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美国对印尼政策历来缺乏一个稳定的基础。如何判断苏加诺政权的性质并据此制订美国的政策,始终是困扰美国决策者的一大难题。进入1960年代后,高度紧张的地区局势与苏加诺激进政策更是构成了对约翰逊政府政治与决策资源的挑战。美国对苏加诺政权性质和对外政策意图判断的演变,是促成约翰逊政府改变对印尼政策的重要环节。这一认知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苏加诺间接挑战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苏加诺蓄意采取了与美国为敌的政策;苏加诺与共产党国家结成了针对美国的政治联盟。美国的政策也相应由促成印尼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缓和转向削弱苏加诺政权政治统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外资政策一、概述在1965年政变后建立起来的苏哈托政权,由于反省了前苏加诺政权偏重政治的政策,一开头便把恢复经济(特别是结束通货膨胀)放在首位,接着便采取了优先发展经济的政策。就外资政策来说,前政权的旧外资法(1958年制定)显得过分民族主义和过于排外,只是极其例外地引进一些符合“建国五项原则”的外资投资。与此相反,苏哈托政权很重视外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归还接管的荷兰等外国企业的同时,为了积极引进外资,又于1967年1月制定了给予外资投资以各种优惠待遇的《外资法案》。印度尼西亚采取真正的欢迎外资投资的政策可以说只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的。从此以后直到现在,印度尼西亚政府基本上一直是采取了欢迎外资的政策。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1969年4月——1974年3月)和第二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1974年4月——1979年3月)都把外资和外援作为资金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印尼在苏加诺政权时期(1945—65年),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颠覆与破坏,国内又不断出现地方叛乱,内阁更选频繁,政局长期不稳定;加上苏加诺政府长期没有认真重视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工作,而是崇尚于炫耀表面的国力,印尼经济长期陷于停滞,1953—1959年期间,它的经济增长率只有3.2%,1961—65年期间又下降到1.96%。苏哈托执政后,先用了三年时间稳定财政经济局势,特别是抑制物价上涨,接着从1969年4月起先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69年4月至1974年3月)、第二个五  相似文献   

4.
冷战开始后,美国对印度尼西亚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从"拉拢"到"隐蔽行动"并适度"容忍",再到试图"迎合"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的浪潮,以期利用民族主义来防范共产主义。但是,随着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的高涨,苏加诺采取激进的路线,使得印度尼西亚与美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增多。美国也逐渐改变原有的政策,采取"遏制"政策。最终在"九三零事件"中,长期受到美国秘密支持的印度尼西亚军方迫使苏加诺下台。至此,美国防止印度尼西亚倒向共产主义阵营的目标基本实现。在影响美国印度尼西亚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中,美国对其自身的战略利益认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成为美国政策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这是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建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一篇演说.苏加诺自己曾经说过:这是他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一篇演说,是表明他的政治哲学观点的最重要文件之一.本文是从美国康纳尔大学的英译本转译的.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叙述了1927年7月4日建立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动机,叙述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目标是建立所谓"公正繁荣"的、"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着重叙述了他所主张的所谓"贫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并分析了他主张的用所谓"社会民主"来实现印度尼西亚式"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社会主义是20世纪中期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在当时主要活跃于阿拉伯国家和巴基斯坦。本文认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穆斯林人口的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虽然远离阿拉伯地区和巴基斯坦,但也曾于这一时期存在着伊斯兰社会主义,印度尼西亚国父苏加诺就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本文将对苏加诺的伊斯兰社会主义进行思想上的分析和实践上的述评,进而论证苏加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确实是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的一部分;并论析苏加诺的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所独有的特点。本文旨在通过论述苏加诺的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来丰富和拓展"伊斯兰社会主义"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
动荡中的经济发展 1977年这一年予计在东南亚和东亚各国的经济、政治方面将会出现几个大变化。正巧在这个时期,美国由于政权交替而改变了它对亚洲的政策;随着中国政权的交替,它对亚洲的影响也有所变化,这些国际政治方面的变化,对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无论从哪一个亚洲国家来看,它们的内部都孕育着重大变革的因素。无论是菲律宾或印度尼西亚都具有成为“亚洲动荡”台风眼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战后四十年来,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及其资本和经济力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对这些演变除了与当时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国内外政局的发展变动密切有关之外,还可以从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来考察。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来分析,即苏加诺政府统治时期(1945—1965年)和苏哈托政府统治时期(1966年—现在)。这两个政府统治时期对待华侨、华人的经济政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笼统地评论他们对华侨、  相似文献   

9.
自从印度尼西亚于1945年宣布独立以来,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至少可以说,一直是冷淡的。苏加诺总统关于新殖民主义、对抗、不结盟以及和平共处的言词犀利的高谈阔论,与孟席斯总理在六十年代所实行的亲西方、冷战以及白人澳大利亚的政策大相径庭。造成澳印(尼)国际关系持续冷淡的原因,除了上述过去遗留下来的因素以外,还有许多社会政治因素。本文的论点是,这些社会政治因素是暂时  相似文献   

10.
自从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美国已直接赠款或贷款给印度尼西亚二十四亿美元,其中约十九亿美元是1966年以后提供的。1966年以来,美国的大部份援助是根据第480号公共法(PL480)第一项和援助计划提供给印度尼西亚的,用以支持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稳定计划。这个计划成功地把苏加诺时期四处蔓延的通货膨胀有效地控制了起来。此外,1973年美国约提供了二亿三千六百万美元以恢复印度尼西亚的基础经济结构,特别  相似文献   

11.
该书是一部了解印度尼西亚现代史的很好的研究著作,该书所涉及的历史时期,是从二十世纪初到1969年苏哈托政权阶段。著者首先叙述从二十世纪初期的至善社(Budi Utomo)运动到1945年的独立宣言为止这段期间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发展,考察了运动的坚韧性和弱点,考察了日本占  相似文献   

12.
1961年1月1日的早晨,苏加诺总统举行了破土典礼,从此,那具有雄心大志的八年国家建设计划就宣告开始了,这个计划大家总称它为"全面建设"计划.这个广泛长期的建设计划一开始就具有明确而坚定的目的,那就是要建立一个印度尼西亚式的社会主义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一切都是公正和繁荣的.然而,八年计划只是一个更大范围发掘印尼潜在财富的计划的第一阶段而已,它坚定地把印度尼西亚引到使社会主义社会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大道上去.当然,它不是印尼第一次拟订的发展计  相似文献   

13.
一.序言本文拟根据印度尼西亚与墨西哥在八十年代实施经济调整政策的实际经验阐明经济调整政策的顺序及其成效。八十年代初,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和利息率上涨,在这种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印度尼西亚与墨西哥均产生了一些类似的经济问题,即:按美元计价的债务负担迅速加重、石油收入极不稳定。由于印度尼西亚与墨西哥两国都是严重依赖石油出口与举借外债的经济,因此在面临这样的经济困境时,必需增加石油以外的收入来加强偿债能力。作为摆脱这种经济危机的措施,这两个国家采取了各种经济调整政策,但是两国的经济调整政策的顺序与所取得的成效却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苏哈托统治印度尼西亚已经有十八年了。今后他将如何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本文拟剖析当前以他为首的政权所制定的对内与对外战略,以供参考。 (一) 1983年印度尼西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苏哈托连任第三届总统时,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在遭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衰退的严重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1981年的7.9%急剧降至1982年的2.25%和1983年的5%。面对世界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困难,苏哈托政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在1997年遭受了一次经济危机。危机迫使印尼政府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实行经济复苏和包括贸易在内的改革计划。本文着重论述在经济危机之后的印度尼西亚贸易政策。本文研究印度尼西亚贸易政策朝着保护主义发展的趋势,并论及其竞争力的问题。本文还讨论印度尼西亚在世界贸易组织和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地位,并分析它对自由贸易协定(FTAs)(近年来,自由贸易协定在亚太地区不断增多)的参与及其关于这方面的政策。本文的结论是,自由贸易协定(FTAs)成了印度尼西亚国际经济外交的一个成分。然而,印度尼西亚只会同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而且它的政策目标是缔结高质量的协定。  相似文献   

16.
浅论苏加诺     
苏加诺是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第一次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可是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迥然,例如有说他是“乌托邦”、“卖国贼”、“印尼奸”和“独裁者”等.我认为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持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把他放到原来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全面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列宁曾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一、苏加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坚持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缔造了独立自主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26年,大学毕业的苏加诺,目睹荷兰殖民者的残暴,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挺身而出,抛弃工程师的职位,投身到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洪流中去.1927年他把在大学期间成立的“万隆总学习俱乐部”,改组成“印度尼西亚民族协会”,1928年改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又译为“国民党”),其宗旨是争取民族独立,其途径是通过发动一场依靠自己力量和能力的自觉的群众运动.苏加诺从此逐渐成为印尼反对荷兰殖民主义侵略、为民族求解放的土著人的领袖.1929年在苏加诺领导的“民族党”推动下,10多个民族主义党派联合成立了“印度尼西亚民族政党协商会”(又译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谈印度尼西亚当前经济的混乱情况,说明了苏加诺不仅束手无策,而且起不了什么作用,而陆军首脑纳苏蒂安坚决主张首先解决政治问题,然后才解决经济问题,其实,陆军正想让混乱的经济局势,把苏加诺吞没.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篇评论印度尼西亚1966年预算案的新闻报导.首先,作者肯定地认为苏加诺无法实现他所吹噓的"纳沙贡"制度,作者同时指出印度尼西亚1966年预算案是不现实和自相矛盾的,他列举了7点理由,认为这个预算案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9.
印尼是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的国家,近些年来,由于苏哈托政权采取较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印尼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不久以前,苏哈托在一次集会上宣布:“目前(即一九八一年)印尼的平均国民收入为360美元,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三倍”。外国报刊多数认为印尼国内的经济情况确有好转。这一成就主要是苏哈托政权凭借  相似文献   

20.
苏加诺(1901—1970)是印尼民族主义运动的领袖,独立的印度尼西亚的缔造者。太平洋战争和印尼沦陷期间,苏加诺与占领军合作,充当了日本在印尼的行政代理人。对苏加诺的这段历史应该如何看,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