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今日民族》2013,(9):9-9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歌舞诗《梯田神韵》由开篇、春歌、夏语、秋韵、冬颂、尾声六个篇童构成,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梯田文化内涵。哈尼祖先过江来,用智慧和汗水开垦梯田,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绿色家园。哈尼人民生生不息,和梯田其生、共息、共命运。《鼓韵锥魂》,锥鼓是哈尼人与天地沟通的神器,哈尼人祖祖辈辈都在敲打它,每个时代,哈尼人都能敲出动人的诗话。  相似文献   

2.
哈尼梯田     
“哈尼”,意为“居住在半山腰的人”。千百年来,森林、村寨、梯田和河流,养育、铸就着这个民族。哈尼人让生命在隐匿于深山的土地上朴素地绽放,精彩地完成生命的延续,在波澜不惊的生存活动中,在延绵的群山完成了大地上最美的雕塑,创造出了人世间的伟大奇迹--哈尼梯田。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哈尼人把每一个细节都密切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环境里,使梯田稻作农耕文明成为遵循自然规律、善待自然环境的农耕典范。可以这样说,梯田是哈尼人真正的人生舞台,梯田是哈尼人对生命最真实、最真情、最发自内心的演绎。  相似文献   

3.
王馨 《人民论坛》2013,(10):202-204
哈尼族梯田分水制是哈尼人在梯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同时也是梯田文化得以传承和赓续的有力保障.分水制是与哈尼人独特的农耕方式和审美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他们对于农耕用水的巧妙利用和合理分配之下所体现出来的技术美、秩序美与和谐美,更为我们深入了解哈尼族文化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相似文献   

4.
1991年国庆期间,深圳特区华侨城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开业庆典,滇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蘑菇房山寨,作为文化村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之一坐落其间。元阳县有名的哈尼族歌手朱小和与一批哈尼族青年男女应邀入村,在蘑菇房内生活,用哈尼酒歌“哈八”、乐器巴乌及民间歌舞等,向中国大陆、港、澳、台、侨和外国客人展示哈尼民居民俗传统文化的风采神韵。蘑菇房,是哀牢山哈尼族独树一帜的传统民居。鸟瞰哈尼山寨,那座座民居犹如破土而出的朵朵蘑菇,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浩翰的梯田一道,汇成一幅壮美的哀牢山图景。传说远古时,哈尼人住的是山洞,是难看…  相似文献   

5.
马莉 《今日民族》2013,(8):19-20
我国滇南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的农耕民族。哈尼族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的大地奇迹——哈尼梯田,其雄奇的自然景观令人震撼,其灿烂的文化内涵令人敬仰。它所呈现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蕴含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是现代二十一世纪崇尚自然的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作为其中至为重要的森林,或者说树,对树的敬畏和崇拜,在哈尼人心中、生活中,乃至祖辈传唱下来的诗歌、传说中,即哈尼文化中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6.
元阳多依树村座落在美得出奇的梯田景观中。红河人说:“元阳梯田甲天下”,元阳人说:“多依树梯田甲元阳”,这样说来,多依树的梯田就算是美中之美了。近十年中,摄影界的大师小师已经把这一带哈尼人作为饭碗粮筐的梯田“咔嚓”个遍,让城里人用眼睛看懂了“种田原来是一种美”。元阳梯田的照片在各地发表的多了,但据说最受世界行家称赞的,是个德国“咔嚓”家发表在《摄影》杂志的一幅小照,画面内容,在广阔梯田背景下,一个哈尼人在烈日下辛勤地耕犁,体现了十足的人本摄影主义。看过那幅照片,我的评述是:田不在大,因有哈尼人而灵…  相似文献   

7.
梯田──哈尼文化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的人类文明启始来看,长江大河流域往往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启始摇篮。据史料记载,哈尼文化启始于长江和黄河上游的甘青川藏接合部地区,完成了由原初的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转型。唐宋以来,哈尼族以梯田稻作为轴心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逐渐定型于滇南的红河水系和澜沧江水系,在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得到完善和发展。到了明情已发展成规模。清嘉庆们临安府志》对红河南岸壮丽的哈尼梯田风光作了这样的描绘:“依山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约数里不绝”。哈…  相似文献   

8.
简崇军,云南哈尼山寨的儿子,自小耳濡目染祖辈、父辈们的制茶传统和工艺,以及哈尼族独有的茶文化。如同每一个哈尼人一样,简崇军被哈尼茶香熏腾长大,他的气质里散发着茶味,他对茶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9.
看梯田的眼     
元阳山区的哈尼族村寨大多坐落在美得出奇的梯田景观中。红河人说: “元阳梯田甲天下”,元阳人说: “多依树梯田甲元阳”,这样说来,多依树的梯田就算是美到极致了。近十年中,摄影界的大师小师已经把这一带哈尼人作为饭碗粮筐的梯田“咔嚓”个遍,让城里人用眼睛看懂了“种田原来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10.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尚书·禹贡》中就已记载了包括哈尼先民在内的“和夷”分布在自雅砻江流域以南的广大西南地区。至迟到唐代,哈尼先民已进入红河地区。红河南岸哀牢山腹地的地理阻隔作用,以及梯田内封闭的农耕生产体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使得红河哈尼族社会中保留了大量原始文化遗存。造型文化即是这一原始文化的形态之一。哈尼族造型文化由原始工艺美术、器用文化、建筑艺术(环境文化)组成。在这种造型文化中,实用原则、宗教内涵大于审美的形式法则,审美的形式法则较为初始、朴稚。在形式因素、造型特征之下呈现为隐层的  相似文献   

11.
从哈尼族的创始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和日常谚语中,可以看到哈尼人对动植物图腾的崇拜、亲近和爱护。图腾最初被哈尼人当作祖先崇拜,被认作保护神,延伸而来的图腾禁忌成为哈尼族地区的无形法律。哈尼图腾的原始宗教性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些社会性的实用功能,各种图腾文化日渐同哈尼族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哈尼族图腾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民族聚合精神对今天的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绿春县,在哀牢山区众多的哈尼族聚居地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边境县。然而,它的知名度在海内外却很高。因为这里完整地保留着哈尼族同胞古老的农耕文明、梯田文化等民俗,特别是那被称为千古一绝的“长街宴”,  相似文献   

13.
杨文杰  卫光辉 《创造》2009,(5):72-75
“雨季过去了,留下来的是我17岁的秘密。我和奶奶生活在这个宁静的村子,这里有我熟悉的梯田,有可爱的哈尼族的乡亲。我的生活一直是这样,平淡而不失乐趣。每天清晨我背着背篓去附近的镇上卖烤玉米,晚上回来大声对正在织布的奶奶叫道:‘奶奶,我回来了’。在梯田上来回奔跑也是我最喜欢的游戏。层层梯田像一面面闪亮的镜子,绿色的秧苗随风摆动,走在田间小路上依稀能听到远处哈尼姑娘唱着动听的歌曲……”这是电影《诺玛的十七岁》一开始时女主人公的自白。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认识了一个纯洁善良而美丽的哈尼族少女和她有着梦幻般美景的贫苦家乡——红河县。  相似文献   

14.
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审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哈尼族梯田文化 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梯田作为祖先的遗产,是中国梯田的优秀代表、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它不仅是哈尼族和当地其他世居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还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需要传承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祭“昂玛”     
1居住在哀牢山脉南东端与越南相连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的哈尼族支系“糯美”,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龙日,都要举行最热闹最隆重的祭“昂玛”活动。在宗教祭祀中,哈尼人将自然、社会及族人的历史发展融合在一起,将一年中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不同属相日,以至一天的不同时辰,都认为是受神灵支配的。据糯美老人讲: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人是在一棵树下出世的,从那时起哈尼子孙就把树作为神圣的神,特别是村寨上的“昂玛”寨神,在他们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哈尼人相信杀鸡祭神他们所祭拜的这片森林会保护山寨,所祭拜的这棵…  相似文献   

16.
哈尼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140多万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哈尼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许多宝贵的哈尼族文化没有得到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散佚。值得庆幸的是,哈尼族利用民歌这种形式,使哈尼族文化得以传承,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17.
大山里塑成的奇迹——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阳,是滇南边疆的一个小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因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寂寂无闻,但是近年来却声名鹊起,一跃而为云南省旅游观光与文化考察的热点,原因是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哈尼族梯田奇观。目前,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工程正在切实地开展…… 世界遗产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共同享有的宝贵财富,它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利益和前途,一旦申报成功,将受到全世界的保护,哪怕世界大战也不能破坏它。梯田 1995年,一个秋后阳光灿烂的下午,在元阳县攀枝花乡勐品村一个叫“老虎嘴”的梯田旁边。 仿佛上天刻意安排,抑…  相似文献   

18.
(一) 哈尼族是祖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之一,共有九十二万四千余人,集中分布在云南省红河与澜沧江间的哀牢山区和无量山区,以元江、墨江、江城、红河、绿春、金平、西双版纳、澜沧等地最为集中。哈尼族有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僾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为多。哈尼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哈尼族过去没有文字,所以哈尼族文学是流传在口头上的民间文学。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关怀下,创造了一套拼音文字方案,为哈尼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初夏的风,吹绿了层层梯田,染红了满山杜鹃,这正是红河哈尼族山寨最美的季节。居住在羊街一带的哈尼族奕车支系,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苦扎扎”———六月年。按照哈尼族历法节令,农历五六月间春耕栽插的农活全部结束,人们渴望天神保佑禾苗成长,赐予好收成。况且,哈尼人常说:“属羊的六月来了,要讲羊月的古礼了”,这古礼就是祭祀迎请天地之神来世间与人们同乐。羊街的“苦扎扎”节上人们纵情欢乐,持续六天之久。关秧门后的第三个属羊日,便拉开了节日的序幕。家家户户都无一例外地忙着杀鸡、舂糯米粑粑等献祖先。青壮年男子…  相似文献   

20.
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白玉宝大江大河流域往往是人类早期文明启始的摇篮。地理因素和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类早期文明的发韧,并深刻制约着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变异趋势。哈尼文化最初启始于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地区,即甘青川藏接合部;在长江上游和珠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