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群众》2016,(6)
正近年来,江苏积极主动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在投资管理体制、金融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贸易监管与便利化改革等多领域进行及时对接和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今后,江苏应继续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形成发展新优势,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相似文献   

2.
正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总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对接、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做法,可以分享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改革红利,主动受益"溢出效应";接受自贸区的产业转移,推动全省服务业转型升级;对接自贸区便利通关新模式,提高江苏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借鉴自贸区金融财税改革经验,助推全省金融改革创新;参照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助推我省探索利用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在自贸区内创新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与业务创新,也是立法的创新。银行业创新成果可以直接促进区内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程度。自贸区银行业的制度创新与业务创新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以促进区内实体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为目标,不断加大对跨境投资和贸易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9,(22)
<正>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39.5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江北新区范围内,并承担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的重任。"入群"自贸区,是江北新区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国家级江北新区正式进入与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多区联动"发展新时期。江苏自贸区获批以来,南京片区紧扣"两区一平台"战略定位,深入研究片区内企业和国际人才发展需求,重点围绕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领域开展先行探索,全力  相似文献   

5.
文化金融是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借力金融、两者相互融合发展的一种产业金融创新活动。在中央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方针和政策指导下,上海文化金融创新走在泛长三角前列,江苏、浙江、安徽文化金融创新积极开展,共同支撑泛长三角文化产业的振兴和繁荣。今后,泛长三角要借力上海自贸区建设,推进泛长三角文化与金融融合的合作和联盟创新,提高文化金融的国际化水平,促使泛长三角文化金融领先于全国,壮大长三角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泛长三角经济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发展,代表中国整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潘闻闻 《群众》2014,(7):54-55
<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顺应世界经贸发展新趋势,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主要突出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四大制度创新,将不仅促进上海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也对江苏金融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举措上海自贸试验区功能培育的核心是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主要目标是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  相似文献   

7.
正自贸试验区既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又是塑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平台。江苏进入"自贸区时刻",是全省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事喜事。江苏终于拿到了这张"好牌",打好这张牌,建好自贸区,将会对江苏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建议:第一,将自贸区建设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紧密结合,打造有高度、有质量的"江苏特色"。一是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制度优势和开放平台,吸纳全球高端要素,汇聚国际创新资源,打造原创型科技研发基地,实现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二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等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产业集群,并以产业链为载体进行改革创新和系统集成。三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和生态链,加快推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省级层面的自贸区战略指依托特定区域,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要素市场化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提升等建设,全力构筑国际化的营商制度与环境,高效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一种战略导向。浙江自贸区战略不仅要积极申报浙江的自贸区,以便开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等创新试点,更要作为推进经济改革开放、法制环境规范的战略理念与举措,统筹谋划、体系化建设,作为浙江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自贸区建设,对新时代中国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其也面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设施联通建设落后、贸易结构单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经济方面的制约因素。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自贸区建设的基本策略与路径包括:一是构建沿线新经济循环,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二是推进设施联通建设,夯实自贸区建设硬件基础;三是发挥贸易产业升级效应,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共同升级;四是提升沿线企业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创新自贸区发展思路、试点自贸区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后推向全国,是中国获取世界发展红利和制度红利的重要抓手自由贸易区是一国或地区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通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手段而开辟的与其他地区隔离的特殊区域。当前,我国进入了建国后第三个三十年,处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产业创新引领、经济社会转型、打造升级版经济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9,(22)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为江苏自贸区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江苏始终是改革开放"先行者""排头兵"的科学定位,更是对江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期望。根据《方案》,江苏自贸试验区包括南京片区、苏州片区、连云港片区三个片区,明确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祖强  梁曙霞 《群众》2010,(2):56-57
<正>当前江苏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实现率先科学发展新跨越,是江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制定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规划和  相似文献   

13.
陈策 《政策瞭望》2013,(8):54-54
最近.国务院会议通过了《中国f上海1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包括:(1)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2)未来企业法人可在上海自贸区内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个人则暂不施行;(3)上海自贸区也很可能采取分步骤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方式.比如先行推动境内资本的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4)上海自贸区在中国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rrPPl谈判中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加入TPP的首个对外开放窗口。据了解,《方案》最终将可能落实到金融、贸易、航运等五大领域的开放政策,以及管理、税收、法规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创新。在创新的政策领域中.金融领域试点最惹人关注.自贸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也涉及一些离岸业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新一轮自贸区战略竞合加剧,科学实施"以我为主、合作共赢"的中国自贸区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提升国际贸易,开拓金融与投资市场,接轨国际经贸规则并参与新规则制定,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及发展权益维护,增进经济发展活力与转型升级能力的重大举措,有着突出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浙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有着积极、主动扮演好自贸区战略角色的可行性、必要性。包括:经济外向度水平较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7,(8)
<正>随着第三批自贸区的正式挂牌,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开启"1+3+7"的全新格局。江苏作为外向型经济强省,当前自贸区仍面临缺位的境况,应采取"分散突围"的策略,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系列复制自贸区经验的文件和通知要求,各地的新区、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复制自贸区经验,争取对口政策。南京江北新区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应当作为对接自贸区经验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同时将自贸区经验作为破解当前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6.
代表微博     
《上海人大月刊》2015,(4):29-30
全国人大代表许罗德:要通过上海自贸区建设,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的改革创新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是联动关系。要突出"四个加快",即加快发展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加强离岸金融和在岸金融的融合发展;加快打造金融市场人民币上海价格;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深度创新;加快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机制和信息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这是顺应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构建国际合作和发展新平台的一项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随着重庆自贸区内特殊贸易、投资和金融政策的全面铺开,低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与自贸区对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建立与自贸区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徐立凡 《小康》2012,(6):110
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规模仅次于北美自贸区和欧盟的东北亚经济圈开始搭建贸易大幅增长的巨大空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会是一场马拉松,有机遇,也有挑战  相似文献   

19.
杨志琴 《群众》2014,(10):14-15
<正>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发展要素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对外开放新平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外贸与外资增长速度放缓、贸易摩擦频发、竞争优势重塑、开放路径转变的"新常态",应抢抓上海自贸区建设契机,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峥嵘  刘洋 《群众》2010,(3):11-13
<正>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进入后危机时代,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给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倒逼的力量。江苏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调整产业结构是江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