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当代社会本科教育改革的要求,面对择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如历史学等传统长线学科必须主动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方式,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建设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历史学专业实践基地。其中,教育见习基地、教育实习基地、遗迹考察基地、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是历史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核心。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利用周边现有的资源进行实践基地建设,能够实现学生、学校、基地、地方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王海宾 《学理论》2015,(2):196-197
地方文化与当地高校校园文化互融互补,地方高校应高举弘扬地方文化旗帜,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吉林化工学院深入挖掘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号召广大学生组织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开发;同时,通过地方文化进校园,积极培育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3.
同级组织监督是中国共产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方面,当前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和监督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要通过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强化职能、拓展渠道等,积极探索同级组织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革前的学校结构、分歧与文革的发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学校为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佳的基础,因为学校是一架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器。每个学校的班级都有自己的班委会,每个学生都是其成员。与班的组织相对应,在小学都有少先队组织,中学和大学都有共青团。这些组织都是共产党的外围。班委会在教师监督下,政治性组织都由共产党做“辅导员”。这两个组织的作用是相同的,每个组织都为学生组织郊游、运动竞赛和外出活动,检查学生的品行。但班委会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技能及业余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
学习性投入状况是大学生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从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师生互动程度、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等方面分析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性投入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对策如下:正确认识学习性投入行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教育;建立四年一贯导师制,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学习支持体系和支持型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6.
王梁宾 《学理论》2012,(2):154-155
高校课余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以学科班为单位的班级体育锻炼;另一种则是以体育俱乐部形式开展的,这两种组织形式各有特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目前国内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中采用较多,效果较好的一种体育教育延续方式。目前,我国也有不少高等学校建立了各种单项体育俱乐部,采用教育行政渠道和学生社团渠道相结合的形式,这也许会成为中国体育改革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郝鑫  张岩  王俊龑  李梦琦 《学理论》2013,(32):259-260
近年来,许多学者不断探索如何能深入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但能增强大学生科技意识、增长科普知识储备,而且能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创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改进措施如下:提高认识,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引导;加强组织,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加大投入,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完善制度,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规范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丽岩 《学理论》2011,(15):323-324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努力挖掘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因素,有效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在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基本渗透途径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拓展阅读和语文活动等环节中。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9)
当前我国高校《中国文化概论》始终处于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强调历史,漠视现实;目标先进,教法落后等困境中。针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改变传统教学目的,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人生素质修养的提高。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将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结合考核。  相似文献   

10.
张蒙 《学理论》2013,(32):310-311
新疆和静地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问题,对此提出相关策略:关注学术引领并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地方特色为根本,因地制宜,自主开发;实行拼课式教学;多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在做中学;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尽管中学历史新课改已在河南全面推行,但作为培养中学合格师资的高师院校历史院系,其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学历史新课改仍存在着诸多脱节之处,如对中学历史新课改关注不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滞后;师范生教研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不够;实践教学、职业基本功训练实施力度不强等。为此,需要调整历史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增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新课程;构建严格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考核体系,强化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调整历史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效果;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4月10日,中共江南区委统战部"同心·扶教"活动暨南宁三中青秀校区、江西中学、民进南宁市江南区总支携手共建教育发展共同体启动仪式在江西中学举行。活动中,中共江南区委统战部、南宁三中、江西中学三方签订了"同心·扶教"共建教育发展共同体协议,南宁三中和江西中学开展了各教研组之间教学教育交流活动。此后,南宁三中将通过每年定期组织教育教学交流和研讨活动,帮助江西中学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和日常工作管理,推动"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分析现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比较薄弱所致原因,提出深化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3)
针对大学生人文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及人文教育的现状,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提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人文教育常态化,完善人文艺术教育的学分及相关的规定、制度,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以及通过课外科研训练与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人文素质等措施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结果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在卓越教师计划指引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优质师资培养的新途径。以地方院校卓越教师实验班为研究对象,尝试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融入国际化办学元素,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等有效措施,对培养卓越教师、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杰  陈增辉 《学理论》2011,(34):248-249
拓展训练强调受训者为中心,让受训者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过程中领悟道理,提升自我,构建健康的心理。由于其训练内容和方式特别,能解决军医大学学生存在的心理共性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水平,是军医大学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就拓展训练在军医大学学生中的适用性作探讨,推动其在军医大学中的发展,甚至在军事训练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程文文 《学理论》2013,(2):237-23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更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以深圳市某小学调研所感悟,以阅读教学"大环境"的营造为主线,通过小学生阅读时间设定、校园班级陈列设置,以及文本阅读、课外拓展和阅读活动三者结合的简要说明,旨在挖掘语文阅读的有效方式方法,从而切合教学实际推进学生阅读活动,做到真正"教会学生、教懂学生",实现阅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5)
我国和日本由于共同的地理位置和相似的文化渊源,两国高校的德育内容也有相似之处。日本高校德育教育中形成的丰富的内容体系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高校德育也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贯穿历史,将课堂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高校要创设各种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支持;找准自我认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大创业实践力度。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1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受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层见叠出,主要表现在学业失信、经济失信、求职失信和人际交往失信方面。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1]可以从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与诚信相关的知识、围绕诚信教育举办校园活动以此来营造诚信氛围、运用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诚信理念、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培养诚信意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强诚信教育这五个方面具体着手。  相似文献   

20.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思维能力、意识等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在世界史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大量阅读,丰富历史知识、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