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建明 《政策》2012,(10):54-55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承载着所有市民的梦想。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作为城市的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就要担负起应尽职责,用思想造城,用实干兴城,打造健康城市、幸福家园,让市民生活更美好。城市是"想"出来的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叶慧 《今日浙江》2012,(20):16-17
无论是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在城市管理上,处处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美好的城市梦。23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到2011年,浙江的城市化率为62.3%,也就是说,我省至少有62.3%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里。城市,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心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肩负着时代使命,对区域经济、区域城市群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历史特色、时代特色、世界特色这三大核心特色,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特色"塑造,应强化责任与使命、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特色城市文化,从而让国家中心城市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存,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这个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十二五"期间,城市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城市的形象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层不变。"十三五"时期,国家顶层设计连续赋能武汉,武汉城市形象再塑工程具有新的内涵与意义。重大时代背景的转折和战略重点的转变让武汉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对武汉城市形象精准的再定位、对武汉城市精神深入的再阐发、对武汉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持续的再跟进、对武汉长江文化品牌强劲的再创建,让武汉在"十三五"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敢为人先、赢得主动,创建城市形象塑造的"武汉style"。  相似文献   

6.
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文化因素研究——以云南丽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 《今日民族》2008,(12):42-44
20世纪末以来,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营销,获取城市最大效益,中国各级政府开始关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等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在城市营销中,如何利用城市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经营者的重视。创建城市品牌,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名城可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城市品牌;新兴城市则可以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运用文化因素构建自己的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7.
李静洋 《前进》2014,(12):58-58
<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亚里士多德说得好:"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因为在这里,作为现代文明的体现,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体面、安全和有品质的生活。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意味着有超过半数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但是对于47.4%的人来说,城市生活仍然是一个还未实现的梦。事实上,同时生活在城市的超过半数的人口并未同等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他们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仍处在农村迁移进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景观文化生态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市是一座饮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迈向现代化的特大都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与其他城市一样面临文化遗产及文化生态的保护问题。假如得不到重视并妥善处理,将会直接影响武汉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妨碍武汉市政府提出的“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  相似文献   

9.
唐钧  韩丹 《中国减灾》2010,(9):46-47
城市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前提,也是市民生活的基础。打造安全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尤其足当前的突发事件和不稳定因素的恶劣后果,导致城市安全形象遭受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城市安全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塑造安全的城市形象,除了直接取缔不安全因素的基本做法之外,还需要有全面的管理措施和可持续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力图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重庆,必须注重城市文化建设,认识当代中心城市形象的基本内涵,把握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核心,描绘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面貌,铸冶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魂脉,培育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主体,打造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载体,增强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神力,提振重庆中心城市形象的精气,塑造优秀的国家中心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1.
王琛 《学习与实践》2005,(6):39-43,49
近年来,城市品牌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许多大中小城市,都正在积极塑造自己的城市品牌形象。其中,成都市“东方伊甸园”概念的推出,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城市品牌塑造个案。我们可以通过它,来看中国城市品牌的塑造。“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是张艺谋在2003年为成都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结尾语。成都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成都究竟该向世界派发一张什么样的名片?近年来一直是成都乃至更广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在国内很多城市,塑造一个怎样的城市品牌也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2004年4月,…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城市间经济竞争的加剧,作为软实力的城市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在不断的探索如何塑造特色的城市形象以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从最早单一的重视视觉形象向追求感官上全方位的体验发展,本文基于感官体验视角,以感官体验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识别进行分析,对城市形象塑造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用五感体验构建城市形象塑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出现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尽管全球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城市创造了全球80%以上的GDP,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毋庸置疑地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成为人类重要的生存家园,成为人类探索安全、健康、舒适栖居环境的梦想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相耦合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世博会有一句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然了,这也是个古老的愿望。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如今,城市在发展,由于有限的本地人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所以拥有"梦想之城"之称的城市开始吸纳外地人。"城市越发展,吸纳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形象”问题已成一个热门话题。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全体市民的共同责任,且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市民形象的塑造,在城市形象中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因此,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不能不首先重视城市市民形象的塑造。一、市民形象的内因市民形象既包括市民内在的精神理念(如人生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水准、现代意识等),又包括市民外在的直观的活动形式(如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形态设计等)。它是市民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的有机统一n市民的内在形象主要指市民的内在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定位与发展取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定位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准确把握城市的定位问题,对一个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城市定位既要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又要有利于发挥城市功能;既要有战略性,又要表现动态性。武汉市可以围绕一个特色、两个核心、三大产业、四项功能来确定城市定位,构筑综合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是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工作,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是首都市政市容人心中崇高的责任。郭金龙市长曾指出:2012年是"首都环境建设年",要大力践行"北京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首都城市形象,推动首都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以优异的城市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按照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来审视北京的城市建设,市政市容工作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基础、安全的基础,也成为民生的基础。2011年底的社会调查显示,67%以上的首都群众认为环境有所改善,62%认为"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陈新 《今日浙江》2013,(18):50-5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内在要求,享受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畅通、和谐繁荣的城市,是广大群众的愿望。去年以来,衢州市开展了城市建设管理"十大专项"行动、首个国家休闲区创建、城市"四大森林"建设和信安湖改造提升工程等事关衢州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开启建设花园城市、打造休闲衢州的新征程。让城市"更强更美更厚更和"建设花园城市、打造休闲衢州,即要按照花园城市的标准建设,又要保持城市的特质。发挥比较优势,挖掘自身长处,强化独特性,发展眼球经济,打好四张  相似文献   

19.
颜书明 《今日海南》2011,(12):20-2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核心力量。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作安 《重庆行政》2010,12(3):15-17
建设"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对外开放的环境工程,更是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的民生工程,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的经济工程。近年来,合川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将实施森林工程作为贯彻落实“森林重庆”战略部署的主要抓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努力打造山水绿城和谐相融、人文历史温蕴厚重、城市风格鲜明的宜居宜业之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