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其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备受关注。但作为工具理性的科学,它具有极强的伦理负载。应加强基因伦理研究,引入基因工作的责任机制,形成基因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和原则,以保证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吴翠丽 《前沿》2008,(12):142-146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又给人类带来了难以预知的危机风险。人类正步入一个“风险社会”的时代。人类对自身理性的过分自信和对科学技术理性的无限滥用,是导致风险社会产生的价值根源。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使人类自身正面临着种种不可预知的社会风险。积极应对科技发展的危机风险,将其控制在个人和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避免使其转化为真正的社会危害,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介入伦理价值的维度,确立和倡导科技伦理的价值规范,是有效规避和治理社会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在现代社会确立和倡导的科技伦理规范主要包括:加强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意识,尤其是科技人员的社会伦理责任;正确处理伦理约束与科学研究自由的关系;努力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对话等。  相似文献   

3.
方宁 《理论月刊》2009,(5):121-123
现代基因技术给人们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与基因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人类必须对基因研究给予伦理导向,在基因研究中建立相应的伦理体系.基因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发生碰撞提出的伦理挑战,也就是所谓基因伦理,大致上围绕五个层面而展开,即基因-检测、基因-治疗、基因-生殖、基因-克隆和基因-生态层面.这五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基因伦理评判的关键是基因技术的具体运用对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价值和意义,评判的基础是从生命伦理角度考虑在尊重人的生命、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前提下的生活质量、生命健康、生存环境、人生价值等.  相似文献   

4.
王晓兰 《理论月刊》2010,(7):135-138
康拉德在创作中将人物悲惨状态推到极致来凸显敌对的社会伦理环境和个体的伦理选择对人物造成的悲剧,这一手法给予了老舍极大的影响。在康拉德与老舍的作品中,代表不良伦理环境的城市是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活动、谋取各种利益的中心,更是作家考察人类本性和道德危机的重要场所。他们的创作表明:敌对的社会环境与小说主人公在关键的道德考验中做出的伦理抉择是导致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郭卫华 《前沿》2007,(10):198-20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构成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生存空间——"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在推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种种伦理困境。其实,这种伦理困境最为本质的道德根源就在于网络社会伦理责任的缺失。因此,在网络社会中凸显和强调伦理责任的道德价值是我们走出伦理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基因编辑在精准医疗、改善人类健康方面意义重大,同时也存在巨大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风险。基于民法视域讨论现代生物医学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可以发现,基因编辑在生命平等、代际平等、社会公平和人类发展等层面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在技术安全性得以确认的基础上,应将以人为本原则和风险预防原则设定为基因编辑的民法伦理边界。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视阈中描写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在表现由于伦理选择而形成伦理困境并进而导致伦理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的生命寓于自然,人的终极存在就是与自然融通的伦理诉求。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把书中的世界描摹成一个"人-自然-社会"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中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协同进化的情形,真切地反映出人类的道德关怀向自然界扩展,人类中心主义通过微妙的辩证法扩大了边界。人-自然-社会三者错综交织,彼此隐喻,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交叠,小说《呼啸山庄》于是成为一个显性的生态共同体,其中不仅有爱恨情仇的伦理纠葛,也有呼之欲出的深层生态伦理自觉。这种生态自觉在艾米莉的诗歌中也随处可见,比美国生态学先驱利奥波德提出生态共同体的概念早了一百年。  相似文献   

8.
陈雯  陈爱华 《求索》2012,(1):58-60
低碳科技是在科技经济与资源环境悖论凸显的背景下产生的。低碳科技凝聚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必将给社会生态系统带来福祉与多赢,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低碳科技伴随着伦理风险的客观性、隐蔽性与相对性等特质。低碳科技本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科技理性的滥用程度、"漂流的"道德责任是其伦理风险的主要成因。为此,构建科技伦理生态,强化科技执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加强企业、政府、科学共同体等组织的伦理责任,引入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等必将成为发展低碳科技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9.
姜悦  周敏 《青年探索》2017,(3):16-23
网络玄幻小说虽然呈现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但它所热衷的青年个人奋斗叙事,正是对青年现实处境的某种玄幻式投射。玄幻小说一方面极力强调"努力才能成功""努力就会成功"的成功学伦理,另一方面又大写"金手指",将之作为主角变强不可或缺的依仗。奋斗伦理与经验之间的冲突借"金手指"得以想象性解决,正是当下青年感觉结构的复杂性所在。在个人奋斗叙事上,玄幻小说看似抹煞了善恶分野,但细查之下,其价值系统,既是欲望的,又是超越欲望的,自有其新颖性。这一价值系统,未始不能被看作重建"新伦理"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邓寒梅 《求索》2011,(4):209-210,254
"非典"小说揭示了2003年"非典"蔓延前后我国存在的公共健康危机,如某些部门和地方的不当"维稳"延滞了大众知情权,某些医疗部门和团体的经济利益观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对健康道德观念的侵扰。公共健康伦理可以从政府和社会的伦理责任、公共健康专业人士的职业伦理和公众的公共健康伦理意识和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反思。正因为有了疾病,人类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才有可能团结一致、共同探讨和战胜疾病,从而突显出公共健康伦理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球意识和伦理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意识或人类的整体意识是人类意识的进步和升华。对人类整体意识的研究和探索是建立新的人类文明的需要,正在兴起的普遍伦理、环境伦理、生态伦理以及可持续发展伦理都是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共同发展或持续发展出发,来研究、探索和阐述人类的整体意识的,或者说它们的研究都体现了人类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柯翠英 《新东方》2006,(11):58-60
社会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一个社会中,如果缺少道德的约束力,人类活动就会缺乏秩序而陷入混乱。道德存在的价值就是有助于社会活动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的和谐。“学术道德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1],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如果不遵守学术研究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就会“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损害学术形象,对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造成恶劣影响”[2],同样会使高等学校校园以及社会出现不和谐的状态。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为了整治学术道德缺失,教育部…  相似文献   

13.
克隆技术对生命伦理的冲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隆技术的发展动摇了人类现有的社会伦理基础,支持者和反对者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伦理能否战胜科学,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传统道德哲学,家庭是伦理世界的基础,家庭中的个体是道德哲学的天然能动原素。儒家哲学"血缘—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道德哲学理论,回答了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文明路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把爱人和爱物统一起来,把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统一起来,实现了从"个体—家庭—国家"社会模式转向"自然生态"伦理系统的转变,体现了个体通过自然世界来表达其主体存在性的意愿和当然性。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技术作为人类维系生存和促进发展的手段,实现了人的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更新了人与自然的道德逻辑和伦理框架。这种文明的转换试图通过技术的努力,实现对自然能力的控制,改变人的自然本性及其结构。道德伦理的每一次转换都为道德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向度,这是理解和把握社会伦理发展的哲学思辩。  相似文献   

15.
陈德敏  孙玉中 《求索》2013,(7):101-103,31
面对全球生态困境,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基于各自实践和理论困境而无能为力。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整合和超越了传统环境伦理,体现了环境正义的要求,符合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永续发展的愿望,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接受。虽然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目前在理论中尚存缺陷,在实践中仍面临困境,但在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环境治理主权让渡、创设科学民主化环境治理机制以及充分彰显环境治理科技功效等手段,弥补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不足之处,奠定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伦理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6.
科学研究并不总是崇高的。科学一旦和各种私利挂上钩,崇高很有可能变成卑鄙,不仅不能造福人类,反而可能会给人类更大的伤害。科研人员的研究也需要遵循生命伦理规则。  相似文献   

17.
黄伟 《求索》2008,(12):195-196
西方文学的动物叙事源远流长,代有佳作,在社会伦理、宗教伦理、生态伦理三个维度上对人类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索。在社会伦理的维度上,它涵盖了西方的社会伦理探索的全部过程;在宗教伦理、生态伦理的维度上,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类的道德自我完善。西方文学的动物叙事成为人类德性之路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历史科学主要是一种基于唯物史观的统一的科学研究原则、方法及结论原理。其所蕴含的唯物实践论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在理论、现实和价值上完成了对"历史科学"的重建。马克思历史科学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中的历史观点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在吐故纳新中彰显马克思历史科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社会正在逐步走向"有闲社会","休闲伦理"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休闲伦理内在包含"休闲的伦理"和"伦理的休闲"两个维度,"休闲的伦理"是指休闲行为的内在依持,而"伦理的休闲"则是符合伦理的休闲行为,两者辩证统一于具体的休闲行为。当前,休闲伦理要注重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向,即从"休闲的伦理"走向"伦理的休闲",具体在休闲行为中要注重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达到精神生态和谐,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生态和谐,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自然生态和谐,三者共同推动人类走向"休闲和谐"。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是防范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重要前提,而对人机关系伦理本质的认识存在着人本主义与技术主义的分野。从人本主义的伦理立场出发,尽管出现了超人工智能,但人类的伦理世界是不可能被颠覆的,因为人伦关系、伦理法则及伦理秩序是人类所“独有”的。机器人也许会“参与”到社会伦理生活中来,这种“参与”源于机器人内部被预先设定的程序,机器人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伦理主体。从责任的基本规定看,机器人也承担不了伦理责任,因为它天然不具有行动的自知性和可解释性,人类对人工智能负有完全责任,而不仅仅是责任的分担者之一。当我们说要强化机器人伦理的时候,绝非意指关于机器的伦理,而是人类对智能机器人进行设计、开发、应用与运营的伦理。坚持人本主义的伦理观念,是讨论人工智能伦理的前提,可以避免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与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