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艺 《中国减灾》2014,(1):34-37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灾害损失的评估和核定,是中央决定灾区支持措施、制定灾后重建资金方案的重要基础之一。2008年以来,汶川地震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接连发生,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体系也在挑战中逐渐走向健全。2014年6月,作为损失综合评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正式印发执行,为体系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是值得所有民政救灾人铭记的一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距离汶川地震6年,距离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4年,距离芦山地震1年。2014年6月17日,由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制定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制度》正式印发执行。这一制度规范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内容与指标,为国家和地方编制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也标志着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4,(12):56-59
汶川地震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报表首次设计形成。在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中,相关部门对指标、报表进行了改进完善。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民政部一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专项研究,重点根据毁损实物量评估和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要求,对报表体系、关键指标进行了调整完善,后经部门、地方征求意见,国家统计局审核,最终建立《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汶川地震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报表首次设计形成。在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中,相关部门对指标、报表进行了改进完善。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专项研究,重点根据毁损实物量评估和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要求,对报  相似文献   

6.
正1978年以来,中国重特大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特大灾害足有40次以上,平均每年1—2次甚至更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仅国家层面启动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就有5次之多,这些灾害所具备的致灾因子超强、发生概率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严重、灾害影响范围大、灾害影响时间长等特征十分明显。对比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四川芦山地震和云南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这次地震是继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遭受的又一次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的自然灾害。"4·20"芦山强烈地震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害损失统计评估采取县级统一填报、省级统计汇总、行业部门审核、减灾委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4月20日,四川省民政厅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防灾减灾救灾领域专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每一次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现场,为灾后的转移安置、损失评估、物资调运和恢复重建等工作建言献策。史培军教授是最为活跃的专家之一。近日,本刊记者通过近距离的专访,透过史培军教授朴实无华的语言,为读者诠释出一代减灾人的智慧与担当,也展现了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汪明 《中国减灾》2022,(5):24-27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快速摸清灾害损失情况,全面准确评估灾害损失至关重要.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评估工作对支撑灾区开展恢复重建,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多,形成机理和过程也相对复杂.本文介绍了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的新要求,指出了重大自然灾害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质量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是以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的多次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损失统计表为基础制定的。其制定过程,主要依据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等,参考了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部门制定的相关统计制度或标准,并在多次征求包括农业、工业、  相似文献   

11.
正损失综合评估的功能定位全面掌握一次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破坏程度、直接经济损失是应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对支撑灾区开展恢复重建、不断完善优化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10年至今,甘肃省组织了多次灾害损失评估工作,自然灾害损失评估体系在实践探索中得以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摸清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的底数,为灾民生活安置、应急救助期和过渡期救助资金发放等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也为政府部门争取及筹措重建资金、统筹安排重建项目、科学编制重建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本期独家策划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进行解读,以加深工作人员对其的理解,促进后续工作的全面铺开落地。为及时、全面、客观反映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科学开展灾害综合评估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等,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6月17日正式印发执行。制度目的意义《统计制度》明确规定了报表构成、填报指标、报送程序和组织方式等,规范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的内容、相关标准、上报工作机制和具体工作程序,标志着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上报工作体系的形成。从汶川地震等四次大灾的损失填报实际情况看,由于报表内容的临时性和上报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21):58-61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在充分总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灾害损失统计报表和指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相关涉灾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引用现有部分相关涉灾部门统计制度与规范,经过多  相似文献   

15.
正每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害损失到底有多大?灾害损失如何进行统计和评估?这些都是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摆在各级民政救灾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四川省在短短5年时间内,历经了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2013年的"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害。两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的领导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在充分总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灾害损失统计报表和指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相关涉灾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引用现有部分相关涉灾部门统计制度与规范,经过多次讨论、会商与应用示范,最终形成了由11大类27张表格、738项统计指标组成的报表与指标体系.以下是对报表与指标设计的相关内容较为详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灾害评估"一词由来已久。过去,灾害评估主要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是对于灾情及其损失的评估。如今,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评估逐渐贯穿灾害管理全过程,对综合减灾、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挥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提高其支撑应急管理决策和灾害风险防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明确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四川省减灾委办公室印发《四川省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损失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做好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和核定会商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是在客观总结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以来形成的全省灾情统计、报送、灾损评估等工作机制的运行成果,结合机构改革后各涉灾单位新职能定位,充分征求26家涉灾单位意见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地理环境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频发,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尤为重要.对此,四川省减灾中心积极探索学习,结合省情,不断完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体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省级开展评估工作的能力显著提升.下一步,四川省将加强地方政府与行业部门责任意识,客观、高效、科学开展新时期灾损评估工作,积极探索自然灾害综合...  相似文献   

20.
与《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不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在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Ⅰ级应急响应,或国务院决定开展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时启用。它主要用以统计因灾造成的人员受灾情况、农村与城镇居民住宅用房损失情况、非住宅用房损失情况,以及居民家庭财产损失、农业损失、工业损失、服务业损失、基础设施损失、公共服务系统损失和资源与环境损失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