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本期独家策划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进行解读,以加深工作人员对其的理解,促进后续工作的全面铺开落地。为及时、全面、客观反映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科学开展灾害综合评估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等,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6月17日正式印发执行。制度目的意义《统计制度》明确规定了报表构成、填报指标、报送程序和组织方式等,规范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的内容、相关标准、上报工作机制和具体工作程序,标志着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上报工作体系的形成。从汶川地震等四次大灾的损失填报实际情况看,由于报表内容的临时性和上报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与《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不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在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Ⅰ级应急响应,或国务院决定开展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时启用。它主要用以统计因灾造成的人员受灾情况、农村与城镇居民住宅用房损失情况、非住宅用房损失情况,以及居民家庭财产损失、农业损失、工业损失、服务业损失、基础设施损失、公共服务系统损失和资源与环境损失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与《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不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在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Ⅰ级应急响应,或国务院决定开展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时启用。它主要用以统计因灾造成的人员受灾情况、农村与城镇居民住宅用房损失情况、非住宅用房损失情况,以及居民家庭财产损失、农业损失、工业损失、服务业损失、基础设施损失、公共服务系统损失和资源与环境损失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7月16-17日,由民政部救灾司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培训班在北京举办。2014年7月16-17日,由民政部救灾司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国家减灾中心党委书记李保俊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78名民政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从编制过程、制度内容、报表和指标设计、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4,(21):58-61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在充分总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灾害损失统计报表和指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相关涉灾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引用现有部分相关涉灾部门统计制度与规范,经过多  相似文献   

6.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在充分总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灾害损失统计报表和指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相关涉灾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引用现有部分相关涉灾部门统计制度与规范,经过多次讨论、会商与应用示范,最终形成了由11大类27张表格、738项统计指标组成的报表与指标体系.以下是对报表与指标设计的相关内容较为详细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正11月5日,为了提高全区各级民政部门和相关涉灾部门人员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基本知识的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减灾委办公室在乌鲁木齐市举办了由国家减灾中心专家亲临授课的培训班,民政厅副厅长马建新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自治区减灾委32个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4,(6):57-59
问:农作物受灾情况统计哪些内容?与农业损失的关系是什么? 答:农作物受灾情况统计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因自然灾害的损失情况。其中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薯类、玉米、高粱、谷子、其他杂粮和大豆等;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麻类、糖料、烟叶、蚕茧、茶叶、水果镣其他作物包括蔬菜、青饲料、绿肥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3):52-53
问:如何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工作? 答: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4,(12):56-59
汶川地震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报表首次设计形成。在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中,相关部门对指标、报表进行了改进完善。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民政部一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专项研究,重点根据毁损实物量评估和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要求,对报表体系、关键指标进行了调整完善,后经部门、地方征求意见,国家统计局审核,最终建立《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是值得所有民政救灾人铭记的一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距离汶川地震6年,距离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4年,距离芦山地震1年。2014年6月17日,由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制定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制度》正式印发执行。这一制度规范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内容与指标,为国家和地方编制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也标志着  相似文献   

12.
灾害损失的评估和核定,是中央决定灾区支持措施、制定灾后重建资金方案的重要基础之一。2008年以来,汶川地震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接连发生,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体系也在挑战中逐渐走向健全。2014年6月,作为损失综合评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正式印发执行,为体系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4,(5):55-57
问:统计受灾人口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受灾人口是指本行政区域内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的人员数量(含非常住人口),不能把受灾区域人口简单等同于受灾人口。二是受灾人口应按照行政区域进行统计,既包括本地区的常住人口,也包括临时居住的外地人口,以及地处于该行政区域范围内,但在行政上不受该行政区域政府领导管理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团体中的人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5):52-53
正问:如何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答: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所谓及时,就是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上报信息。这里的"第一时间",是指采取一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4,(4):54-56
问:如何理解自然灾害快报的初、续、核报制度? 答:自然灾害灾情报送是一个连续的工作过程。当灾害发生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首次灾情报告的填报,即初报报送:随着灾害的发展,不断跟踪灾情的变化,完成若干续报报送;当灾情稳定后,要认真开展灾情的全面核查,完成核报报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4,(9):55-57
正问:统计受灾人口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受灾人口是指本行政区域内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的人员数量(含非常住人口),不能把受灾区域人口简单等同于受灾人口。二是受灾人口应按照行政区域进行统计,既包括本地区的常住人口,也包括临时居住的外地人口,以及地处于该行政区域范围内,但在行政上不受该行政区域政府领导管理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团体中的人口。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重新修订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简称“新制度”)下发各地执行。新统计制与原制度比,简化了内容,强调了灾情报送时效。自去年初新统计制度颁布至今,笔者参与了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和国家减灾中心举办的多次统计制度培训,并到一些省市做了新制度执行方面的调研,接触了许多基层灾害管理人员,大  相似文献   

18.
《湖北政报》2010,(15):39-40
<正>鄂民政规[2010]3号第一条为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灾情,规范灾区现场灾情核查,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根据《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湖北省民政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19.
正为支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2014年6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制定印发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其统计内容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相衔接,能够较好地为恢复重建提供参考。然而,《统计制度》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仍需不断完善:一是需求类指标缺失,也就是说评估结果直接为决策服务的支撑作用受到影响;二是灾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缺失,影响了评估效果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为支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2014年6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制定印发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其统计内容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相衔接,能够较好地为恢复重建提供参考。然而,《统计制度》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仍需不断完善:一是需求类指标缺失,也就是说评估结果直接为决策服务的支撑作用受到影响;二是灾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缺失,影响了评估效果和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