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居住空间阶层化趋势开始出现,而居住空间的阶层化也将作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摄取。那么,居住空间的阶层化对教育不平等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根据以往研究,教育资源获取的阶层差异被看作是导致教育不平等重要原因,因此居住空间阶层化与教育资源获取的阶层差异有着互为因果、彼此强化的关系。一方面对教育资源的差异化追求会导致居住空间阶层化,而另一方面居住空间的阶层化又反过来起到垄断特定教育资源和阻隔其他阶层享有特定教育资源的作用。本研究则注意到,在控制学校资源的条件下,学校学生的社会构成这一因素本身也会作用于教育不平等,即所谓的"生源效应"是存在的,而正是由于"生源效应"的存在,居住空间的阶层化还可以通过影响学校生源的社会构成而作用于教育不平等。  相似文献   

2.
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使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教育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存有突出的"城市取向",这自然构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二元教育结构已内化成城乡人口不同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这种意识与观念的不同又会反作用于城乡教育差别的存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实际上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城乡分野,存在着教育机会的认可与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某种不平等的倾向,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更应加强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自身的改革.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需要按照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进行更深刻的解构与建构.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推行依法治国的今天,中国的法律教育正 酝酿着一次巨变。但要达到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本文通过对比国外几种法律教育模式,对我国 法律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消费分层已经成为研究社会分层的一种分析视角。在当前中国城市社会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形式——显性消费与隐性消费,进而相应产生了城市消费社会中的消费阶层化现象。根据各消费阶层在消费行为上的阶层化差异,我们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划分为炫耀型消费阶层、攀比型消费阶层、实用型消费阶层、生存型消费阶层和贫困型消费阶层等五个阶层。  相似文献   

5.
曲晶  高玲飞  徐辰  万杨 《法制与社会》2010,(20):188-188
青少年犯罪问题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社区教育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桥梁,社区自身具有的四种功能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社区教育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本文提出四种加强社区教育的具体方法,旨在增强社区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切实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年代,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但是在我国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却出现了一种惟政治性的现象: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作为一种政治导向来实施,忽略了其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指导中国的发展和前进,就必须转变观念,由惟政治性的倾向向社会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股份制是借鉴企业股份制合理内核的一种教育运作的创新模式。它符合教育政策和法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变革的现实需求,是实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进步的有效途径。教育股份制体现了一种多元化的价值趋向,并以社会本位为核心,强调公私法的兼容和价值并存,并集中在资本和管理两个层面,寻求教育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的最佳平衡和有机统一从而凸现出其作为一种独立制度设计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中等收入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结构.目前,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但吉林省的中等收入阶层还没有达到占社会人口总数40%的最低线.本文通过对798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吉林省中等收入阶层面临着收入水平低和购房、子女教育、家庭社会保障支出压力较大等困境;中等收入阶层发展面临着收入分配、产业结构、市场化进程、全民创业、利益调整等诸多障碍.为此,本文认为,形成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共识,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拓展社会流动空间,是培育和扩大吉林省中等收入阶层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身体刚刚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情况变化,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患。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道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决的。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即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它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推动着教育过程的运行,决定着教育过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跨入 2 1世纪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教育能否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关键在教育能否实现现代化。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 ,我们应该实施素质教育 ,因为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彻底更新 ,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根本标志 ,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现代化的内涵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实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系统 ,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从总体上说是与社会的变迁过程相一致的。因此 ,认识教育现代化必须先认识现代化。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有影响的思潮兴起于 2 0世纪 5 0年代初。关于现代化问题有许多不同观点 ,综合较…  相似文献   

12.
老年化是任何个体都会经历的发展过程和发展任务,但人们普遍存在着对老年人和老年化过程的偏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这种老年化偏见是由一种不公正、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倾向的社会态度所致。要减少或消除这种社会歧视,必须从改变社会态度入手。终身化老年教育就是融入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贯穿人一生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人们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了解和认识老龄化问题、消除老龄化偏见和老年歧视态度,为成功的老年化做准备。实施终身化老年教育,必须了解人们已有的对老年化过程的态度,无偏见地看待老年化过程,关注老年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建立高质量的代际沟通。开展终身化老年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释学使教育的理论获得新的本质和使命,它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宣告教育作为一种人文真理的可能性。教育的本质不是自然属性的体现,而是人类意志和自由想象的赋予,在解释学的框架下,教育获得一种主观性本质。教育的理论是人对世界的理解,而不仅是对世界的一种"反映"。教育的理论提供了对教育的解释,同时教育的解释又创造了教育的理论。人不断地建构着教育,而不是被教育所建构。教育的理论既是人的想象的结果,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人如何想象教育,教育就如何显现自身;人如何解释教育,教育就如何认同自我。教育的理论在解释教育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多样性、丰富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与形态。  相似文献   

14.
发展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是我国改革的战略方向。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中间阶层规模壮大、中间阶层政治作用及中间阶层筛选对社会和谐作用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为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引导我国中间阶层健康发展以及推动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应采取以下的政治措施:构建公正的社会分化机制,强力扩展中间阶层形成的社会空间;扶持中间阶层自身发展,推动其政治上的成熟;提高政治系统的容纳和协调能力,化解由中间阶层发展而引发的阶层矛盾。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领域人才素质的一种新培养方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本文主要讨论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探索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进程中,结构变迁和制度转型在不断增强的人口流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不断加剧的收入分化以及不断推进的旧城新造过程中得到验证并随之进一步深化。作为城市基本构成单元的社区,既是城市社会再生产的载体,且又是社会结构变迁和制度转型的外在标志。故深入探讨城市社会分层结构在城市社区中的体现及延续对于城市社区的治理和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生态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一样,有其客观的规律。但是,鉴于教育生态学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才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到目前为止,教育生态规律,仍然是人们正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从整体上讲,它还属于灰色系统。教育本身有它的层次结构,包括教阶结构、教育生态的水平结构。在教育周围,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相互交织,组成多维复合的网络结构,从而,由教育与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对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生产、传播和集散场所,是受西方社会思潮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和挑战的前沿阵地之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丰富的内容和多变的传播形式,将面临着哪些挑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又将如何面对这些挑战,这便是本文力图探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人是理解鲁洁先生教育学术思想的基点。她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理解人,指出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世界历史的人是当代社会实践的要求;她从人性的缺失揭示了现代教育无人的思想根源,指出教育的立场是人的立场,教育必须回归人,立足于现实的人;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就在于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当代教育要培养世界历史的人;她以人为主体,以成人为核心,构建了人本时代的新教育学。鲁洁先生的教育人学研究,不仅使其思想充满着高度的人类情怀,而且也使她的教育生活绽放着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05,(9):37-3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教育立法史,教育在法律的规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法律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一个理性的成熟的法治国家不仅表现为有着完善的法律规范系统,而且表现为法律规范系统能够有效付诸社会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