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强制采样侦查权是一柄双刃剑,细分类型,区别对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权力来源划分为侦查机关自主决定的强制采样权和根据法官令状的强制采样权;根据强制力的表现方式划分为直接性强制权和间接性强制权;根据侵犯隐私权的程度划分为隐私性强制采样权和非隐性强制采样权;根据采样对象划分为对被指控者的强制采样权和对被指控以外的人的强制采样权。我国的强制采样侦查权可以由侦查机关自主享有,没有必要引进由法院审查的所谓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2.
强制采样是针对人身进行的一种强制侦查措施,它是现代刑事诉讼实践中的重要侦查手段,对个人身体的完整权、自由权和隐私权具有高度的侵犯可能性,从而形成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紧张冲突关系。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虽然将强制采样入法,但其规定并不全面,因此,应从强制采样的条件、审批程序、范围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3.
论强制采样侦查手段的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采样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考察我国现阶段有关强制采样的相关规定以及在进行强制采样侦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强制采样侦查手段的实施和法律规制已出现了相当棘手的问题。结合域外的司法实践,我们只有对强制采样侦查手段予以法定化、程序化、制度化,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更有力地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4.
就行政相对人而言,行政强制是一种比行政检查、行政处罚更为严厉的手段,它直接影响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基本权利。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对16件18项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5.
德国民事司法实践中的诉讼迟延现象催生了准备程序失权制度。作为程序准备方式与失权制裁间的重要联结概念,诉讼促进义务正当化了准备程序失权制度。准备程序失权涵括攻击防御方法、逾时提出、迟延诉讼、因果关系以及归责事由等五要素。我国准备程序失权制度具有被限制的正当性,应通过分级排列诉讼资料预告法院的方式实现诉讼促进义务的具体化,将准备程序失权的性质界定为一般诉讼促进义务之违反,合理构筑准备程序失权要件的该当性。我国准备程序失权制度的程序设计应适用强制失权制度,强化法官对具体失权事项的释明义务,对失权要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宜采取保守姿态。  相似文献   

6.
孙波 《长白学刊》2008,(5):65-70
《行政强制法(草案)》在地方立法的行政强制设定权问题上,有较大的进步。相比较于《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兼顾原则,使得公民权利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在设定权分配上,没有赋予地方政府规章行政强制设定权,改变了既设定损益行为、又亲自执行损益行为的状况;在行使条件上,规定了更为详细的设定权行使条件,使得地方立法机关的行政强制设定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翻看历史,任何一个已经走上海牙国际法庭的政治人物,想要走出此地几乎都是不太可能的。曾经的受审者,如米洛舍维奇等巨头,甚至因为审判过程过于漫长而病殁囚牢。但是。因被指控在2007年大选后骚乱中,犯有谋杀、迫害、强制迁移人口等罪名的肯尼亚副总统鲁托,  相似文献   

8.
《人大论坛》2010,(3):38-38
福建省《生活创造》杂志编辑陈英风认为,《规范》赋予医院在特殊情况下代签的权力,是想避免类似肖志军事件的悲剧,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医疗机构的代签权或者说是强制医疗权,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必须对其设置严格的条件限制,用高门槛来防止这种权力被滥用.  相似文献   

9.
新《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的但书条款规定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被强制出庭,赋予了被告人亲属拒绝出庭权。亲属拒绝出庭权与作证特免权相差甚远,但易被错误地解读为亲属作证特免权的初步确立。亲属作证只享有拒绝出庭的权利,却缺少作证特免权的权利,无疑剥夺了被告人对有异议的证人证言的有效质证权,同时违背直接言词原则。我国构建亲属作证特免权应明确其权利主体、权利内容及程序内容。  相似文献   

10.
2004年,英国艾塞克斯郡警方开始试用一种新的警察职权--"街头批准保释权" (2003年刑事司法法第四章),旨在解决警员在收押犯罪嫌疑人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的费时的问题。"街头批准保释权"允许警员在犯罪嫌疑人被带回警察局前批准其保释。这项新职权与监所警官"指控前批准保释权"在形式上很相似,但使用的目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强制答辩制度的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民事诉讼的审前程序中,被告不答辩并不能产生程序上的不利益。强制答辩制度的缺失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弊端。在厘清不答辩性质的基础上,我国应当建立与举证时限相配套的强制答辩制度。强制答辩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适用对象、期限、方式、内容和法律效力,其中否定性法律后果的规定是强制答辩制度的核心内容。考虑到国情,我国不宜规定一刀切的答辩失权制度。对于强制答辩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应当根据过错的性质和程度采取不同的制裁,其中有必要确立费用制裁。  相似文献   

12.
构建科学、实效、统一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标准体系,是提升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出了目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标准化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必须建立在深刻认识戒毒工作客观规律基础上,遵照"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和要求,以时间作维度,纵向上将强制隔离戒毒过程分为脱毒期、康复期、巩固期三期;以功能为维度,横向上将戒毒日常工作分为执法管理、医疗戒护、教育矫治、康复训练四个板块,构建"三纵四横"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泽边 《新疆人大》2011,(12):9-9
本刊讯11月22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区地方性法规行政强制规定专项清理第二阶段工作实施动员会议。会议规定,至12月20日,全区将完成涉及行政强制的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根据会议部署,此次地方性法规的清理工作,要重点解决行政强制的设定主体比较散、实施主体比较乱、程序不够严格等问题。清理工作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关于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强制设定权。重点梳理分析法规中是否设定了查  相似文献   

14.
政经人物     
<正> 萨达姆:受审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7月1日在巴格达出现在伊临时政府成立的特别法庭上,听取法官对其宣读7项指控和逮捕令。萨达姆在接受传讯时否认自己有罪,并且拒绝在律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在放在他面前的法庭文件上签字。美军于6月30日向伊特别法庭移交了萨达姆和11名在押前政权高官的司法监押权。萨达姆等人已被告知他们的身份已不再是战俘,他们将接受伊拉克司法系统的处置。伊临时政府国家安全顾问鲁巴伊表示,萨达姆一案将是“世纪审判”。  相似文献   

15.
美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建立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即未成年违法者与成年罪犯在可谴责性和可改造性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从而应该对未成年违法者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重在对他们进行改造性的教育,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因此,当未成年人被指控犯有某种犯罪行为时,通常是在少年法庭而不是在常规刑事法庭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被告人承认指控事实和证据 ,但对行为性质、责任大小进行辩解 ,不应认定其没有悔罪表现。被告人悔罪表现与行使辩解权同属被告人行使诉讼权利的范畴 ,两项权利之间并不互相排斥。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用人单位,总是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尤其是夫妻双方在同一单位的,因丈夫调离而妻子被强制解除劳动合同的甚多。这种以女性牺牲自己的工作为代价的规定, 是用人单位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漠视。面对此事,女性是乖乖地听之任之还是拍案而起……  相似文献   

18.
警察行使盘查权直接牵涉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权、住宅权等公民基本权利。依循法治原则,我国当前盘查权的行使存在着制度缺失和行为失范两个方面的问题。盘查权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必须克服两个难点:一是行政强制与刑事侦查行为的界分,二是行使盘查权核心法律要件"合理怀疑"的相对确定化。改进和完善警察行使盘查权的路径在于:立法的精细化;告知理由、听取意见、搜查令、检察监督等程序规制的具体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等多元化法律救济途径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强制侦查是指为了收集或保全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而通过强制方法对相对人进行的侦查。如强制到案(逮捕、拘传)、搜查、扣押、查封、冻结、强制采样、强制体检、监听、秘密录音或录像等。由于强制侦查大都涉及公民的人身、住宅、财产、隐私等各种基本权利,如果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和相应的程序保障措施,侦查权的运作就可能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威胁到公民的安全。因此,对强制性侦查必须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以防止侦查权滥用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权时,受到原有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限制;就违反该程序订立的股权转让合同,学术界与实务界的观点已趋于一致,即该类合同为有效合同。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公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的第27条的裁判规则,结论却大相径庭。正确适用该款司法解释的关键在于重新以股权转让为中心,以违反法律效力性强制规定否定合同效力,进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