、愿望、要求的总和的政治心理 ,它支配或调节着人的政治行为的一定倾向。任何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社会政治生活采取一定的态度 ,具有一定的政治心理倾向 ,形成一定的政治心理活动。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改革以来 ,伴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的解体 ,中国农村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政治关键状况及权力运行机制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与此相联系 ,农民的政治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势与特点 ,文章认为 :传统政治心理开始瓦解 ,现代政治心理开始形成 ,前者逐步向后者转化 ,传统政治心理与一定程度的现代政治心理并存。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农民教育等一系列路径方法,调整了农民之间以及农民与国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成功实现了农村社会基础的翻转与再造。农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民政治情感从古发展至今仍然保留着相当的传统因素。对此本文首先对中国农民传统政治情感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进而对其生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农民传统政治情感的现代转化作了探讨,以期对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体现在政治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政治制度确立和完善以及政治治理能力增强和调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确立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完善政治制度和增强治理能力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的发展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兴英 《理论前沿》2009,(24):65-6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切实赋予农民各项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在各个时期积累了宝贵的年轻干部培养经验,包括政治标准占首位,德才兼备是根本,实践标准不可少,勤政为民展作风,注重学习提素质。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优良经验,新形势下要通过加强年轻干部教育体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强化制度保障、严字当头强化监管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党的年轻干部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创建了全新的民主制度。新中国的民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其它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以及人民代表大会下既统一,又独立负责的立法、行政、司法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民主制度。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政治体制改革,共产党成了中国现代民主制度的领导核心,人民的权利在实践中得到落实,自主行使国家权力得到了制度保障;实施了依法治国方略,民主基本上实现了程序化法治化;完善了监督制度和权力制衡制度,权力配置更为科学合理;民主在社会领域的各方面得到延伸,人民当家作主的范围更宽广,民主实现了质量提升的飞跃。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民主的质量,以满足人民的政治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1.
如何促进农民的政治参与,这是近代中国任何力图有所作为的政治力量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文章分析了1947—1949年农民在土地改革中的政治参与状况,指出其积极型参与和消极型参与相结合的特点,并揭示出了这一问题的现实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会还能回到中国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以及现代公共行政的法制化推动了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进程,也导致社团的勃兴。农会曾经在我国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消失了。由于我国长期受阶级斗争观念的误导,认为农会只不过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忽视了农民利益并产生了“三农”问题。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性质要求有保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农会的存在,当然,随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历史性转变,农会的主要职能也要转变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  相似文献   

13.
政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政治过程和心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包括人性与政治、政治人的动机、政治人格、政治领袖心理、群体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社会化等内容。《韩非子》一书有丰富的政治心理学思想,此书论说的理论基石来自于对人性的确认,对政治参与者动机的观察,对政治活动中人格的剖析,围绕君权至上推行法治,荟萃权谋之术,深刻地影响着此后的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现代政治文化,公民文化是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公民文化以民主的价值理性和形式理性为基本理念,又包容了民主的社会心理基础,对民主政治影响深刻.中国应培育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要经历的一个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中国现代新农民诞生和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新公民诞生和成长的过程,还是中国公民教育事业整体推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农民与政治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以来,中国农民经历了政治公民、半政治半社会公民和社会公民三个阶段。当代中国农民的平等权、自由权、人身权、参政权、自治权等政治权利的保障和实现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旧体制的制约。农民的维权活动从日常抵抗上升到以法抗争,给农民以宪法关怀是解决农民问题、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中新的重大现实课题和重要的理论课题。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制度,科技人员的思想文化教育缺失,农民作了长达50多年的超常贡献,对农业科技投入较少等都制约了利用农业科技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海外中共研究中,学者们从政治学的视角对群众路线赞誉有加。主要观点有: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一条组织原则;是对西方民主的一种抗衡;是一种决策模式;构成政治参与的基础;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治理的一种方法,影响着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的运作与发展,今天仍是中共强有力的政治资源,并将继续主导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群众路线还产生了一定范围的世界影响。总体而言,海外学者的观点是比较客观,也是基本正确的,其观点和视角值得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在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向乡村转移的过程中,毛泽东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好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工农联盟思想,最终催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群体,却是政治参与的边缘群体。《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有望使农民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选举权,更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应该在对其肯定的同时,更多地从我国农民参政所处的现状思考,通过对农民参政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探寻一条适合国情的农民参政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