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邹刚 《政策瞭望》2006,(2):38-39
近年来,江北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要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更加注重保障农民的利益,正确引导农民对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农村办学体制及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等方面作了探索,促进了城乡联动发展。一、实行土地征用区片综合价,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江北区土地征用的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至今年6月底,江北区依法征用土地达2.17万亩,超过以往征用土地的总量。为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奉化市实施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三保合一”保障模式,率先在仝省把城镇老年居民、农民、被征地人员作为参保对象,推进社保全覆盖。截至2009年8月底,城乡参保人员参保率已达到61%。  相似文献   

3.
殷国忠 《山西政报》2006,(23):39-39
土地征用是土地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做好土地征用工作,对于确保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在土地征用工作中,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征地行为。做到了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费及时足额到位,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严格规范了土地出让行为。严格禁止低价出让土地.保证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费用有足够的来源。健全和完善了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现行农地征用中存在着土地征用权被滥用、征用补偿不合理、征用程序不公平等问题,因此,确立农民在土地征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改革征地补偿方式,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规范土地征用程序等非常必要。以此才能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温政发〔2015〕13号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关于调整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有关事项的通知》(温政发〔2014〕6号)和《温州市市区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办法》(温政令第143号),进一步规范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有关政策,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意见。一、规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缴费标准档次的"升档"和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相似文献   

6.
王军波 《中国发展》2009,9(3):58-61
征地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和农民切身利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目前土地还是农民生存保障之本,征地过程中如何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题。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征地制度存住的问题,从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角度,提出了要严格规范土地征用、完善补偿机制及规范土地交易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长期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造成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和城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到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城乡统筹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从农村最急切需要的方面入手,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以数据说明了目前城乡公共服务存在的差距,并在对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和弊端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农村公共物品法律保障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的组织基础、构建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等对策,力求为城乡统筹规划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游春  王璠 《前沿》2012,(21):109-11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有力地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建设成果.当前,由于服务体系不均、地方政府职能缺失、监管不到位、财政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存在严重失衡,本文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善地方政府职能、完善针对公共服务的监管体系、加快政府财政制度改革措施,以改变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温岭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项研究并出台了《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被征地人员就业保障暂行办法》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方案》。城西街道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政府贴补、村集体补助、失地农民参与的办法,多管齐下,多方发动,积极鼓励农民参保、参训,积极鼓励农民多渠道参加就业,有效地解决被征地农民所产生的系列问题,至今被征…  相似文献   

10.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的本质诉求是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但现阶段面临农民身份多元化、土地权归属等制度性障碍。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是对社会生产方式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养老金待遇的"城乡落差"源于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理念差异。未来十年是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的政策窗口期,应尽快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探索实行普惠式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加强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土地权益自愿退出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6日)沪府发〔2015〕5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修订后的《上海市被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农业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上海市被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农业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落实被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以下简称"被征地")上的农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促进其就业,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事权财权匹配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反差化的现实矛盾与问题表现为现行财政支付结构不合理,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城乡待遇不合理,财税体制不合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配置不合理。需要明确规范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市场和民间力量的多元合力联动,推进基层政权改革,依法建立农民分享基本公共产品提供的组织保障机制,制订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律法规,从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土地始终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为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作出了牺牲。怎样使农民失地不失居、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  相似文献   

14.
论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 ,致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 ,已成为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 ,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加快相关制度的改革步伐 ;建立畅通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5.
湖北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很大。针对湖北城乡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基本思路与重点在于:完善有利于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公共财政制度框架;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加大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6.
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选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功经验,并与我国的具体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探索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是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客观实际,提出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包括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评估与监督。  相似文献   

17.
夏颐 《就业与保障》2010,(11):12-13
由于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尚未普及,一些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农村老年人在生活方面面临的困难愈来愈大。2010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福建视察指导工作时就曾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当然包括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汉代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曾描绘了"老有所养,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美好愿景,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曾感叹道:"9亿农民就像希腊神庙里的柱子,他们托起了大厦!"而要让这"大厦"如泰山般安稳,则要从制度上善待农民。随着2009年以来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与开展,"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修地球"的农民的"养老"之路渐行渐近,使得农民养老开始迈向社会化,为农村养老获得制度性保障开启了坦途,具有里程碑式的非凡意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8.
李华生 《群众》2011,(1):45-45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覆盖城乡、比较完整的、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贯彻落实这一基本要求,对于徐州拥有六成以上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市”来讲,就是要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蔡永飞 《北京观察》2003,(10):56-57
随着我国城乡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征用农民土地作为建设用地越来越多。因此,如何给农民以补偿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的土地须按照其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从理论上说,这些补偿本来都应该直接补给被征地农民,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只有“土地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在农村基层政权普遍存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一法律规定在执行中引发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郊的农村土地被征用改为非农用途,迅速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被征地农民。他们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养老无着”的三无人员,其结果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重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