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干栏式民居建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其形式是地区民族建筑的符号,是地区人们世代传承的建筑形式。将干栏式民居建筑形式引入高校建筑设计课堂,可使学生能够更真切地体会和了解传统干栏式民居建筑的营造技艺与文化内涵,从而获取本质表达的设计元素,适时地将它运用于设计实践,创作出具有地域民族特色与现代建筑设计相融合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或者说文化形态。可以说,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任何一个时期、一个地方的建筑都代表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云南昭通传统民居把文化融入建筑,在地域上、造型上和装饰上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道侗族保存了农耕文明以来的建筑传统,可谓中华本土建筑文化的“活化石”。通道侗族人的民居房屋大部分均为木质结构,“干栏”式吊脚楼是侗族民居的典型特征,吊脚雕花成为侗族民居仅有的装饰,成为朴实、大方的吊脚楼最精巧、繁密的细节。文中通过对吊脚装饰件各形态的初步考证,向人们展示了通道侗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魅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政治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本、德治思想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有重人治轻法治、等级意识明显等特点。其中既存在着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成分,也有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因素。所以,应当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通过改革创新,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军队政治文化建筑于军队的政治职能、政治基础、历史基础、现实社会基础、民族文化基础和军队的组织结构等客观条件之上。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来自政党和国家的政治指导和塑造。当代军队政治文化具有政党主导显性彰显、理性权威一贯坚持、传统文化深层影响、革命精神中层约束、新兴思想现实牵引等特点。军队政治文化主要围绕着军队的控制和战斗力的保持与提升而展开。当军队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后,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自觉地维护着军队体系以其特有的方式运行,成为政治工作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不同民族造就不同文化,本文以喜洲、和顺两地的民居作为论述对象,并进行相应的比较,其目的不是去找二者的异同,而是从中找到民居隐含的多项文化内涵,包括人类学、地理学、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等众多交叉学科,折射出民居建筑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黔中布依族传统民居以石板房为典型,以"石头寨"为世人所称道。文章将民居视为文化现象之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黔中布依族传统民居中依山傍水的聚落形态、就地取材的房屋建筑、契合传统的结构配置,以及其间丰富的布依族传统文化意蕴。在此基础上,还对民居所承载的布依族传统的未来走向作了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8.
云南傣族民居研究是以建筑学为主导的,同时人类学、民族学、法学等学科也关注了傣族民居与文化、社会功能空间关系以及产权保护等相关论题。研究内容集中在对傣族民居形制、建筑结构、类型及演变等方面的探讨。共时性和历时性分析并驾齐驱的研究进路已在傣族民居已有成果中崭露头角,多学科交叉互动是大势所趋。基于现有研究将关注点多置于建筑单体微观尺度的现状下,"建筑-村落-建筑文化区"的基本研究范式对未来傣族民居研究体系的完善、民居地域性特征的识别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的古旧村落和民居,是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活居所,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信息。保护利用好这些历史遗存,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建设美丽乡村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古旧建筑及传统技艺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摸底,并进行分类分析,是实施保护和开发的前期基础。根据调查,南京市区周边的古旧村落和民居数量很少,较好保存了历史原真性的更是稀缺,很多遗存孤立、碎片化地分布,濒危衰败。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亟需对南京古旧村落和民居实施抢救性保护,并因地制宜探索保护开发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 ,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 ,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全面影响 ,也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一、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严峻挑战因特网的发明者称 :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 ,是一片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岐视的世外桃源。然而 ,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 ,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存 ,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第一 ,…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宪政建设模式是政府推进型的,而不是源于自身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宪政意识发展的自然结果.这导致了中国宪政文化的缺失.我国的传统经济模式--小农经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性善论及义务本位法律观与宪政的核心价值是偏离的.要建设宪政国家,必须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宪政文化的经济基础;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构建宪政文化的政治基础;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构建宪政文化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哲学、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思想人格、传统礼仪风俗、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传统思维方式都对现代广告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就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传统政治文化绵亘如缕的原因在于它具有四个传承机制:(1)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2)社会结构;(3)政治结构;(4)作为传统政治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所具有的自我增强机制。以上四个因素的长期稳定存在,是传统政治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传统孝道的源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孝道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作用,其影响涉及家庭、政治、文化乃至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传统孝道的源流、发展、变化脉络作一历史性的梳理与分析,对于我们今天从中去除其封建性糟粕,掌握其民族性精华,为现代家庭、文化,乃至政治经济建设,应当说是有一定现实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外观具有先进性和进步性。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对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尚忍”价值观与民主政治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具有滞后性特征,因此,某些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民主政治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古代,中国传统的“尚忍”价值观的流行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而在今天的中国,这种价值观的存在则不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我们应该坚决摈弃的。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及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化问题被提出,其在社会转型中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消亡与复兴,由此并产生了新儒家思想。但是传统儒家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新儒家思想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植根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建立在现代化中国基础之上,适应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占主体地位的新型思想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其"立国之本"的主体地位有着历史、现实和群众的基础,传统儒家思想和新儒家思想无法挑战与取代。  相似文献   

19.
官员申报财产立法,是进行权力监督、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深刻认识当前官员财产申报立法难的现象,对于维护社会转型期的总体稳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政府体制、政治文化传统、政治决策与政治发展规律对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阻碍作用,认识到官员申报不仅是法制建设问题,更是复杂的政治学问题,充分证明了中国民主政治有序渐进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奠基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经典对其思想文化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欧洲传教士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儒学对西方的哲学、经济学、民主政治和现代教育体系构建,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